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基礎的小白將加入壹個研究小組,並首先安排壹名老實習生帶妳。
通常我們從壹份日報開始,無非就是課題組關註的行業內的幾家公司。晚上八九點的時候,我們把關註的公司的公告全部刷壹遍,把比較重要的公告摘抄出來進行描述性的總結,然後去行業相關的網站,摘抄壹些行業內的輿情新聞,然後重點關註公司的漲跌情況。
除了日報,妳還需要閱讀大量的研究報告。無論是企業深度還是行業深度,不僅要看,還要學習研究報告的結構,寫研究報告的邏輯,了解行業。-壹般很多新實習生都會卡在這個階段。
因為壹開始看起來像天書,所以我在這裏給同學們的建議是,提前多做準備,提前積累研究所需的知識和思維框架,不要到了戰場還記得磨刀霍霍買槍。
因為研究所的工作節奏很快,大家都很忙,有些東西不會手把手教給妳。如果妳環節的工作經常拖延,會失去領導的好感,可能會影響妳的留任。
當妳對行業和行業內的壹些企業有了壹定的了解,壹般會被要求做壹些基礎的數據收集工作,基本都是風。如果涉及港股或海外市場,可能會使用彭博,但很少使用。
總而言之,研究報告中需要用到的除了文字以外的所有材料、資料、數據都需要安排在稿件中,所以稿件也是比較能看出壹個實習生基本功的東西。
不要覺得這是個臟活,就不想幹了,或者是煩了。其實這恰恰是妳最能鍛煉的地方,因為整理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壹個上市公司的過程。
先進的工作。有的同學做了壹個月的稿子,可能就能寫出壹部分研究報告了?有的同學可能實習了三個月才勉強會寫,排除對行業的了解和熟悉,更多的是實習期間的態度和主動學習能力。我給妳四個字,是人之常情。
同時,我們也會帶學生寫壹些簡單的周報、月報、回顧。這些類型的研究報告邏輯簡單,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找到做研究的感覺。
另外,妳可能會逐漸接觸財務模型,拍攝壹些基本的指標和數據。如果有的同學不是商科出身,入門會有點困難,但也正是因為妳之前沒有接觸過金融模式,所以可以學到更多新的東西。
壹般經過三四個月的實習,甚至有些同學經過半年的實習,對研究報告的壹些基本部分已經很熟悉了。在此基礎上,研究員老師會帶妳慢慢寫除摘要以外的其他內容。
因為摘要其實是最重要的部分,壹般不會交給實習生寫,但是最後除了摘要以外的部分可能都是實習生寫的,然後科研人員會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