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青島紡織工業歷史的淵源是什麽?

青島紡織工業歷史的淵源是什麽?

(新中國成立後,青島紡織工業發展迅速,僅棉紡廠就有50萬錠。)

青島紡織工業起源於1902,是青島的母體產業,也是中國最早的紡織工業基地之壹。

在壹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青島紡織為推動青島城市化進程、培育島城工商業、促進全國紡織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培育青島城市文化、精神和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最早的紡織工業基地之壹。

19世紀末,青島曾經有過規模的紡織作坊和染坊。

1902年,德中合資的德化繅絲廠成立,從1916到1936建立了八家日資紗廠,使青島的機器動力紡織逐漸形成,成為中國最早的紡織工業基地之壹。

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以武力侵略掠奪青島經濟。掠奪手段從商品輸出發展到資本輸出,投資集中在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紡織業,僅從1916發展到1926 10。在吉焦鐵路青島港四方站至滄口站,先後建立了內外棉紡廠(國棉二廠前身)、大康棉紡廠(國棉壹廠前身)、寶來棉紡廠(國棉九廠前身)、富士棉紡廠(毛紡織二廠前身)、龍興棉紡廠(國棉三廠前身)、中原棉紡廠(國棉六廠前身)、鈴木絲綢廠等大型棉紡廠。

1935至1936兩年間,上海紡織演出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國家第五棉紡廠前身)和豐田第壹棉紡廠(國家第四棉紡廠前身)先後在滄口建廠。

如此大規模、快速的資本掠奪,在世界紡織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1937“七七事變”前,青島9家棉紡廠共有工人3300多人,成為青島產業工人的核心力量。

青島紡織工人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榨,最終以產業工人的主體登上了青島工人運動的舞臺。

其間,青島各棉紡廠工人不僅消極怠工、破壞設備進行反抗和鬥爭,還多次舉行大規模反帝反封建聯盟(僅1925就連續舉行了三次抗日聯盟)。

支持張學良、楊虎城迫使蔣介石抗日的愛國行動。

聲討* * *軍勾結帝國主義進攻包圍革命根據地。

支持紅軍和蘇維埃政權。

青島紡織工人在鬥爭中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和團隊精神,帶動了青島產業工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鬥爭,成為青島產業工人的主力軍。

青島紡織管理機構的變遷

1946 65438+10月2日,中紡建設公司青島分公司成立。

該公司是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背景下,由國立財經學院院長宋子文提議成立的。

經過緊張的籌備,出任中紡建設公司青島分公司總經理的範成川動員70余人從重慶飛抵青島,在茌平路1號(現館陶路3號)成立中紡公司青島分公司。

65438+10月25日接管大康、內外棉、龍興、豐田、上海、工大、寶來、富士、同興9家日資紗廠,分別更名為中紡第壹至第九棉紡織廠。

有443,504錠,58,848錠,6,830臺織機。除生產民用棉紡織品外,還承擔“軍工”任務,生產軍用布和紗線。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軍管會接管中紡青島分公司。

此時,青島紡織工業僅擁有389074錠,40216線錠,8064臺織機,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

為了恢復戰後經濟,建設新中國,青島紡織企業在工人的努力下,僅用了10多天就全部恢復生產。

1951年,中紡公司青島分公司更名為華東紡織管理局青島分局,以“中紡”命名的棉紡織廠也更名為國營青島第壹至第八棉紡織廠,印染廠、針織廠也更名為國營青島印染廠、國營青島針織廠。

此時,青島分公司擁有國有企業19家,私營企業480家,擁有紗錠418000錠,織機131臺。

1953,青島紡織管理局成立。

到1957,下轄棉紡織企業9家,棉紡織廠32家,印染企業15家,針織再生產廠9家。

年產值5.4億元,年利潤6369萬元,稅收481.8萬元。

1958 65438+2月,山東省紡織工業廳成立,青島紡織管理局、青島染織局合並為青島紡織工業局。

1962年3月,青島紡織工業局與山東省紡織工業廳合並,組建山東省紡織工業局,設在青島。

截止1965年底,青島紡織共生產棉紗37.99萬條,棉布2.95億米。

年產值6.62億元,年利潤654.38+0.29億元。

1970,青島紡織工業局重新組建。

截止1975年底,青島擁有紡織紗錠43.2萬錠,織機10236臺,線錠106657錠,毛錠1660錠。

年產棉紗44.37萬條,棉布3.033億米,印染布2.28億米,毛毯1.06萬條。

年總產值8.89億元,年利潤1.11億元。

1984年7月,青島紡織工業局更名為青島紡織工業總公司。

1987年9月,青島服裝公司劃歸青島紡織總公司領導。

到目前為止,青島紡織工業公司擁有47.7萬錠和9500臺織機。

年產值20.26億元,利稅2.45億元。

(1994,青島國棉五廠配備國際提花織機)

1995年4月,青島紡織工業總公司轉制為資產管理公司,更名為青島紡織總公司。

2002年6月,為加快青島紡織公司的職能轉變,成立了青島方鑫實業有限公司(青島蓮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

自此,青島紡織總公司和清紡聯控股集團分別作為“穩定平臺”和“發展平臺”,攜手並進,共謀發展。

(2007年成立的清紡聯銀龍紡織有限公司配備的國際先進提花織機)

歷史成就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各行各業的“紅五月”勞動競賽中,由青島國棉六廠價值車工郝建秀創造的“郝建秀工作法”,作為新中國紡織行業第壹個科學的工作法,在全國紡織行業推廣。

