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寫企業跨國經營的稅務籌劃容易嗎?

寫企業跨國經營的稅務籌劃容易嗎?

由於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稅種、稅率、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廣泛差異,為企業進行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都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在科技進步、通訊發達、交通便利的條件下,跨國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流動更加便利,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條件。“國際稅收籌劃”在國際上早已是企業投資、財務管理和經營活動中的壹項重要工作,但在中國還是壹個新概念。中國企業應從維護整體長遠利益出發,摒棄偷稅漏稅等短期行為,利用國際稅法的規則,提前做好安排和操作,使企業既能依法納稅,又能充分享受國際稅法規定的權利和優惠政策,從而獲得最大的稅收利益。

壹、什麽是國際稅收籌劃

國際稅收籌劃是指跨國納稅人利用不同國家稅法的差異,對跨國融資、投資、收益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合理的事前規劃和安排,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減少或消除其對政府的納稅義務。國際稅收籌劃是國內稅收籌劃在國際範圍內的延伸和發展,其行為不僅跨越國界,而且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稅收政策,因此國際稅收籌劃比國內稅收籌劃更為復雜。國際稅收籌劃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壹是國際稅收籌劃的主體是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即納稅人;第二,稅收籌劃的過程或措施必須是科學的,只有在稅法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過精心安排經營、投資和理財活動才能實現;第三,稅收籌劃的結果是獲得節稅。因此,偷稅漏稅雖然可以達到節稅的目的,但由於其手段是違法的,所以不屬於稅收籌劃的範疇。

二、國際稅收籌劃的可行性分析

企業應深入了解各國的稅收制度,以便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因為國際稅收籌劃的客觀基礎是國際稅收的差異,即由於各國政治制度的不同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國稅收制度存在很大差異,這就為跨國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的空間和機會。企業只有在充分掌握國家相關稅收法律法規及其具體稅制的基礎上,並考慮其他壹些客觀因素,才能做出正確的稅收籌劃方案。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A)國家間稅收的差異

世界各國都制定了符合本國具體情況的稅制,所以各國的稅制存在壹定的差異。跨國企業可以利用這些差異,如選擇低稅經營、確定納稅義務標準、稅率和稅基等,進行有效的稅收籌劃。

此外,各國在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方面也存在壹些差異。壹般來說,發達國家稅收優惠的重點是發展高科技、節能環保;而發展中國家壹般不像發達國家那麽集中,稅收優惠的範圍也廣得多。發展中國家為了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往往對某個地區或某些行業給予普遍優惠,稅收優惠政策也相對較多。可見,各國稅制的差異為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跨國經營者面臨的稅收法律法規越復雜,稅負差異就越明顯,籌劃的空間就越大。

(B)避稅地的存在

避稅地是指為跨國經營者獲得的收入或財產提供免稅和低稅待遇的國家和地區,受到許多跨國投資者的青睞。由於避稅天堂的稅負很輕,如百慕大不征收任何所得稅、股息稅、資本利得稅和銷售稅,也不征收預提稅和遺產稅,因此成為跨國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的理想之地。

(C)稅務條約網絡的不斷擴大

目前,世界上各國之間簽署的雙邊稅收協定超過1000個,中國已與63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隨著貿易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簽訂的稅收協定將越來越多,這將成為跨國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溫床。由於稅收協定為締約國的居民納稅人提供了許多優惠待遇,跨國納稅人在選擇投資國時必須關註這些國家締結的協定網絡。

(四)經濟全球化為稅收籌劃提供了新的環境。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貿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場自由化為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由於國際資本流動的加速和自由化,降低了資金成本,提高了稅負在企業決策中的重要性,因此跨國經營中的稅收籌劃意識也得到加強。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際稅收籌劃的基礎是各國稅收制度的差異。企業只有充分掌握國家相關稅收法律法規及其具體稅制,並考慮其他壹些客觀因素,才能做出正確的稅收籌劃方案。

三、跨國公司稅收籌劃的主要方法

(壹)合理選擇投資地點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1.充分利用各國稅收優惠政策,選擇稅負較低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

在跨國經營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稅負水平差異很大,各國也規定了各種優惠政策,如加速折舊、稅收抵免、差別稅率、虧損結轉等。選擇稅收政策更優惠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必將長期受益,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從而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也要考慮到,投資地對企業的利潤匯出沒有限制,因為壹些發展中國家壹方面以低所得稅甚至免征所得稅吸引投資;另壹方面,對外資企業的利潤匯出進行限制,希望鼓勵外國投資者進行再投資。此外,在跨國投資中,投資者還會遇到國際雙重征稅的問題,避免國際雙重征稅也是中國跨國投資者在選址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應盡量選擇與母公司所在國簽訂國際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避免國際雙重征稅。

