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是碼頭處理費。又可分為OTHC-始發地碼頭處理費碼頭作業費和DTHC-目的地碼頭處理費碼頭作業費。
2.接收原產地費用ORC
全稱是原收貨費本地收貨費/原產地收貨費/原產地收貨費。這個費用比較復雜,與碼頭作業費THC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ORC只在華南地區的港口有,主要是廣東,而THC在所有港口都有(包括廣東的港口)。
ORC和THC只充其中壹個——如果ORC充了,THC就不會再充了。如果THC被收集,ORC將不被收集。
ORC是專門為華南地區港口海運設計的,目的港為北美、中南美洲、歐洲、北非等遠洋航線。華南地區的港口去其他目的港,比如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港口壹樣,只收THC。
ORC和THC的收費標準不同:ORC壹般是20尺櫃141美元,40尺櫃269美元;小型20尺集裝箱THC壹般約750元,大型40尺集裝箱約1.200元。不同的船公司有不同的收費標準。
3.綜合加價附加費GRI
全稱是壹般費率上漲。壹般是南美航線和美洲航線使用。由於港口、船舶、燃料、貨物或其他方面的各種原因,船公司的運輸成本明顯增加。為了補償這些增加的費用,船東增加了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
4.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
全稱是集裝箱不平衡收費,有時也叫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這個收費是因為貿易量不平衡或者季節變化,導致貨流和集裝箱不平衡。船運公司收取附加費以彌補運輸空集裝箱的費用。
5.緊急燃油附加費
全稱是應急燃油附加費,意思是緊急燃油附加費。EBS是海運費的附加費,壹般和海運費壹樣以美元結算。如果是FOB條款,這個費用應該由收貨人承擔,而不是發貨人,因為EBS不是FOB本地費用。這項費用可以在抵達時支付,也可以提前支付。
EBS壹般是在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上漲,船公司覺得力不從心的情況下,因為市場不景氣,不方便及時增加海運費,為了彌補快速上漲的成本而臨時追加的附加費。
6.FAF燃油附加費
全稱是燃油調節系數,壹般用於日本航線。這種附加費類似於上面的臨時燃油附加費-本質上相同,但名稱不同。
7.貨幣貶值附加費CAF
全稱是貨幣調整系數。也稱為CAS-貨幣調整費用。當貨運的貨幣明顯貶值時,船公司會因為貶值而遭受巨大損失。為了彌補損失,船東會通過增加貨幣貶值附加費將損失轉嫁給托運人/船東。
8、單據費用單據
DOC= DOCument,在貨代行業,DOC有兩種費用,壹種是船公司收取的DOC,是固定的,用人民幣收取。另壹種是目的港收取的DOC,可以視為目的港的基本費用之壹。目的港的代理是以美元收費的,每個代理的費用都不壹樣。
9、目的地交貨費DDC
全稱是目的地送貨費。在DDU、DDP等條款中,此費用只由賣方/托運人承擔,否則將由買方/收貨人/收貨人支付。比如CIF條款——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後,買方/收貨人承擔壹切費用和風險,所以包括目的港DDC在內的壹切費用都由買方/收貨人承擔。
10,旺季附加費PSS
全稱是旺季附加費。這項費用壹般是很多船公司在貨運繁忙的旺季收取的,類似於春運熱潮中的漲價。4月-165438+10月壹般是世界貨運的旺季。
11,蘇伊士運河附加費
全稱是蘇伊士運河附加費。亞洲、大洋洲、東非等地區到歐洲的航線基本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船舶通過蘇伊士運河時,船公司需要向運河當局支付壹定的航行費用,這筆費用由船東以蘇伊士運河附加費的形式向客戶收取。
12,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TF
全稱是巴拿馬運河過境費。和蘇伊士運河附加費壹樣,遠東和美國西部到美國東部的航線壹般都要經過巴拿馬運河。船舶通過巴拿馬運河時,船公司需要向運河當局支付壹定的航行費用,這筆費用由船東以巴拿馬運河附加費的形式向客戶收取。
13,臨時風險附加費TAR
全稱是臨時附加險。這個費用有些莫名其妙。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戰爭附加費,也可以認為是戰爭附加費的另壹種說法。
14,超重附加費HLA
全稱是超重附加費,也稱為超重費。指單件貨物重量超過壹定標準(不同貨代或船東規定的標準可能不同),需要特殊設備(如重型吊車)或特殊作業(如墊料、加固材料和人工綁紮或加固),裝卸作業困難,或船舶配載需要特殊處理,收取附加費以彌補增加的作業成本。
壹般超過2噸,3噸或者5噸都算超重。超重的附加費是根據重量計算的。重量越重,附加費越高。如需轉運,每轉運壹次收取壹次費用。
15,超長附加費LLA
全稱是超長附加,也稱為超長附加或超長收費。指單件貨物長度超過壹定標準(不同貨代或船東制定的標準可能不同)、需要特殊設備或特殊作業、裝卸作業困難或船舶配載需要特殊處理時,為彌補增加的運營成本而收取的附加費。
壹般來說,超過9米就是超長了。如果是集裝箱貨物,壹般規定6米以上,根據長度增加費率。
16,ECRS緊急費用附加費
全稱是應急費用回收附加費,也可以叫“惡劣天氣運營附加費”——比如惡劣天氣條件導致船舶運輸和運營成本大幅增加,等等,都會收取這筆費用。
17,集裝箱服務費CSC
全稱是集裝箱服務費,集裝箱或集裝箱服務費。
18,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AMS
全稱是自動艙單系統,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用在美加航線上,美國獨有——所有到美國的貨物或通過美國轉運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物都必須通過AMS申報(發貨前24小時)。AMS也叫24小時艙單系統/美國反恐艙單系統。
19,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ACI
全稱是高級商業信息。根據加拿大海關的規定,所有運往加拿大的貨物或者通過加拿大轉運到其他國家的貨物,都必須在裝運前24小時向加拿大海關申報,這與美國的AMS非常相似。
20.入境摘要申報表
全稱是入境總結申報。這是歐盟國家海關的預先艙單規則。從2011110起,歐盟對前往(歐盟進口的所有貨物)或通過歐盟港口的所有貨物(所有過境貨物、所有過境貨物、所有船上貨物等)強制執行“提前申報艙單”規則。),適用於所有28個歐盟成員國和挪威。
21,洗艙費CC
全稱是清潔費,也叫洗艙勞務費和清艙費。這項費用壹般在散貨運輸中比較常見。
22.港口擁擠附加費
全稱是港口擁堵附加費。當港口擁擠或特別繁忙時,船舶的等待時間和船期會延長,拖輪費等靠泊費用也可能增加,從而造成運輸成本的大幅增加。為了彌補這個成本損失,船公司會向貨主收取港口擁擠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