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藏格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實際控制人肖永明先生提供的刑事判決書,獲悉涉案案件已由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審理並作出刑事判決。
公司表示,實際控制人肖永明先生所涉案件的判決不涉及公司,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非法采礦被罰款200萬
藏格礦業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實際控制人肖永明提供的刑事判決書。被告青海焦煤公司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開采煤炭資源。被告人肖永明等人在明知青海焦煤公司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積極組織或者參與開采煤炭,其行為已構成非法采礦罪。
被告人肖永明犯非法采礦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二百萬元。同時,被立案扣押的肖永明退回的上海朱虹物資有限公司違法所得2.94億元,由扣押機關依法沒收,上繳國庫。
中國基金稱,2016年,藏格控股通過金源谷借殼完成上市。肖永明的身價也壹路飆升。當時,肖永明以265億元在胡潤百富榜排名全國第64位,成為青海省首富。2017,“國慶高速是不是太堵了?資陽男子直接駕駛直升機回家的照片引發關註,而這架直升機的主人正是肖永明。
藏格礦業表示,非法采礦罪是肖永明個人的事。肖永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不參與公司的任何經營決策。目前公司管理人員穩定,生產經營正常。實際控制人肖永明涉案判決不涉及公司,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23日,藏格礦業就發布公告稱,肖永明因涉嫌非法采礦,已於2021 1 29被青海省公安廳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經公司核查,肖永明於2006年收購上海朱虹物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朱虹物資”)100%股權,朱虹物資持有青海焦煤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海焦煤”)40%股權。上述收購完成後,朱虹物資成為青海焦煤的股東。2011,朱虹物資將其持有的青海焦煤股份全部轉讓給彭真蕭藝(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上述轉讓後,肖永明先生和朱虹物資不再持有青海焦煤股份。
藏格礦業當時表示,肖永明、朱虹物資涉及的上述事項與公司及關聯企業無關,發生在公司2016重大資產重組之前。公司並未因此受到不利影響,目前生產經營壹切正常。
還是因為非法開采木裏煤田。
從藏格礦業的核查資料來看,肖永明的非法開采應該發生在2011之前,而青海焦煤是在2011非法開采木裏煤田被罰款的。
2010年3月22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現場檢查發現,青海省焦煤江倉礦區壹號井項目存在擅自將批準的井開拓方式改為露天開采,露天開采棄土矸石、 其中不規範_未開展工程環境監理_未定期開展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監測且未經環保部門批準投入試生產,因此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責令1號井立即停產。 按照項目環評批復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和地下采礦系統建設,實施完畢後依法向海西州環保局申請試生產,未經批準不得投入試生產。
隨後,201165438 10月28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對青海焦煤作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於2011年4月27日對該公司進行調查,發現木裏煤田江倉礦區二號井場項目在未向環保部門申報的情況下,改變開采方式投入生產。當時監管部門責令二井田項目停產,罰款65438+萬元。
據了解,青海省木裏煤田因非法開采和過度開采,當地草原濕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引發公眾廣泛關註。
2010,11,青海省政府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發布了批復。青海木裏煤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由青海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作為木裏礦區總體規劃範圍內唯壹的開發主體而設立的。
2011 1 10月5日,國家發改委批復了木裏礦區總體規劃,明確了礦區規劃開發的總體布局和建設目標,同意以木裏煤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開發建設主體,為合理有序開發木裏礦區煤炭資源提供了政策依據。
2011年4月,青海省政府正式開始實施木裏礦區煤炭資源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壹個礦區,壹個開發商”的原則,尊重歷史,分步實施,兼顧各方利益,促進礦區長遠發展,充分照顧現有開發企業利益,積極有效開展整合工作。至此,青海省最大的煤炭礦區木裏煤田礦區進入了統壹規劃、統壹開發、統壹管理的新階段。
藏格礦業壹季度業績暴增。
肖永明案發生在藏格礦業重大資產重組前,因該案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不影響公司生產經營。
藏格礦業原是壹家從事礦業投資、國際國內貿易和珠寶的企業。2015申請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獲批,公司原有資產、負債、業務已剝離,轉為持有西藏鉀肥,實現公司主營業務轉型。目前,公司擁有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礦區724.3493平方公裏的鉀鹽采礦權。是以青海察爾汗鹽湖鉀肥資源為依托的資源型鉀肥生產企業。
值得壹提的是,公司2021年度由於氯化鉀和碳酸鋰價格大幅上漲,業績大幅改善,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23億元,同比增長90.31%;歸母凈利潤654.38+0.427億元,同比增長523.6%。
今年壹季度,公司業績延續高增長模式。壹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4.38+0.286億元,同比增長654.38+0.99.39 %;歸母凈利潤865,438+04萬元,同比增長2,265,438+0.69%。
據iFind數據顯示,2022年壹季度青海鹽湖氯化鉀最高價漲至3900元/噸,均價達3653元/噸,環比上漲14.52%,同比上漲75.82%。碳酸鋰方面,據百川傅穎數據顯示,2022年壹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至51.7萬元/噸,均價達到43.2萬元/噸,環比上漲1.03.63 %,同比上漲475.23%,大幅拉動公司收入和利潤。
目前公司總產能氯化鉀200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1萬噸/年。同時,公司通過參股產業基金間接持有西藏瑪米喬鹽湖鋰資源。馬米喬鹽湖提鋰項目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23年下半年投入試生產。
安信證券認為,受國際鉀肥巨頭新增產能有限、運力緊張以及美國對白俄羅斯制裁等因素影響,預計2022年全球鉀肥市場價格將維持高位,噸凈利潤將繼續增加。同時,新能源需求確定性高,鋰資源供應緊張,鋰價有望保持高度景氣。公司2022年產量指引為654.38+10萬噸以上,或將繼續釋放業績。
想實時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