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標的物的現價
合同標的物的當前價格對期權價格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其他變量不變時,合同標的物的價格上漲,看漲期權的價格上漲,而看跌期權的價格下跌。對於行權價格為65,438+00元的看漲期權,如果標的價格從9元漲到65,438+065,438+0元,合約將從虛值變為實值,因此期權價格也會相應上漲。同樣行權價為10元的看跌期權,如果標的價格從9元漲到11元,期權從實值變為虛值,其價格下跌。
2.行使價格
當其他變量不變時,行權價格越高,期權價格越低,看跌期權則相反。因此,行權價為55元的看漲期權比行權價為65元的看漲期權更貴,因為期權買方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證券,買入價格更優,而行權價為75元的看跌期權比行權價為65元的看跌期權更貴,因為期權買方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標的證券。
3.合同到期的剩余時間
對於期權來說,期權的到期期限越長,期權買方獲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期權賣方的風險就越大,因此期權價格就越高。從另壹個角度來看,期權的期限越長,期權的時間價值越高。如果把期權比作保險,保險期限越長,支付的保費越高。
4.市場無風險利率
對於期權來說,時間代表了獲利的機會。因此,期權剩余期限越長,其轉換為實物期權的可能性就越大,買方也更願意支付更高的權利金。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期權剩余期限越長,期權買方的價值越高,期權賣方的風險越大,因此價格越高。。
5.基礎價格的預期波動性
標的價格的預期波動率是衡量標的證券未來價格變化不確定性的指標。簡單來說,標的證券的波動率越高,期權合約到期時成為實物期權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相應的合約價格也就越高。
波動率分為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前者是由標的證券價格的歷史數據計算出的收益率的標準差,後者是由期權的當前價格推導出的波動率,反映了市場對標的證券未來價格波動的判斷。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習慣用市盈率來判斷股價。在期權市場,隱含波動率成為類似市盈率的估值工具。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隱含波動率和歷史波動率來判斷期權價格是高估還是低估,從而賣出或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