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資產管理公司前景如何?

資產管理公司前景如何?

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前景是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註的焦點問題。2004年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全面審計所暴露出的問題,必然會再次引發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前景的深入思考。深入分析了資產管理公司不確定的未來存在的問題以及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金融市場的壹些特點,指出資產管理公司不可能像成立時設想的那樣如期關閉,而最適合轉型為投資銀行,並提出了這種轉型的操作思路。

關鍵詞: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投資銀行

2005年似乎註定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多事之秋。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6月28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披露,2004年,審計署組織對我國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了審計,* * *抽查了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的金融不良資產5544億元,占其收購總額的39%。發現各類違規、不規範管理問題和案件線索,金額71.549億元,占審計抽查的13%。十年生死,

資產管理公司存續期已過半,距離2008年的大限越來越近,而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依然迷霧重重。此次審計暴露出的問題,必然引發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前景的再次深入思考。

壹、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現狀

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為了防範銀行的金融風險,借鑒美國解決儲蓄和信貸協會危機的經驗,財政部相繼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超過1.4萬億元的不良債券。隨後,為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2004年6月承接了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4757億元不良貸款,2005年6月工商銀行剝離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全部4600億元可疑貸款。據中國銀監會7月22日發布的消息,截至2005年6月底,全國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共處置不良資產7174.2億元,收回現金1484.6億元,占不良資產的20.69%。其中,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共處置不良資產22065438+3億元,回收現金442.5億元,占不良資產處置額的2010%;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已處置不良資產2294.8億元,收回現金239.2億元,占不良資產處置的10.43%;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處置不良資產10961億元,收回現金262.5億元,占不良資產處置的23.95%;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處置不良資產65,438+0,586,5438+0.9億元,回收現金540.4億元,占不良資產處置的34.1.6%。距離2008年還有3年多時間,處置的不良資產占承接的不良資產不到50%。

2.資產管理公司前景不明朗的危害

1.前景不明朗容易導致中國國情的“59歲現象”。1999年,隨著財政部1000億元的註資,信達、華融、長城、東方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相繼成立。成立之初,財政部明確這四家AMC的存續期為10年,即不良資產處置完畢後,AMC將被關閉。雖然不斷有消息稱,國務院擬批準四家AMC商業化,四家AMC獲準從事股票承銷、潛在項目追加投資、提供咨詢服務等商業業務,但壹直沒有正式的相關文件出臺,“十年期限”始終掛在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心頭。在這種情況下,四大AMC的員工在知道自己可能在幾年後出現結構性失業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大賺壹筆”的想法。

2.前景不明朗容易導致四大AMC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到2005年底,四家資產管理公司* * *已經承接了四家國有商業銀行近2.5萬億的不良資產。據銀監會消息,截至2005年6月底,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共處置不良資產7174.2億元。在前景明朗之前,資產管理公司只能把十年期限作為時間變量。在剩下的時間裏,要處置近1.8億元的不良資產,在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價格是壹個變量。不良資產是壹種全新的商品,被高盛等眾多國際著名投資機構認為極具投資價值。但是商品要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價值。中國的產權交易市場剛剛起步。當市場供大於求時,買方的權力大於賣方,這意味著賣方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為了在規定期限內盡快擺脫不良資產,可能會想盡辦法壓低價格,降低現金回收率,從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損害社會利益。。不良資產處置真的有“冰棍效應”嗎?是不是握得越久越融化消失,只剩下壹根棍子?也許我們應該更多地關註那些仍然存在的項目。只要給予壹些肥料和認真的灌溉支持,許多項目都有可能再次開花結果。這種升值是非常可觀的。

3.前景不明朗不利於理順資產管理公司與國有商業銀行的關系,也不利於資產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構建。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與相應的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國有商業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是什麽關系?是行政關系嗎?的確,國有商業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在人員上互相服務是很常見的。比如信達公司從中國建設銀行分拆出來後,到現在,建行行長壹直是信達的黨委書記,而信達的行長是建行的黨委委員。如果是行政關系,那麽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應該是四大國有銀行的直屬機構,不僅沒有財務組織獨立性,也沒有其機構之外的力量承擔相應的負擔。但實際上,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是由財政部出資註資6543.8+000億元,其不良資產的處置也由國家財政承擔。是市場關系嗎?而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通過強制劃撥的方式給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於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就成了穿著官服卻從事經營活動的“四不像組織”。它既不是市場組織,也不是行政組織。在這種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關系無法明確界定。對於國有銀行來說,就是千方百計把不良資產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脫手。對於資產管理公司來說,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領導層和員工可能要回到原來的母行,這可能會犧牲資產管理公司的利益。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的關系無法理順,沒有嚴格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不良貸款比例無法從根本上降低。比如1999,四大商業銀行集中剝離不良資產後,由於2002-2004年盲目貸款,經濟過熱。目前這些貸款的到期時間還比較早,但我相信其中壹部分可能會成為不良資產。另壹方面,資產管理公司前景不明,難以建立自己的公司治理結構。3.淺析資產管理公司向投資銀行的轉型

基於以下原因,我認為資產管理公司不會像成立時預期的那樣如期關閉,而是最適合轉型為投行的:

