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輛保險是財產保險的支柱,特別是2006年以來,隨著強制保險制度的實施,車險的覆蓋面進壹步擴大,其保費收入壹直保持在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70%左右。具體來說,
壹是車險保費收入增長較快,明顯高於財險整體增速。2006年,車險對財產險的貢獻率達到84.33%。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的主要增長點是交強險的保費收入;
第二,車險的市場份額也很高。在財險保費收入中,車險收入占據重要地位,財險市場份額較高的前四家公司車險業務占比均超過60%,部分達到90%以上。車險業務同比增速也很明顯,機動車輛保險的經營效益決定了整個財險市場的效益;
三是車險盈利能力有待進壹步提升。相對於車險業務的規模和上升趨勢,車險的經營效益不容樂觀。當然這和交強險、機動車輛險賠付率高有很大關系,但歸根結底還是管理能力的問題。其管理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財產保險和非壽險行業的發展;第四,汽車平均保費低,承保風險增加。
在保證車險業務規模的基礎上,如何進壹步提高車險業務的盈利能力成為各家保險公司關註的焦點。
二、車險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品和營銷方式的銜接保險公司的車險產品和營銷方式差別不大。條款的責任模式
套期保值和附加險的組合類似於文本結構,營銷手段千篇壹律,市場定位和市場細分沒有自己的特色,缺乏成熟的策劃。這導致了他們相似的競爭成本結構。由於中國是人類社會,這樣的傳統必然會滲透到保險行業。大部分公司在車險營銷的基本策略上還是靠關系,壹個業務負責人很容易成為很多保險業務員的目標。
由於各家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差別不是很大,內部含金量大致相同,外部服務基本相似,計算出來的費率差別也不是很大,所以保險方向由關系決定,成為了現實中的自然選擇。正是在這樣的傳統營銷機制下,壹些新成立的公司與歷史悠久的老公司相比,因為社交網絡沒有建立起來,無法擴大客戶群,這也是很多保險公司即使經營了幾年,仍然處於低水平的原因。這也說明用傳統的方法很難贏得競爭優勢,特別是對於新公司。保險公司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產品發展戰略和營銷方式,圍繞提高車險管理能力這壹中心任務,創新管理、產品和服務,建立更加響應公眾需求的產品線和基於客戶利益的更加靈活的業務。
(二)競爭成本高
保險公司的競爭成本主要體現在高收費、降費競爭、理賠寬松。首先,高昂的代理費和各種回報提高了競爭成本。有的公司通過向保險中介支付高額費用來獲取保險費,有的公司通過大規模擴充營銷團隊來拓展業務代理人,通過支付工資和高額費用來拓展業務,這也增加了他們的費用。導致機動車輛保險費絕對量增加相對量減少,利潤下降。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利益受損,全社會資源配置扭曲,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增加。尤其是大量新公司進入市場後,為了爭奪業務,價格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保險公司委托代理機構銷售車險產品是壹種重要的方式,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保險公司很容易找到同壹家代理機構銷售自己的產品,客觀上會刺激這家代理機構的欲望,給其更大的提價空間,這無疑會增加競爭成本。有的保險公司給專業代理機構支付了30%-50%的傭金。在汽車經銷利潤空間小的前提下,很多汽車經銷商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人為降低汽車經銷利潤空間,然後通過銷售保險賺取壓縮利潤。但保險公司的車險賠付率壹直很高,壹般在40%以上,有時達到60%甚至70%,而且還在持續上升。在這種收費和退款水平下,很容易出現虧損。
二是惡性競爭帶來的降費。通過投標投保車輛保險,已經成為很多客戶的選擇。隨著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壹些公司更註重發展速度而非業務內在質量,降低違規核保率,不惜代價投標。只要數量不是質量,核保不嚴,用效益換規模,導致保費減少,風險增加。壹旦出現風險,就可能出現損失。
第三,作為壹種競爭手段,松散的索賠增加了成本。索賠本來就是壹種服務方式。壹旦作為競爭手段,必然導致賠付水平的大幅提高,控制索賠水分的難度也相應增加。保險公司將不得不承擔比以前更多的賠償成本和管理成本。高費用率、高賠付率、低費率使得保險公司越來越難盈利。在現實環境中,它是消費者和經銷商在競爭中必須遵守的商業方式。盈利帶來的成本必須通過提高生產率和增加銷售規模來消化。這對保險公司改革自身管理方式提出了客觀要求。
(三)汽車保險索賠風險高
賠付率車險賠款支出過高,車險經營效益壓力大。第壹,隨著越來越多的汽車進入普通家庭,交通事故也隨之增加,有效報案數和理賠數的增速不斷刷新歷史。2008年,PICC P&C公司平均每月處理超過1萬起索賠,事故率呈上升趨勢。二是涉及人身傷害案件的三大責任險理賠和訴訟持續上升,在人身傷害案件中的賠付比例逐年上升,平均每案賠付額居高不下。三是理賠關鍵環節控制不夠嚴格,現場查勘流程粗放,理賠管理手段落後,部分理賠人員素質不高,導致很多財險公司車險理賠質量差,水分大。第四,保險欺詐繼續蔓延,道德風險趨於蔓延。保險詐騙、損人利己等案件時有發生。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