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的資金運動和財務關系為基礎的。運用價值形式對再生產過程的管理,是組織資本運動和處理財務關系的綜合性經濟管理工作。
二,財務管理的特點
(壹)財務管理是壹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既是企業管理的壹個獨立方面,也是壹項涉及企業管理的綜合性管理工作。
(二)財務管理職能多元化。財務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財務決策,它還包括財務預測、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
(三)財務管理的內容廣泛。財務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籌資管理、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無形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營業收入管理和利潤管理。
(四)財務管理信息具有前瞻性。財務管理能夠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其提供的信息為科學預測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前瞻性的可能。
三、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Financial management goal)是指企業財務活動的最終目標。
(1)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從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2)股東財富最大化。這種觀點認為,股東創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財務管理的目標應該是從股東的利益出發,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3)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合理的生產經營,采用最佳的財務決策,同時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使企業價值最大化。股份制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
第四,財務管理的功能
財務管理職能是指財務管理應該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包括:
(1)財務預測。財務預測是以財務活動的歷史數據為基礎,考慮現實的要求和條件,對企業未來的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計算。主要內容包括:籌資預測、成本預測、營業收入預測和利潤預測。財務預測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因果預測法、時間序列預測法和回歸分析預測法。
(2)財務決策。財務決策是指財務人員在財務管理目標的總體要求下,采用特殊的方法從多個備選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財務決策的主要內容包括:籌資決策、投資決策、成本決策、收入決策和利潤決策。財務決策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線性規劃、概率決策、大中取小、中取小、小取大等。
(3)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以財務預測提供的信息和財務決策確定的方案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數學方法,對目標進行綜合評價,制定主要計劃目標,制定增產節約措施,協調各項計劃指標。它是財務預測和財務決策的體現,是組織和控制財務活動的基礎。財務預算的主要內容包括:籌資預算、投資預算、成本預算、營業收入預算和利潤預算。財務預算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經常預算和滾動預算。
(4)財務控制。財務控制是指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運用相關信息和特定手段影響或調整企業的財務活動,以實現財務預算規定的目標。財務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籌資控制、投資控制、貨幣資金收支控制、成本控制和利潤控制。財務控制的具體方法主要有:計劃控制法、系統控制法、定額控制法等。
(5)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數據為基礎,運用特定的方法對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等。財務分析中采用的具體方法有:比較分析、比率分析、趨勢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