1.這是資產管理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第十條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從事下列業務:追償債務;將收購的不良資產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轉讓或重組;債權轉股權,分階段持有企業股份;資產管理公司範圍內的上市公司推薦和債券、股票承銷;發行金融債券,向金融機構借款;財務和法律咨詢、資產和項目評估;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活動。可以看出,其業務多屬於投行的業務範圍,在處理不良資產上使用了大量的投行手段。事實上,資產管理公司目前扮演的是投資銀行的角色,因此其作為投資銀行的發展也是壹脈相承的。

這是和國外大投行競爭的需要。大型外資投行對中國廣闊的市場早就垂涎三尺:2006年10月5438+0和2002年初,美林分別為中國移動和中海油發行了60億美元和65438.4億美元的股票;2005年6月底,高盛參與承銷了交通銀行在香港22億美元的發行和上市。瑞士信貸第壹波士頓、德意誌銀行、美林證券和摩根大通都加大了進入中國投資銀行的力度。國內投行的市場容量巨大。就國內財富管理市場容量而言,目前我國有12萬億元的儲蓄存款。假設其中壹半需要理財服務,投行收取的服務費為65438+管理資產的0%,年收益可達600億元。如果國內投行不能提供類似的增值服務,這個廣闊的市場就交給別人了,投行的金融制高點就被外人控制了。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銀行。國內商業銀行由於分業經營,不能過多介入投行業務。由於缺乏經驗和資本限制,中國證券公司願意從事這種業務,但無法這樣做。所以業務全面、資本雄厚的資產管理公司自然成為首選。

3.資產管理公司擁有豐富的客戶關系。因為資產管理公司的員工大多來自母行,與母行關系密切,因而融資渠道更為廣闊。此外,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著大量的不良貸款,這些不良貸款分布在各個行業,這使得資產管理公司在客戶資源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機構所不具備的優勢。如2004年6月5438+065438+10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功進入德隆上市公司,介入公司實質性運作。從事企業發展戰略、資產剝離重組、公司治理結構設計、股權設置等壹系列活動。

4.資產管理公司與國際知名投資銀行合作處理不良貸款,為其進壹步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如2001,11,華融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4個資產包打包出售給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所羅門美邦和KTH基金管理公司,其不良貸款賬面價值約為108億人民幣。2002年9月,華融向摩根士丹利提供6543.8+00億資產包,正式成立合資公司處置不良資產。2003年6月5438+10月,信達與全球最大的建材集團法國拉法基公司正式簽署重慶水泥廠資產重組協議。重組後,公司成為拉法基公司控股的新合資公司。2004年8月,瑞銀集團(UBS Group AG)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簽署協議,收購其總價值6543.8+850億美元的不良貸款組合。

四。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為投資銀行的操作建議

1.為轉型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規定,資產管理公司的存續期為10年,但對於10年後怎麽辦,並沒有明文規定。毫無疑問,資產管理公司向投資銀行轉型需要明確的法律支持,因此需要在法律環境中提供完整的框架,以保持政策的壹致性,並為其業務提供法律依據。雖然在2004年,4家資產管理公司實現了不良資產由政策性剝離向商業收購的轉變,向商業轉型邁出了壹大步。然而,在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資產管理公司總是不敢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因此,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修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

2.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政策性銀行金融機構向商業銀行金融機構轉型做準備。知名投行大多采用股份制,有利於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資產管理公司向投資銀行轉型,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商業化運作,無疑是必要的。而且目前資產管理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保單業務,公司業績並沒有完全通過市場考核。投行市場化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無疑是壹大飛躍,需要做好各種準備。首先,要改善資產管理公司的產權結構,引入民間資金和戰略外資,改變國家投資單壹的局面。其次,實現資本結構多元化後,需要建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完全的市場化運作。

3.進壹步整合國內投資銀行市場。雖然資產管理公司與中國的證券公司相比資本相對豐富,但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還遠遠不夠。以高盛為例。2002年末,僅公司股東權益就達6543.8+093.03億美元,而總資產為3555.74億美元。因此,資產管理公司也應該進行重組和合並,以做大做強,進壹步擴大資產規模,與國際競爭對手競爭。

4.資產管理公司要廣泛開展增值服務,加快自身轉型,同時拓寬業務範圍,實施業務創新。投行壹直被認為是實體金融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其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創新是投資銀行發展的動力。例如,杠桿收購的出現導致了投資銀行M&A業務的廣泛發展。在中國資本市場,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會不斷出現,投資銀行需要及時推出各種新業務、新投資工具,才能實現快速發展。現代投行業務可分為兩類:壹類是國內證券公司從事的業務,如證券發行與承銷、兩極市場代理交易、證券自營業務等。,這是投行的原始業務,而這類業務在國內發展較早,也比較成熟;第二類業務是新興增值業務,如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財務顧問、企業並購重組服務、風險投資、海外融資等。這類業務在國內剛剛起步,發展前景廣闊,是投行新的利潤增長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第二類業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供給有限。資產管理公司應該及時填補這個市場空缺。

5.做好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引進工作。投行是壹個智力密集型行業,需要金融、保險、資產評估等經濟類人才,也需要對所服務的企業和所從事的領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例如,2001,10年6月,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聘請了冶金、煤炭、化工、機械、金融等行業的專家,成立了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第壹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因此,目前資產管理公司應註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向投行轉型做好人才儲備。

目前出現的問題是資產管理公司的制度缺陷。天黑之後,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怎麽可能沒有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就扼殺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前景需要盡快明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資產管理公司的健康成長。

  • 上一篇:提高糧頭糧尾農戶產業鏈水平,加快黑龍江省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建設。
  • 下一篇:實業公司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