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認為,蘋果的創新和文化中存在壹種偏見,即純粹的絕對相信技術創新。“成為壹家真正創新的公司,不僅要趕上最新的理念,或新產品和服務,還要能夠創造足夠的現金來支付成本和回報股東。”
與此同時,揚基集團咨詢公司、Battery Ventures創始人霍華德·安德森(Howard Anderson)向蘋果提出了另壹個問題:“成功的創新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要素,那就是跟進。這也是蘋果所欠缺的。”安德森說,“創新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管理是。在實踐中,這意味著通過堅實的銷售力量、與開發商和銷售商的合作策略以及客戶服務策略來支持產品創新。過於依賴創新的公司已經過時了。很多時候,管理和執行更重要。”
於是,業內壹些批評人士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iPod貢獻了蘋果的大部分利潤,很難想象如果沒有iPod,蘋果會陷入什麽樣的困境。
哈佛商學院教授、《創新者的困境》壹書的作者克萊頓·M·克裏斯坦森說,因為iPod而獲得巨大成功的蘋果,會像以前壹樣再次衰落。“我擔心蘋果會因為iTunes的封閉性而失去機會,就像當年拒絕開放Mac系統壹樣,結果是微軟稱霸。如果它能開放iTunes架構,兼容所有MP3播放器,或許能保持目前的領先地位。”
質疑歸質疑,但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是,隨著喬布斯和迪士尼的結盟,他終於可以染指媒體內容的制作和發行,逐步實現自己在數字時代跨領域整合的崇高目標。熟悉喬布斯的人也知道,他是壹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早就想建立自己的媒體帝國。
當然,這個聯盟也有很多風險。喬布斯在經營蘋果的同時將坐在迪士尼的董事會,這讓他不得不面對許多雷區和沖突,他還必須證明自己能夠勝任新的角色。如果他能把曾經讓蘋果騰飛的活力和能量帶到迪士尼,那麽喬布斯就能真正成為這個龐大夢想王國的真正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