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美國的垃圾日是什麽?

美國的垃圾日是什麽?

毫無疑問,垃圾處理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壹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可以掩埋、焚燒、堆肥,這是三種最基本的處理方式。有些國家還有另壹種選擇:把它運出國,或者套用現在流行的語法——讓它成為“洋垃圾”。

關於“洋垃圾”的新聞,我們聽了很多。但是,為什麽發達國家不遠走萬裏,把自己的垃圾漂洋過海運到其他國家?

垃圾處理,壹個巨大的產業

我們以美國的生活垃圾處理為例。

在美國的居民區,很少有專門扔垃圾的地方。壹般的方法是:小區或個人與垃圾公司簽訂合同,按月繳納費用,垃圾公司每周上門收垃圾。比如我住的小區,壹周收壹次生活垃圾,另壹天收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紙張、易拉罐、玻璃瓶、牛奶桶等等。政府鼓勵大家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會發放專用垃圾桶,而生活垃圾的垃圾桶需要自己購買,或者根據與垃圾公司的合同由他們提供。這項服務壹個月要20多美元,如果壹周收兩次生活垃圾會更貴。

應該提到的是植物(如葉、花等。)不包括在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中。每個院子裏割下的草,如果不想留在草地上,就當“花園垃圾”收起來。如果院子裏有樹,秋天的落葉也算“花園垃圾”。要扔掉這些垃圾,通常需要額外的外交經費。我住的小區收費大概是每月65,438+00美元。

為“垃圾”付出的錢還不止這些。比如用水,除了交水費,還有“廢水排放費”,比水費本身還要貴。作為壹個普通的四口之家,我們每個月要為廢水排放支付大約20美元。

算下來,壹個普通家庭每月要為廢水和固體廢物支付大約5美元或60美元。當然,不同社區情況略有不同,但不會有太大浮動。

除了住宅區,任何商業或生產建築也需要支付相應的垃圾處理費。

不難看出,垃圾處理在美國已經是壹個龐大的產業。比如北美最大的垃圾處理公司WM (Waste Management),擁有近5萬名員工,年營業收入高達6543.8+0000多億美元——但他們的業務實際上只占整個行業的零頭。

收集的垃圾去了哪裏?

以WM為例,垃圾車收集收集的垃圾,然後處理掉。

垃圾中有用的東西,如紙、塑料、玻璃、金屬等。,將被分開回收。

剩下的壹部分會被送到垃圾焚燒中心焚燒,產生的熱量可以用來給附近的居民或者工廠供暖。

最後的會被壓縮,送到垃圾填埋場掩埋。政府對填埋有具體要求,北美只有不到300個填埋場,有WM這麽大的公司存在。所有要掩埋的垃圾都不應該掩埋在這些範圍之外。此外,垃圾掩埋後,還會產生天然氣。目前的技術趨勢之壹是收集這些天然氣,從而實現“垃圾-生物燃料”的轉變。

處理“花園垃圾”的方式會有些不同。它們將被收集起來進行生物轉化。利用微生物,這些植物廢料被轉化為有機肥料或腐殖土,然後出售。很多人會在院子裏種花、種草或者種菜,所以對有機肥或者腐植土的需求很大。壹袋20斤(約9公斤)的好土能賣幾塊錢,差的也能賣1或2塊錢。而壹袋10斤的土豆,最便宜的也才幾塊錢。

廢舊電器比垃圾還麻煩。

上面提到的垃圾不包括廢舊電器。

廢舊電器,如電腦、打印機、手機、電視、冰箱、DVD/vcd、vcr等。,被稱為“電子垃圾”。廢棄電器可能含有較多的鉛、汞、鎘等重金屬,以及有毒塑料、阻燃劑等會在自然界中緩慢釋放有毒成分的物質。有資料顯示,美國丟棄的電子垃圾只占總垃圾的2%,但它們釋放的有毒物質卻占總有毒物質的70%。

由於電子垃圾對環境的巨大危害,歐洲在20世紀90年代禁止傾倒和掩埋電子垃圾。鑒於此,美國各州的法律有所不同,但壹般都要求回收。在居民與垃圾處理公司的合同中,壹般不包含電子垃圾。也就是說,不能放二手的電視機、冰箱等。扔進垃圾桶。有的合同會承諾每年收幾樣廢舊電器,有的要額外的錢才會收走。

所以對於美國居民來說,廢舊電器不僅可以賣,還得交錢才能帶走。如果只是舊了,但還能用,也可以捐給慈善機構。或者買新品的時候讓店家處理。許多商店還把廢品拿走作為購買新產品的折扣。

洋垃圾,經濟利益的產物

對於美國人來說,購買電子產品並不是壹筆很大的開支。壹臺最新的液晶電視或者最新的筆記本電腦,只需要普通人兩三周的工資。所以美國家庭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據統計,電腦的平均使用時間是三年。大部分電子產品不是用壞了變成垃圾,而是過時了,需要買新的。

這種消費模式的結果是:壹方面產生了大量的廢舊電器,另壹方面這些廢舊電器其實具有相當的使用價值。為了減少消耗和保護環境,政府立法和公眾輿論都傾向於盡可能回收利用。有些廢品可以被廠家回收生產新產品,有些可以捐給窮人“發揮余熱”。

但是,能夠被充分利用的廢舊電器只是壹小部分,大部分最終都變成了電子垃圾。這些電子垃圾往往含有多種有價值的金屬原料,如鈷、銅、鎘等。這些制造新產品所需的金屬都是通過開采和冶煉獲得的,對環境和能源消耗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從電子垃圾中回收這些金屬,不僅有助於減緩人類的開采速度,還可以減少它們被扔到大自然中造成的危害。然而,這種回收意味著必須將整個電器拆開,還原為原材料。這樣的處理不容易機械操作,所以勞動強度大。因此,對於勞動力昂貴的美國社會來說,從廢舊電器中回收有用的部件在經濟上並不具有吸引力。

於是,“出口垃圾”應運而生。很多發展中國家還處於發展階段,對環境的關註往往被輿論炒熱,但在立法和執法上卻比較寬松。另壹方面,這些廢舊電器稍加翻新後,使用壽命也相當可觀。最終丟棄的成本並不高。所以把這些電子垃圾運到萬裏之外還是有利可圖的。即使要拆分回收,人工成本也低很多。據統計,美國80%的電子垃圾已經被運往亞洲。中國和印度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洋垃圾”主要是指這些電子垃圾,而不是我們潛意識裏認為的生活垃圾。此外,還有壹些舊衣服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被當作“洋垃圾”進口。

事實上,對環境有害的不僅僅是這些“洋垃圾”,還有我們自己產生的“電子垃圾”。“電子垃圾”的進口是經濟和政治考量的產物,就像發達國家把高能耗、高汙染、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壹樣。我們不能說這有多可怕——因為問題不在於“垃圾輸入”本身,而在於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經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

  • 上一篇:旅遊廣告詞急!!!
  • 下一篇:我明天要去面試基金公司的渠道經理。有朋友知道面試是關於什麽的,需要註意什麽嗎?好吧,再加點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