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統計學和地質數據處理的應用走在了其他領域的前面,有更多的成功經驗。由於這些數據在較大範圍內具有方向性的趨勢變化,常用的方法是克裏金法。按時間順序,其應用實例主要包括:
1)地質統計學方法介紹、計算程序及應用實例(於崇文,,蔣,1978)。
2)在地質礦產部1: 5萬綜合調查中,采用對數正態泛克裏金法處理土壤地球化學調查數據(80年代),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3)華南某地區化探散流的數據處理和異常評價采用泛克裏金法。根據處理結果,將華南某地區劃分為四個異常區,並確定了四個異常區的工作順序(,杜,1986)。
4)華北某地區地球化學次生暈數據的泛克立格方法研究及異常評價(侯鏡如,張樹全,張廷勛等。, 1989).
5)安徽銅陵地區1:5萬化探數據處理方法與技術。根據數據處理結果,編制了壹套Cu、Au、as、Pb、Zn、Mo、Sn、Ag等8種元素的對數泛克立格圖進行成礦預測(宋平久等,65,438+0990)。
6)用克立格法對福建某地區的地球化學數據進行研究,驗證了高等級區與高概率區的壹致性(張樹泉,)等。, 1992).
7)新疆阿爾泰地區哈壽河金礦地球化學異常識別及分級排序方法研究,用因子協同克裏金法圈定金異常遠景區(於金生,蔣金河,,1993)。
2.在礦產儲量計算中的應用
1)地質統計學在京北某鐵鋅礦儲量計算中的實際應用(,余崇文,蔣,,1978)。
2)用線性地質統計學方法計算了南京梅山鐵礦和雲南金頂鉛鋅礦北場礦段礦體的儲量,編制了地質統計學儲量計算程序系統(謝錫林、高等。,1980~1984)也相應發展。
3)金堆城全木礦最佳截止品位及其確定的研究(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采礦室,1981)。
4)河北水廠鐵礦北山礦體地質統計學儲量計算研究(黃景賢,,郝鑫,任兆平,1982)。
5)江西德興銅礦可采儲量總體估算地質統計學研究(侯鏡如、黃景賢,1981)。
6)用地質統計學方法計算了湖北大冶鐵礦尖山(尖林山)礦體的儲量(黃景賢,,顧梅,1984)。
7)用地質統計學和計算機繪圖軟件對江蘇省南京市梅山鐵礦(冶金部鞍山鋼鐵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1986)進行了評價。
8)克立格法估算南非鐵礦石品位及儲量(冶金部鞍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1988)。
9)大冶鐵礦礦石儲量分類地質統計學研究(侯鏡如,顧梅,1989)。
10)克立格法在盤古山鎢礦儲量計算中的應用(吳等,1989)。
11)金廠峪金礦加權中值應用及儲量計算(向永勝,,吳,1991)。
12)用克立格法計算潼關金礦505礦脈的黃金儲量(高,1990)。
13)陜西支家地銀礦儲量地質統計學估算(叢太宗,張樹全,林建陽,侯鏡如等。, 1993).
14)湖南桃江錳礦儲量的地質統計學計算(,王誌敏,潘等., 1993).
15)湖南桃江錳礦最優勘探網度的地質統計學研究(張廷勛,1993)。
16)對數泛克立格法和“地質勘查系統軟件”提交的單家路金礦地質勘查儲量報告(武警黃金十四支隊黃金地質研究所,1993)。
17)山西省靈丘縣刁泉銀銅礦勘查地質報告(冶金工業部第三地質勘查局312隊,1995)。
18)地質統計學在薄脈金礦品位優化估算中的應用(張彥石,郭能林,李偉明,宋冠祥,向永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地質研究所,1996,12)。
19)《西藏自治區謝通門縣雄村銅礦勘探地質報告》地質統計儲量估算(西藏天元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2006年7月)。
20)《內蒙古蘇尼特左奇巴彥哈爾敖包金礦勘探地質報告》地質統計儲量估算(內蒙古社中礦業有限公司,2007,165438+10月)。
21)貴州金峰大型卡林型金礦中心地質統計儲量估算(澳華黃金礦業有限公司,2008)。
22)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馬葭礦區外7-47線銅金屬礦勘探報告(西藏華泰隆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23)《廣東省佛山市福灣礦區30-51線銀礦資源及儲量核查報告》(中國明科礦業有限公司,2010,1)。
3.在石油和煤田工作中的應用
1)煤田最優勘探網格的地質統計學研究。與原設計相比,建議網格節省鉆井工作量9350m(陳明陽等,1987)。
2)貝葉斯克裏金法對牛莊油田地球物理數據的估計(王家華等,1987)。
3)地質統計學在礦區詳查中的應用(秦,,任秀娟,1987)。
4)華北某煤礦儲量的地質統計學估算及其與傳統儲量計算方法的比較(陳伯茂,1989)。
5)克立格制圖系統(KMS)在牛莊油田油藏描述技術中的應用(王家華等,1990)。
6)新疆塔裏木盆地某石油勘探區地球化學數據的深部地質統計分析(張樹全,侯鏡如,李本超,1992)。
7)遼河油田冷-東雷家地區沙三段儲層描述[中國尤氏大學地球科學系石油地質室,1993]。
目前,地質統計學在石油領域的具體數據處理方法中已經占據了壹定的地位。
4.在環境科學、水文工程地質學、農林科學和農田水利中的應用。
克裏金法在灌溉試驗站網規劃中的應用選取多年平均日需水量作為區域化變量,選取灌溉試驗站網的最優規劃(張瑞娟,1989)。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地統計學在農業中的應用主要是在作物需水量方面,如作物需水量的空間變異性;作物需水量的最優估計和最優等值線圖等。
壹般來說,應用的地質統計學方法和技術基本屬於線性地質統計學的範疇,其他方法很少涉及。在應用領域,主要用於地質礦產領域,如地質勘探、礦山開發、油藏描述等。在生產和應用領域,與國外相比還有壹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