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本質是把體驗以合理的成本賣給消費者,賺取體驗與成本的差價,也就是利益。零售中銷售的商品只是為消費者提供體驗的載體之壹,影響消費者體驗的載體包括:品牌、產品質量、價格、消費場所、服務等等。
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體驗?這樣零售業態之間的競爭就在於銷售體驗和控制成本兩個戰場。
對於銷售體驗和成本控制來說,供應鏈無疑是直接的業務負荷,所以零售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供應鏈的競爭。
傳統的零售供應鏈,依賴於產品的供應商,效率低下,質量難以控制;在後者中,效率更高的公司開始在居民區建立小型倉庫,以實現區域覆蓋。比如我們看到順豐是最好的選擇,天天鮮,愛鮮蜂。這種模式可以降低50%的物流成本,但要求運營效率高,需要準確預測區域需求。
現在是“倉店壹體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生鮮盒馬。盒馬鮮生線上下單的產品,直接在門店打包,然後由盒馬鮮生的配送員上門收取,送到千家萬戶,每次配送3 ~ 5單。系統主動規劃道路。
盒馬生鮮這種新零售供應鏈模式,使其得以快速擴張並實現盈利。作為壹家新電商,優眾聯對於新零售供應鏈也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依托Saas平臺,整合上下遊資源,利用大數據進行銷售和需求。零售商無需開倉,線上買賣,線下發貨,有效降低了零售成本,避免了囤貨風險。
友眾聯商利用自身軟件優勢,在平臺上構建圈子,整合多品牌供應鏈。同時為零售商提供更優質低價的商品,通過選擇SKU為消費者提供有限的精選商品,減少選擇商品過程中的信息過剩,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零售的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需求為驅動的新零售,帶來了商品供應鏈從傳統備貨到扁平化管理的轉變,以銷定產,按需供應,體現了零售場景多樣化、訂單碎片化、實時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