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金流量貼現法
1)方法基礎。現金流量折現法是企業價值分析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使用現金流貼現模型來計算企業價值。根據這壹模型,所有資產的價值等於該資產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正確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關鍵在於:
①未來期間現金流量的估計;
②帶風險的折現率估計;
③時間長短的估計。公式中的資產可以是任何資產,但在企業價值分析中,是指具體的分析對象,如企業實體、股權等。
2)方法分類。根據未來收益現金流量模型的不同,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可分為權益現金流量模型和企業整體現金流量貼現模型。股權現金流貼現模型衡量的是投資者的股權價值,而企業整體現金流貼現模型衡量的是企業整體價值,應該等於企業整體價值減去債權價值。分析師在選擇分析模型時要註意現金流和折現率的匹配,否則會高估或低估企業價值。
無論采用哪種模型,現金流量法都是以預期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為基礎的,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公司當前現金流量為正,未來現金流量和現金流量風險能夠可靠估計,可以計算出公司對折現率的估值。
2.經濟利潤法
1)經濟利潤的含義。經濟利潤是指企業收益扣除所有成本後的剩余收益,在數量上等於息稅前利潤減去債務和股權成本。
經濟利潤=息稅前利潤-資本占用費用=息稅前利潤-債務成本-權益成本=息稅前利潤-占用資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占用資本×(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經濟利潤法是壹種以經濟利潤為基礎衡量企業價值的方法。根據這種方法,企業價值等於所有投資資本的現值加上估計的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不同,經濟利潤以投資者的必要收益率作為收益的扣除,是經濟意義上的壹種利潤。在計算經濟利潤時,不僅要扣除債務資本成本,還要根據股東要求的投資回報扣除權益資本成本。權益資本成本屬於機會,不符合會計成本和費用要素的定義,因此在會計核算中不予考慮。
2)價值評估模型。金融學認為,只有超過總成本的收益才是企業價值的來源,所以經濟利潤法下的企業價值等於企業創造的未來價值的資本總額和現值,即企業創造的未來經濟利潤的資本總額和現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