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38+10月6日,中國銀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數量已從高峰時的5000家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家,放貸規模和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減少。
中國P2P網貸從2007年左右開始,2013年左右進入快速擴張期。行業發展的分水嶺是2016《點對點借貸中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發布。這份文件不僅明確了P2P的定位,也標誌著行業進入監管時代。
隨後,監管部門相繼發布了《點對點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點對點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點對點借貸資金存管指引》,網貸行業監管體系正式形成,也被業內人士統稱為“壹法三指引”。
隨著網貸專項整治行動的接連幾輪,以及備案期限的延後,行業逐漸分化,但仍有部分平臺在堅守P2P業務。
1也可以在9王采網站優先出借欄目下競價。以“優先放款150天-2020112201”為例。其預期年化收益為7.3%,可用余額約為654.38+0.94萬。加入本項目截止時間為165438+2020年10月23日2:30,截止時間為2021。
有利的“定存寶”產品可分為三個月、六個月、12個月、24個月,均可邀請投標。招募期為2020年11.20至1.23。預期年收益率從6%到10%不等。
165438+10月16,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壹夫在線上溝通會上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之前,我們希望有壹天能繼續我們的業務,甚至立案,這種努力壹直持續到投標停止前的最後壹刻。如果能繼續開展業務,就可以用新業務(產生的利潤)甚至融資來逐步化解風險,大家都不會吃虧,也不會那麽焦慮。”
零壹研究院院長余百成表示,按照金融業務必須持牌,P2P網貸機構必須徹底退出轉型的原則,剩下的P2P公司最終都會轉型。目前幾家P2P公司還在實際運營中,可能有幾個因素。壹是監管機構對這些公司的業務進行持續監控,業務風險相對可控;二是這些公司的借款人可能符合國家支持的三農方向,獲得了監管部門給予的較長的轉型調整期;第三,這些公司都在按照政策要求積極縮減規模,轉型在進行中,但不能完全撤退。
比如投資人打開平臺頁面就會看到項目。披露顯示,該項目由多個借款人的貸款信息組成。投資人在投標時不能選擇具體的貸款需求,只能對頁面顯示的項目進行投票。
不考慮風險,單看收益,上述平臺的投資利率基本在5%-10%區間。相比常年不到5%的理財方式,從高到低考驗人心的股票和變幻莫測的資金確實看起來很誘人,而且P2P投資門檻低,對金融知識專業化要求低。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成為了部分投資者的選擇。尤其是平臺宣傳的各種背景、獎項、代言人,可以增加壹些投資人的信任度。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高收益對應高風險是永恒的真理。不僅要認識到風險,還要做好自己的基礎功課,了解自己投資的產品和公司,不要過分追求平臺背景。
從貸款余額來看,各平臺規模下降不少。信息
相關問題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