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壹條雙線電氣化鐵路石太線建成通車。經營開發1907 10,鄭泰鐵路建成通車,鄭泰鐵路於1938更名為石太鐵路。石太鐵路,貫穿太行山和山西、河北兩省咽喉,建設長度242.95公裏。東起河北石家莊,西至山西太原,途經井陘、陽泉、壽陽、榆次四縣市,與石家莊的京廣、石德鐵路,太原的同蒲、太焦鐵路,陽泉的楊舍鐵路,沿線的鳳山鐵路相連。石太鐵路歷經壹個世紀,從窄軌到寬軌,從單線到雙線,從蒸汽到電力。自9月1951以來,石太鐵路進行了五次技術改造。1982年9月全線電氣化,成為新中國第壹條復線電氣化鐵路,使山西煤炭外運量增加近壹倍,上行牽引力由2400噸提高到3300噸,年運輸能力由2000多萬噸提高到4000多萬噸。2005年,新太原鐵路局成立,石太鐵路安全標準線建成。
石太鐵路沿線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石灰石等,其中以煤最為豐富。河北井陘礦、山西陽泉礦、太原西山礦生產的無煙煤和煉焦煤,不僅供應國內各省,還出口國外,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線路從石家莊向西,經過華北平原西緣城鎮井陘,沿綿河河谷向西推進,經過“太行八脈”之壹的娘子關,進入山西。線路經過的地方,地勢起伏,山谷狹窄,山勢險峻。它穿過著名的煤城陽泉,沿洮河而上,穿越海拔165438+。全線有很多彎道和陡坡。橋隧相連,地形極其復雜。有600多個彎道和58個隧道,總長度為22公裏。最大坡度:向上15‰,向下19‰。
1896至1907
從獲批到通車十年
鄭泰鐵路的修建源於清光緒年間陜西巡撫胡品的贊助。
胡品之在歷史上是壹個毀譽參半的人。山西近代工業、教育始於他任職期間,是他出賣了山西的路權、采礦權。光緒二十二年(1896),湖北人胡被任命為山西巡撫。他稱贊他的前任張之洞使用山西鐵路的想法。6月,他上書朝廷,要求修建太原至正定的鐵路支線,希望與韓晶鐵路相連。7月,光緒皇帝批準。
但是,當時的清政府願意卻無力這樣做。直到1897年5月,山西巡撫向朝廷提出請求,向中俄道生銀行借款修路,工程獲批後才正式立項。1898 5月21日,山西省省長派山西省商務局曹中雨與中俄道生銀行代理浦克迪在總理駐京外事辦公室簽約。為了降低成本,合同約定將鄭泰鐵路東端起點由正定南移至柳林鋪(今石家莊市橋東區柳林鋪),所以歷史上山西人也稱之為太柳鐵路。
錢的問題解決後,鐵路並沒有馬上開工,而是遇到了新的麻煩:新上任的山西巡撫於憲和範提出“不宜在山西修建鐵路”的觀點,請求清政府暫時停止運營。之所以不適合,離不開“破壞風水”的理論。當時人們對它很迷信,不僅山西人,河北人也是如此。然而,事後證明,正是由於鄭泰鐵路的修建,石家莊才從壹個鄉村變成了華北平原首屈壹指的大都市。當年河北四大鎮之壹的獲鹿鎮,因為怕破壞風水,被石家莊趕上並超越。否則石家莊最多只是個捕鹿郊區。
壹波未平,壹波又起。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連修路都忘了。直到2月1904,拖延了5年的合同才正式履行,鄭泰鐵路準備開工。但由於法俄戰爭,俄國戰敗,俄國道生銀行將其債權轉讓給法國巴黎銀行。這條鐵路的建設也移交給了法國人。
當初法國人也是采取“節約”的原則。先是主張采用窄軌,後為了避開滹沱河大橋,主張將鐵路起點從柳林泊南移到鎮頭鎮(又稱鎮頭)。1904年,無奈的清政府妥協,鄭泰鐵路於當年5月開工。值得壹提的是,雖然是貸款,但除了石家莊至靈驢嶺、飛驢嶺至下盤石兩個路段由外國人承包外,其余大部分由中國人承擔。中國民建實際參與了鄭泰鐵路的設計和勘測,並承擔了所有橋梁、隧道和所有附屬建築的建設。
1907至1933
做了25年的法國生意。
1907 10,鄭泰鐵路建成,歷時三年半。建成後,線路全長243公裏,設車站35座,隧道23座,橋梁+0200多座65438,隧道最長640米。歷經艱辛坎坷的鄭太鐵路的建成通車,使山西告別了沒有鐵路的歷史。三晉大地轟隆隆駛入代表工業文明和速度的第壹列列車,壹場改變人們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交通革命開始了。
通車25年來,法國巴黎銀行壹直在經營管理。法國政府在1932年3月才全部還清貸款本息,並要求收回。但中國以各種借口拖延,甚至斷言中國人管不了這樣的鐵路。經過鄭泰鐵路接待委員會與鄭泰鐵路3000名員工的堅決鬥爭,法方被迫歸還1933路權。
光復僅6年,就遇到了抗戰。
