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合並後的美團+大眾點評必須開始新壹輪融資。發布的所謂150的價格,其實是在70+40的基礎上略有上調,但這種上調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壹廂情願”;最終的成交價可能不會那麽理想。當然,這新壹輪融資也很可能由兩家公司的老投資人(財務投資人和戰略投資人)領投,交易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更快。
Yiou.com的黃在文章中指出,“雙方合並後,融資需求大於壹切。”
雖然各方都希望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並成為中國互聯網格局轉型的最大變數,但目前雙方更大的需求是高估值融資。上壹輪美團和大眾點評的估值分別為7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然而,最近雙方的新壹輪融資都未能獲得理想的溢價。美團估值從最高的654.38+05億美元降到654.38+00億美元,大眾點評也報價654.38+00億美元但被砍了壹半。
不管雙方最直接的出發點是什麽,現在合並已經成為現實。在今天雙方聯合發布的聲明中,雙方共同成立了壹家新公司,並實行聯席CEO制度。同時,兩家公司的人員架構不變,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包括高頻到店業務。同時,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作,促進產業升級。但是,考慮到各種業務的共同努力,我們會發現中國之間的關系相當復雜,令人頭疼。比如,美團如何平衡外賣中與饑餓息息相關的大眾點評?
關於合並的話題,我們發現了壹些有趣的觀點,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次合並的其他壹些方面:
聯合估價
尹生在壹篇文章中提出了壹個有趣的觀點: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並比滴滴快的和58趕集更類似於後者,因為
雖然合並後兩家公司作為對手的關系不復存在,但長期壓制兩家公司營收和利潤空間的壓力並未消失,即O2O在BAT重構未來互聯網商業格局中的戰略價值壹直存在,這意味著價格戰將長期如影隨形,除非BAT在這壹點上改變認知。
相對於最近滴滴快的和58趕集的合並,資本市場對兩起案件的反應是不同的。前者估值較合並前翻了壹倍多,後者市值較合並後高點下跌近40%。所以按照他的觀點,6543.8+07億的合並估值未來很可能會縮水。
百易茂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