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為什麽秦皇島的華鑰玻璃突然沒落了?

為什麽秦皇島的華鑰玻璃突然沒落了?

說到華鑰,大家可能都知道。曾是世界第壹,生產技術先進,被譽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但似乎就在壹瞬間,它突然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了,人們再談起它時都充滿了遺憾。

那麽,為什麽鼎盛時期的華鑰會突然衰落呢?重組後的華鑰能否實現涅槃重生?我相信不僅我感興趣,每壹個關心秦皇島發展、了解華鑰的人都可能會好奇。在這篇論文中,我邀請了我的好朋友周子衡,他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寫出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啟發大家。

楔“借殼上市”空怨

2009年9月29日,江蘇鳳凰和華鑰集團在秦皇島正式獲得證監會對華鑰玻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核準。16年2月30日,雙方完成資產置換,江蘇鳳凰地產向華鑰玻璃註入100%的股權。華鑰集團通過轉讓華鑰玻璃全部股權及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將華鑰玻璃的控制權轉讓給江蘇鳳凰。2010年初,股票代碼600716正式更名為“鳳凰股份”。此後,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的華鑰玻璃突然離開了資本市場。2016,難以為繼的秦皇島華鑰宣布停產,秦皇島玻璃之都的榮譽與華鑰壹起隕落。

壹看到他舉起壹座高樓

甲午戰爭後的清末民初,列強忙於相互兼並,民族工業之初湧現出壹批愛國實業家。1922年,著名愛國實業家周在天津創辦了中比合資的玻璃公司。華鑰玻璃成為中國第壹臺生產加工平板玻璃的國產機器和中國第壹家中外合資企業,因此華鑰玻璃被譽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

1924年,華鑰為了方便運輸,在港口城市秦皇島設廠。15年,中比合資建廠,華鑰玻璃率先采用亞洲最先進的生產技術,產品不僅暢銷中國,還打入歐美市場。

抗日戰爭爆發後,比利時因害怕受戰爭影響,將其股權出售給日本,華鑰玻璃改為中日合資企業。抗戰勝利後,日本股權被國民政府接收,華鑰改為官商合營。

1947,華鑰在上海浦東設立分公司。內戰結束後,華鑰玻璃難以生產和銷售,瀕臨破產。新中國成立後,華鑰玻璃陷入絕境,產量更高,質量更好,暢銷國內外。

1966,華鑰由公私合營企業變更為國有企業,位於天津的公司註銷。秦皇島和上海各自設廠,共用華鑰的商標,組成了壹個大華鑰,意思是中國南北互相輝映,共同發光。

改革開放後,華鑰玻璃所在的秦皇島成為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壹,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1986年,國家重點項目——450噸浮法玻璃生產線建成投產,華鑰平板玻璃進入“浮法”時代。90年代,華鑰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玻璃生產企業,年利稅過億元。主要平板玻璃占全國總產量的1/10,暢銷國內外。

第二,我看見他宴請客人。

1996,秦皇島華鑰玻璃有限公司成立。主發起人是中國華鑰玻璃集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大耀華。其他協辦單位包括渤海鋁業公司、秦皇島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河北建投。當年6月,華鑰玻璃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0716。

公司主要經營優質浮法平板玻璃、工業建築技術玻璃、超硬高強玻璃、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種性能玻璃制品、超高溫耐火材料、鋼化玻璃制品等100多種產品。“硼矽浮法玻璃生產技術”和“在線LOW-E玻璃生產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公司主打產品華鑰牌玻璃於2002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後被國家質檢總局命名為首批國家免檢產品和首批中國名牌產品。華鑰同時擁有“三塊金牌”,在整個玻璃行業獨樹壹幟,品牌價值達到頂峰。

三個人目睹了他的建築倒塌。

秦皇島華鑰的轉折點始於2000年。連戰這些年連勝的自信讓他越來越瘋狂,他開始收購其他公司,企圖進壹步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然而,玻璃行業競爭的加劇改變了市場環境,而華鑰並沒有敏感地發現這壹點。此外,公司治理不規範、政企分開等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公司連續兩年虧損。2005年,華鑰玻璃公司接受了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建材行業打擊很大。華鑰集團缺乏黨的領導,內控機制紊亂,市場失算,盲目擴大生產,導致庫存嚴重積壓,產品銷售不振。此外,大股東頻繁占用上市公司資產,經營資金異常緊張。當年,公司經營業績進壹步惡化,陷入財務困境,上市資格受到嚴重威脅。

為最大限度利用上市公司優質資源,防止喪失上市資格,華鑰玻璃與江蘇鳳凰進行資產互換,華鑰集團將華鑰玻璃全部股權轉讓給江蘇鳳凰,江蘇鳳凰將其優質資產全部置換給華鑰玻璃。

2010,華鑰玻璃退出資本市場。雖然華鑰失去了上市資格,但其經濟實體仍然存在,通過改善公司治理和調整經營戰略,有可能東山再起。然而,由於各種內部和外部原因造成的不景氣狀況繼續惡化著處於鼎盛時期的華鑰玻璃的經營狀況。

2011,部分生產線停產;2013因汙染超標被市環保局罰款並限期整改;2014因員工安置爆發小規模沖突;2015市政府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凱盛科技簽訂重組協議。2016年,公司賬面資本只有幾十萬元,實際負債率高達130%,連續三年累計虧損13億元,拖欠員工9個月工資和社保費用...聞名近百年的華鑰玻璃名存實亡,“玻璃之都”的光芒也隨之消散。

開始前對旗幟進行後續重組。

今年8月3日,《經濟日報》發表了壹篇重磅文章,題為《百年華鑰淬煉重生》。文章指出,重塑脊梁是華鑰渡過難關的核心要素。2065438+2006年6月,凱盛科技工作組進入華鑰集團,開始委托華鑰集團管理。壹個月後,新的華鑰集團黨委、紀委、工會和基層黨組織相繼成立,黨的建設被納入公司章程,明確了企業黨委的領導作用。

文章還指出,優化產品結構、加大環保投入、完善管理機制是華鑰集團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於是,華鑰集團按照中國建材集團的營銷、采購、財務、技術、投資“五集中”理念進行了壹系列改革,讓這塊“舊玻璃”淬火重生。

同時,為了守住“環保生命線”,在凱盛科技的支持下,華鑰集團投資6543.8+0.8億元建設了脫硫脫硝除塵環保設備,並增加了備用系統。環保設施投產後,2019年所有生產線實現超低排放,在平板玻璃行業處於領先水平。

2020年6月30日,華鑰集團完成重組,正式加入中國建材集團。當年利潤總額比2015增長148%。職工月平均收入比2015高出123%...目前,中國建材集團已批準華鑰集團的“退城進園”項目,未來三年的目標是打造新華鑰。

將近壹百歲的華鑰恢復了活力,成了他過去的那個男孩。

最後簡單說說感受:

制造業是壹個國家的基礎,也是壹個城市發展的基礎。我們國家之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壹窮二白,現在綜合實力迅速上升,根本原因就是制造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理,壹個城市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制造業。

當然,基於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第三產業發展也符合區域發展之路。比如秦皇島依托沿海海岸線大力發展旅遊業,完全符合當地資源特點。但北方季節性劃分明顯,能否以旅遊立身,有待進壹步探討。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華鑰沒有淪陷,它會給中國和秦皇島帶來什麽。

時間當然回不去了,但這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放眼全國,各省市都在不遺余力地抓項目、搶項目,努力贏得新時代的競爭新優勢。那麽怎麽做才能在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 上一篇:企業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 下一篇: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