鄭泰鐵路收回國有僅6年多後,又再次落入日寇手中。1937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入侵華北,次年3月,鄭泰鐵路被日軍占領。日據後,為滿足軍事運輸和掠奪山西資源的需要,從1938 165438+10月至1939 65438+10月進行了技術改造,將鄭泰鐵路使用的窄軌改為準軌,並更名為石太鐵路。
日寇統治下的石太鐵路成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封鎖線。8月20日夜,1940,晉察冀軍區129師、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壹指揮下,發起了以進攻石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因此,解放戰爭時期,石太鐵路遭到嚴重破壞。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蔣介石於次年8月挑起內戰。為了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敵作戰,解放區居民展開了全面的破路鬥爭。1947,165438+10月,石太鐵路除太原至榆次4站25公裏線路外,其余線路解放。隨後,在晉察冀邊區鐵路局的領導下,鐵路修復工作開始了。解放太原戰役中,鐵路工人參軍修鐵路。1949年4月,石太鐵路全線恢復通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實施五項技術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為提高山西煤炭運輸能力,石太線從9月1951分階段進行技術改造。到1981年65438+2月18,太原東站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石太線復線全部貫通。1974年4月,國家批準石太鐵路電氣化改造,以滿足山西煤炭運輸增長的需要。鐵道部成立石太線鐵路工程指揮部,審查設計,組織施工。石羊段於5月1975開工,9月9日1980開始試運行,2月1980投入運營。楊泰段於1978年5月開工,於9月28日投入運營。9月29日舉行開業典禮,6月30日10投入運營。中國第壹條雙線電氣化鐵路石家莊至太原北通車。此次改造完成了石太鐵路的電氣化改造,成為中國第壹條復線電氣化鐵路。
因此,運輸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與電氣化前相比,運輸量翻了壹番,達到4000多萬噸,牽引定額由2200噸提高到3500噸,平均牽引重量提高了53.2%,為山西煤炭外運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2006年,
年貨運量增長了220倍。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5年3月8日太原鐵路局成立以來,石太鐵路通過大規模建設安全標準線,取得了十大標誌性成果:線路基礎全面加強、信號設備明顯加強、供電設施整改有效、列車服務技術監控、站臺和站房煥然壹新、治安環境明顯改善、基礎管理明顯加強、隊伍素質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百年石太鐵路,青春洋溢,煥然壹新。山西省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先後觀摩鐵路建設成就,鐵道部、山西省委、省政府給予高度評價。
到2006年,石太鐵路日均開行客車13對,年客運量457萬人次,從最初的年貨運量310000噸發展到目前的年貨運量6900萬噸,年貨運量220次。
石太鐵路已經超載。
建成石太客運專線
目前,石太鐵路與同蒲鐵路、大秦鐵路、候月鐵路、靖遠鐵路、太焦鐵路共同承擔著山西境內的鐵路運輸。據太原鐵路局負責人介紹,石太鐵路已經超載。
2005年6月28日上午,由鐵道部、河北省、山西省共同建設的石家莊至太原客運專線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石家莊至太原(原)客運專線於2005年6月11日在河北、山西交界處的南梁、太行山隧道交界處開工。這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頒布以來的首條客運專線。2008年底建成後,石家莊到太原的火車旅行時間從6小時縮短到1小時,這標誌著在中國大規模。嗚-呼-呼...繁榮...正好...火車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