接著,青島紡織確立了“五壹織造工作法”和“五三保存工作法”,極大地促進了解放初期青島經濟的迅速恢復和全國紡織業的發展。

青島紡織,在生產規模、技術裝備、管理體制、技術力量、產品質量、產值、利稅上繳和產品出口等方面,在全國紡織行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贏得了“上海(青島)、青島(天津)”的美譽。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島紡織向國內外各紡織行業輸送了大批幹部和技術骨幹,先後支援了越南、圭亞那、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日利亞、贊比亞等國的紡織工業建設,支援了北京、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內蒙古、新疆等地新建棉紡廠。

同時在棗莊、平陰、德州、濱州、蒙陰、濟寧、臨清、諸城、臨沂、惠民、菏澤建設了15個分支機構。

截止1995年底,青島紡織累計為國家實現產值近400億元,上繳利稅100億元。

青島紡織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十壹五”以來,青島紡織總公司依托清紡聯控股集團作為百年紡織的傳承主體和發展平臺,實施調整重組、轉型升級戰略,初步建成了以紡織為主業、棉紡為核心產業、產學研壹體化、工貿壹體化、產業鏈完整的專業化公司。主要行業包括棉紡、印染、針織和服裝、國際貿易,並涉及國內外投資和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國內參股企業超過30家。

現擁有棉紡26萬錠,無梭織機65,438+0,600臺,年產各類印染布65,438+0億米。

主要產品有各種功能性和差異化紗線、優質人造絲、天絲、莫代爾和純棉系列高中檔服裝面料、各種彩色面料和暢銷非洲的“鳳凰”牌真蠟仿印花布系列。

在非洲的贊比亞和亞洲的柬埔寨成功實施了戰略投資項目。海外市場網絡也已覆蓋亞、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海外機構。

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力500強,全國棉紡、色織行業榜單龍頭企業。

公司致力於新材料的應用,產品大量使用天絲、莫代爾、有機棉、竹纖維、絹絲、羊毛、竹排、麻生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牛奶纖維、腈綸、甲殼素纖維、大豆纖維、珍珠纖維等綠色系列纖維以及抗靜電、導電、阻燃等特色纖維,成為多家世界著名材料開發商和制造商的戰略合作夥伴。

致力於新技術的創新,通過紡織品的功能優化和趨勢研究,綜合利用各種新材料和纖維特性並與棉紡技術融合,在產業鏈紡、織、染各個環節進行工藝創新,不斷挖掘、優化和提升新材料和纖維的多組分復合功能,總結和掌握多組分纖維的配比和結構規律、新型成紗方式、織造、染整工藝等關鍵技術,形成了獨特的核心技術能力和系列化產品能力。

致力於新產品的開發,原創開發的面料和家紡產品近年來在全國設計大賽中屢獲殊榮,入選中國家紡時尚潮流企業,推出了“清芳蓮”面料、“雲”新中式家紡、“海納”服裝等自主品牌產品,並與海爾集團實現了強有力的跨行業合作,共同打造“海爾兄弟”兒童家紡服裝品牌。

集團公司的多組分、差異化和功能性紡織品的獨特風格和特點在業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該公司有壹個設備齊全的工業基地。

經過“十壹五”以來的不斷調整和升級,我們已經形成了生產特色紗線、家紡面料和服裝面料的專業工廠,擁有世界壹流的緊密紡設備,進口噴氣和片梭織機,配有大小提花和包邊裝置,190㎝-390㎝幅寬,以及先進的紡織測試儀器。

精梳能力達到100%,無接頭能力達到100%,並條線100%使用撚線機,實現了100%的“無梭”生產。通過ERP可以對具有數字接口的高端設備進行實時管理,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提供技術支持。

集團公司在聚焦主業的同時,投資了印染、家紡、針織服裝等相關產業,形成了棉紡織、針織服裝、印染產業園。控股、參股企業品類齊全,設施完備,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壹體化訂單解決方案。

目前,集團依托國內紡織行業獨壹無二的“國家多組分差別化紗坯布開發基地”和“中國多組分紗布精品基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名紡織企業等多方資源,正以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在四方工業園加緊建設“青島現代紡織工業園”,努力打造集研發、創造、創新於壹體的“青島現代紡織工業園”。

即聚集全球紡織行業的產品、技術、信息、市場、人才,聚集紡織R&D、生產、貿易、品牌傳播等產業。

提升青島紡織工業的國際地位和山東乃至全國的發展水平。

公園計劃分期開發建設。目前,該項目壹期工程已建成,形成654.38+0.3萬錠、年產654.38+0.2000噸高檔差別化紗線的產業規模。

廣泛使用綠色環保新原料,開發生產防輻射、抗靜電、阻燃等新型功能產品。藍鯨天絲、莫代爾新纖維紗線系列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3以上。

園區二期將圍繞“科技+文化”的品牌,通過工業遺產的保護,努力打造體現青島紡織文明的產業生態系統,如科技文化中心、精品展區、街區等文化魅力和科技元素。

不斷整合技術資源,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差異化功能纖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以纖維科技為核心,致力於紡織新材料應用、新工藝創新和功能性新產品開發,積極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吸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入駐,將園區打造成紡織科技研發基地、精品生產基地、企業總部基地、工業文化旅遊基地、現代服務業集聚中心和紡織產品(全球)交易中心。

  • 上一篇:車企由戶改個人戶有什麽影響?
  • 下一篇:請問:中國PICC P&C保險和中國人民人壽保險公司是同壹個公司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