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收購款的支付價格包括平價、低價、溢價和零價格轉讓。實踐中,個別工商登記機關並不幹預股權轉讓價格,而是讓轉讓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大多數工商登記機關以註冊資本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增減為由,要求平價轉讓,否則不予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實踐中通常會做兩份股權購買協議,壹份給工商登記機關,壹份給股東本人。提交給工商登記機關的是公允價格轉讓,股東自己留低價或溢價,甚至零價格。但是提交到工商登記機關的協議,壹般都會寫這樣壹句話,把兩個協議很好的銜接起來。本股份購買協議僅用於工商登記。在股份購買過程中,雙方可以達成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協議不壹致的,以補充協議為準。工商登記機關壹般不幹涉這壹特殊條款。在股東自行留存的股權收購協議中,也會在“鑒於”條款中寫明,本股權收購協議是向工商登記機關提交的股權收購協議的補充協議。如果兩者之間有任何不壹致,以本協議為準。上述兩份“陰陽”合同的法律效力仍有爭議。對於國內收購,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損害第三方的合法權益。雖然它們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但它們在當事人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不應僅僅因為協議未備案就被認定無效。
因此,企業的收購價格是根據企業的資產狀況,由雙方協商確定的。
二,企業並購的形式
國際上習慣用並購合在壹起,在中國叫並購。即企業間的並購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的基礎上,以壹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財產權的行為,是企業資本經營管理的壹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和股權收購三種形式。
三、企業資產評估標準
資產評估價值的標準主要有三個:賬面價值,即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價值。賬面價值的假設是,企業的價值是包括債權人和股東在內的所有對企業資產主張權利的投資者的總和。市場價值是買賣雙方在市場上競價後,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公司的市場價值是指其股票價格。投資者或收購者主要關註企業的市場價值。清算價值是指目標企業資產清算出售後的可變現價值,目標企業並購後不復存在。假設企業不再經營,所有清算價值都不會考慮企業未來可能的收益。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關於企業采購價格如何確定的內容。企業的收購價格由其資產決定,由雙方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