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強籌資活動的現金流管理。首先,要分析企業的現金流是否合理、充足。最常用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等。這些比率主要反映企業在某壹時間的流動性水平;而現金流動負債率、現金長期負債率、現金總負債率、現金到期負債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等現金流量指標更能反映企業的即期償債能力。其次,要加強籌資風險管理。主要措施有:壹是采取“先內後外,先債後股”的融資策略。第二,做好融資計劃。企業應根據短期生產經營活動和中長期企業發展規劃預測資金需求,提前做好財務預算和籌資計劃,將企業生產經營與資金籌措有機地聯系起來。第三,采取合理的借款方式。壹些大型企業集團可以通過銀企協商降低貸款利率,采取靈活的循環貸款模式,減少現金庫存和貸款余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節約財務費用。第四,合理安排融資期限組合,做好還款計劃和準備。應根據資金使用期限的長短安排和籌集相應期限的債務資金,盡量以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滿足企業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需要,以短期負債滿足臨時性流動資產的需要。這樣既避免了高風險政策下的高風險壓力,又避免了穩健政策下的資金閑置和浪費。
3.加強投資活動的現金流管理。首先,企業在投資前要充分調研市場和產品,選擇附加值或利潤水平高、現金流相對較小的產品和業務。在投資初期,應允許被投資產品和業務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但此時需要保持現金流不短缺,加強資金使用效率管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要註重業務和產品本身的調整和創新,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創造價值,延伸價值鏈,實現內涵式增長,從而達到企業利潤和現金流量凈額同步增長的目標。其次,要加強對被投資產品和業務現金獲取能力的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