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10月18收盤後,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預計2022年凈利潤231億至256億元,同比增長1,01.19%-1,65438。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46億元,同比增長536.40%,實現凈利潤15981億元,同比增長2916.44%。
天齊鋰業的業務主要涉及鋰礦及衍生鋰產品。
上遊方面,天齊鋰業通過收購掌握了海外鋰資源,鋰進口主要依靠兩大廠商,澳大利亞泰利森鋰礦和智利鹽湖提鋰巨頭SQM。在中國,該公司已經涉足四川鋰輝石礦和西藏紮布耶鹽湖資源。值得壹提的是,紮布耶鹽湖是亞洲最大的鹽湖。
公司2020年半年報披露,公司鋰資源權益儲量(權益儲量計算僅包括SQM和泰利森儲量,不包括紮布耶和天齊和盛)折合碳酸鋰當量約654.38+06.07萬噸,在鋰礦儲量資源中排名第二。第壹名是贛鋒鋰業。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期其鋰資源儲量約為4849萬噸。
在中遊,天齊鋰業的衍生鋰產品主要有碳酸鋰、氫氧化鋰和金屬鋰產品。
天齊鋰業的業績暴漲,根源在於鋰礦及衍生鋰產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從收入結構來看,最上遊的鋰精礦業務對公司收入的貢獻超過30%,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和金屬鋰等業務對收入的貢獻超過60%。
具體來看,從2021的收入構成來看,鋰精礦和衍生鋰產品分別貢獻了34.5%和65.48%。
放眼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到654.38+042.96億元,衍生鋰產品營收達到98.28億元,占營收的68.75%;以此計算,鋰精礦貢獻的收入達到44.68,占當期收入的365,438+0.25%。
天齊鋰業2022年上半年衍生鋰產品收入及毛利率。數據來源:天齊鋰業關於深交所2022年半年度報告問詢函的回復公告-2022-11-02。
2022年“上天”的鋰價讓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以磷酸鋰為例,choice數據顯示,磷酸鋰價格在2021年初僅為51.5萬元/噸,2022年攀升至30.2萬元/噸,2022年10月中旬最高達到56.75萬元/噸。短短兩年,磷酸鋰價格暴漲超10倍。
鋰礦石價格飆升,使得公司毛利率大幅前移,遠高於同行業公司。以衍生鋰產品為例,2021-6月該業務毛利率僅為46.68%,2022年上升至87.54%。
2022年上半年,贛鋒鋰業和盛鑫鋰能衍生鋰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8.37%和74.27%,天齊鋰業高出65,438+03個百分點。
對此,公司解釋稱,與國內同行相比,公司用於生產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的鋰精礦完全自給自足,來源於公司控股子公司擁有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格林布什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鋰輝石主要生產商之壹,其他鋰精礦生產商的生產成本通常高於格林布什。
鋰礦石及衍生品價格飆升,促使公司毛利率飆升,直接帶動公司2022年業績飆升。
事實上,在2021之前,天齊鋰業的業績“毫無吸引力”,甚至出現了大幅虧損。但從“醜小鴨”到“天鵝”的表演轉變發生在2022年。從2021到2022年9月底,公司營收從76億多元躍升至246億元,歸母凈利潤在2019和2020年累計虧損超過78億元後,從2021的20多億元飆升至2022年9月底的近160。
2023年初甚至傳出2022年全年凈利潤有望達到2365438+億元至256億元,同比暴漲超10倍。
然而,這種飆升的業績只是曇花壹現嗎?
其實鋰的價格暴漲只是近兩年的事情,過去鋰的價格壹直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從2022年的11567500元/噸,下跌超過16%。
未來鋰的價格還會繼續下降嗎?降幅會有多大?
對於最上遊的鋰礦,構谷大數據和國信證券的分析顯示,2023年將是供大於求的開始,2024年和2025年供大於求的問題將逐漸放大。
對於磷酸鋰,浙商證券研報分析,預計2023年上半年碳酸鋰供需仍將偏緊,下半年將迎來邊際供過於求。
2022年6月8日,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甚至發文稱,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市場增長預期降低,期貨市場碳酸鋰價格已跌破40萬/噸。碳酸鋰的價格未來將回到每噸20萬元左右的價格,甚至更低。高科鋰電董事長張在論壇上表示,預計2023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將維持在52萬元/噸以上;下半年大概率維持在45萬元/噸以上,2024年毫無懸念降至40萬元/噸以下。
鋰礦石的供應直接決定了鋰的未來價格。
高工鋰電預測,到2025年,國內鋰資源供應量將超過70萬噸(以碳酸鋰計算),約為目前供應量(24萬噸)的3倍,將極大緩解供需矛盾。
隨著鋰價亮點的褪去,天齊鋰業業績高10倍的神話將難以再現。
對於天齊鋰業凈利潤增長10倍的超級利好消息,股市買單的意願並不強烈。天齊鋰業股價2023年6月65438+10月65438+9月9日全天高開低走,收盤慘淡,1.18%。
有投資者表示,天齊鋰業2022年利潤這麽高,鋰價繼續從高位回調。2023年利潤很難高速增長。好消息是它總是逢高出貨。
2023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9日,主力資金處於流出狀態,主力資金凈流出達84825.3萬元,其中超大單買入金額6.85億元,賣出金額高達7.65億元,而散戶成為“接盤者”,當日買入6.84億元,賣出614萬元。
2021年初,公司股價僅為42.5元/股。到2022年7月份,已經攀升到歷史峰值,達到148.57元/股,之後出現回調。目前的股價已經從峰值下跌了近40%。
有分析指出,鋰礦的周期高點已經過去,未來的走勢只有壹個,那就是下跌。
作為鋰礦股,隨著鋰價進入下行通道,市值上漲的想象空間被壓縮。天齊鋰業在資本市場有什麽故事嗎?
或許,打造鋰電池全產業鏈的故事可以講,但能否行得通還是個大問題。
2016,天齊鋰業提出了“鞏固上遊、壯大中遊、滲透下遊”的戰略規劃。進軍動力電池業務成為其下壹步棋。
下遊方面,天齊鋰業2022年8月2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天齊鋰業已與中創新航、北京衛蘭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將在電池及電池材料、新材料、預鋰制造裝備產品、鋰鹽及鋰礦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發。其中,中創新航是行業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而北京衛蘭專註於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
2022年9月22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創新航“綁定”交叉持股,其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有限公司擬以不超過65,438億美元(按2022年9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約合人民幣6.95億元)的自有資金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在聯交所認購中創新航股份的首次公開發行。此前,天齊鋰業與中創新航已簽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和碳酸鋰供應框架協議。中創新航還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了天齊鋰業h股的IPO,投資額約5000萬美元。天齊鋰業完成對中創新航h股的投資後,雙方將實現交叉持股。
在強者環繞的鋰電池板塊分得壹杯羹並不容易。
贛鋒鋰業(002460。SZ),兩者都是“鋰礦工”,動作更快。
已經擁有下遊鋰電池生產線,並登陸固態鋰電池。2019年,贛鋒鋰業第壹代固態電池中試線已投產,2022年裝車東風E70電動車。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目前處於樣品階段。而天齊鋰業只是通過固態電池投資跟進,落後了壹步。
165438+2022年10月2日,贛鋒鋰業披露,2022年上半年鋰電池系列產品收入占比13.02%,毛利率15.27%,而同期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系統毛利率僅為15%。
落後他人壹步的天齊鋰業能否憑借低成本優勢在鋰電池領域實現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