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地形差異不大,屬於低山丘陵。礦床產於中寒武統張夏組,呈層狀、似層狀,呈南北向展布,向西傾斜,傾角較陡。
礦體由張夏組鮞狀灰巖和豹皮灰巖組成,礦體平均厚度約120米。整個礦床形態和地質條件復雜,但出露良好,分布集中,規模較大,也是壹個理想的水泥石灰石礦。
青草嶺水泥石灰石礦前人幾乎沒有開采過。只有零星的個體采礦生產石料、橋墩、建築基石等。60年代以後,它被集體或個人開采和焚燒。1977年,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制作了1 ∶ 20萬平頂山區域地質圖,對該區地層進行了系統劃分。但對該地區非金屬礦產資源的研究很少,介紹也比較籠統。
1979期間,河南省建材地質隊專業探礦隊周再興、李武康、於振江到平頂山、魯山、寶豐進行寒武系底部地層石膏探礦。發現中寒武統張夏組是平頂山市西部與廬山交界處的壹套適合做水泥原料的碳酸鹽巖,位於娘娘山-青草嶺地區下寒武統辛集組磷石膏層之上。通過踏勘,確認該層是構成青草嶺山體的主要巖層,厚度大,延伸長,礦量集中,規模巨大,具有可觀的潛在價值。踏勘期間,實際測量了壹個地質剖面,系統選擇了65,438+05個樣品。主要有益有害成分CaO平均含量為565,438±0%,MgO平均含量為65,438±0.84%。礦石質量好,適合做水泥原料。初步確定了青草嶺石灰石礦作為水泥原料的前景。隨後,周再興勘探組編制了《河南省平頂山市青草嶺礦區水泥石礦普查地質設計》。該設計得到了隊技術負責人劉有庚的認可,並由邵德政地質組在1980投入實踐。普查於1982結束,樣品化學分析結果顯示,CaO和MgO含量符合要求,但K2O和Na2O含量過高,影響礦石質量,因此工作被擱置。
1982 10 10月25日,平頂山水泥廠建成投產,年產30萬噸。但由於資源尚未查明,原計劃利用的香山寺、空山經勘探後儲量僅為654.38+00萬噸,且地質條件復雜,溶洞、裂隙發育,地表覆蓋層厚,剝離量較大。所以水泥廠投產不久就會出現危機,於是該廠就聯系河南建材地質隊,要求接替礦山解決資源問題。
1984期間,平頂山水泥廠和國家建材局地質公司河南地質勘探大隊(原河南建材地質隊)經過討論,決定在青草嶺地區進壹步開展地質工作。
1985年3月,國家建材局地質公司河南地質勘探大隊壹隊對礦區進行了詳查,隊長為呂。詳查中,在普查的基礎上增加了9條勘探線,加密了原項目。布置了5個鉆孔,以了解深部礦石的質量和礦體沿傾向的厚度變化,取得了1630個樣品。同年,5438年6月+10月,野外地質工作全部結束。詳查進壹步證實,青草嶺礦是壹個地質條件復雜,但規模大(億噸以上)、連續性好、礦量集中、覆蓋層薄的水泥灰巖礦床。采用新工藝可以解決K2O和Na2O偏高的問題。因此,確定該區為大型水泥原料基地,極具工業價值。
1985年底,國家建材局河南地質勘探大隊會同合肥水泥設計院、和平丁山水泥廠,首先擬定了礦山勘探工業指標。1986年3月開始全部野外勘探工作。由於勘探過程中在ZK1101鉆孔中發現大量裂隙土,該隊向平頂山水泥廠和設計院介紹了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地質條件的變化,* * *根據當時的地質資料對礦山進行了重新研究和分析,修改了原有的工業指標,深化了對主要礦體的控制,並進行物探查明了裂隙和巖溶的分布情況。65438+2月初完成全部勘探野外作業,1987年4月提交青草嶺礦區地質勘探報告。水泥灰巖探明儲量18402萬噸。其中工業儲量占59%,壹級產品占83%。
該礦床的發現為平頂山水泥廠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國家計委批準擴建平頂山水泥廠年產65438萬噸項目計劃。該項目現已建成投產,使平頂山水泥廠成為河南省最大的水泥廠和中國最著名的水泥廠之壹。它的建成投產,對緩解豫西、豫南水泥短缺,振興河南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表彰河南省地質勘查大隊的勘查成果,國家建材局地質公司授予該隊1991年青草嶺水泥灰巖礦床勘查找礦成果三等獎,國家建材局地質公司授予該隊青草嶺水泥灰巖礦區地質勘查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