2.嘗試投資國際避稅天堂。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三種稅制,即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和低稅制。低稅制的國家和地區壹般稱為“避稅天堂”,主要有三種:(1)純國際避稅天堂,即沒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凈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的國家和地區,如百慕大和巴哈馬;(2)只行使屬地管轄權,完全放棄居民管轄權的國家和地區,如瑞士、香港、巴拿馬等。對來自國外的收入或壹般財產免稅。(3)實行正常稅收但在稅制上對外國投資者規定特殊優惠政策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荷蘭等。顯然,如果投資者可以選擇在這些避稅天堂投資,他們無疑將免稅,並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二)選擇有利的企業組織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跨國投資者的不同企業組織在稅收待遇上存在較大差異。比如采取分支機構和子公司的方式,子公司可以享受東道國提供的稅收優惠,包括免稅期,因為它們在國外是以獨立法人的身份出現的,而分支機構是外派企業的壹部分,不能享受稅收優惠,但是子公司的虧損不能匯給國內的總公司,而分支機構的虧損可以匯給總公司。因此,在跨國經營中,可以根據東道國企業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比如海外公司初期,因為虧損的可能性較大,可以采用分公司的組織形式。海外公司扭虧為盈時,如果及時轉為子公司,可以獲得很多分公司得不到的稅收優惠。

(三)選擇有利的資本結構和投資目標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企業的營運資本通常由自有資本(權益)和借入資本(負債)組成。各國稅法壹般規定股息不作為費用列支,只能在稅後利潤中分配,而利息可以作為費用列支,允許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企業應該選擇適當的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比例,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比如企業選擇融資租賃,可以快速獲得所需資產,保證企業的借款能力,支付的租金利息也可以按規定在所得稅前扣除,從而降低稅基。對於投資對象的選擇,跨國經營者應重點了解投資國相關行業的稅收優惠以及不同行業稅收制度的差異。

(D)在關聯企業交易中使用轉讓定價進行國際稅務規劃。

轉移定價是指關聯企業之間通過內部轉移交易確定的價格,通常不同於壹般市場上的價格。轉移定價可以高於、低於或等於產品成本。國際關聯企業的轉讓定價往往受跨國公司利益的支配,不容易受到市場壹般供求關系的約束。在現代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內部交易占很大比重,我們可以利用高低稅的差異,借助轉讓價格實現利潤的轉移,從而降低公司的整體稅負,保證整個公司制度的利潤最大化。

(E)避免建立國際稅務規劃的常設機構。

常設機構,是指企業開展全部或部分業務的固定場所,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公室、工廠和工作場所。它已成為許多締約國判斷是否對非居民企業利潤征稅的標準。對於跨國經營,常設機構被避免,在非居民國家的有限納稅義務立即被避免。當非居民國家的稅率高於居民國家的稅率時,這壹點尤為重要。因此,跨國經營者可以通過貨物倉儲、庫存管理、廣告或其他輔助經營活動,而不是設立常設機構,實現在非居民國家免稅。

(六)通過選擇有利的會計方法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會計方法的多樣性為稅收籌劃提供了保障,跨國企業應選擇符合國際稅收環境的會計方法。為了減輕外商投資設立的公司的稅收負擔,跨國企業應重視東道國稅務會計的研究,熟練運用各種會計方法減少或延遲納稅。比如平均成本分攤,最大限度的抵消利潤,減少稅收。

此外,各種資金的提取、會計科目的使用、會計政策等都是稅收籌劃的內容。

四、企業應重視國際稅收籌劃。

面對多變的世界經濟氣候和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跨國納稅人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其根本目的是使稅收負擔最小化。因此,筆者認為,我國跨國企業在進行國際稅收籌劃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壹)深入了解各國稅收制度及相關信息。

要了解稅制、稅種、稅率、計稅方法、經營形式、收入種類、經營內容、納稅地點、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民俗等。在各個國家,這些都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而影響著企業的財務和稅收安排。

(B)必須有多種選擇。

跨國企業要綜合分析形勢,從各個角度設計盡可能多的備選方案,選擇最有利的壹個。

(三)要有全局觀念

跨國企業要從全球宏觀角度看問題。追求各項稅負最小不等於整體稅負最小,追求稅負最小不等於收益最大。比如壹個國家的稅收情況對自己有利,但是這個地方的經濟環境和地理環境都很惡劣,利用起來就虧大了。

(D)要有長遠的觀念。

稅收籌劃要有前瞻性,不能殺雞取卵,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中國的跨國企業應該有壹個長期的總體稅收計劃和商業計劃。

  • 上一篇:阿裏巴巴B2B如何運營?
  • 下一篇:青島堿業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