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人民日報》曝光的造假有哪些?

《人民日報》曝光的造假有哪些?

據《人民日報》(065438+2007年05月07日01版)報道,日前,環保部發布了對28個城市的督查報告,發現了壹些頑疾。其中,“花式造假”再次闖入視線,有的企業在監控設備和監控數據上出招,有的偷天換日,有的偷偷換陣地,有的企圖蒙混過關。

4月19日,環保部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加強監管,點名企業在設備上的幾起違法違規行為。

排氣筒的實際截面積約為12.5平方米。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寶山水泥廠“閹割”了在線監測儀的監測區域,使其只能測出7平方米的排放量,導致監測數據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無獨有偶,河北CSG玻璃有限公司將二氧化硫在線監測儀的量程上限定為195 mg/m3,上傳的數據只能在上限徘徊。

個別企業的造假甚至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督查組發現,河北省唐山福海鑫鋼鐵有限公司擅自關閉數據采集傳輸儀表,數據無法傳輸至監控平臺;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豐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硫在線監測數據甚至為負值。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的這種行為被曝光時,“往往會辯稱是設備廠家設置的,與自己無關。”為了堵住這個漏洞,環保部要求,監測設施驗收後,排汙單位必須將儀器設備等參數報相關部門備案。

樣品上放了煙霧彈。環境執法部門對廣西百色田東南華紙業有限公司進行抽查時,發現數據異常。原來,取樣管線被切斷後連接到壹個三通管接頭上,並連接到壹個二氧化碳儲罐上,調查時儲罐的閥門處於開啟狀態。

“充入二氧化碳可以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在線監測數據。”公司負責人對監測樣本造假的事實供認不諱。

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負責人介紹,壹些企業甚至用濃度達標的汙染物代替監測樣品,給遠程監測造成數據合理的假象。“需要進壹步加強現場檢查,人工調查可能存在的樣品造假疑點。”該負責人坦言。

4月,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過程中,發現山東省菏澤市某建材公司在線監測儀煙塵濃度曲線長期保持在某壹值。無論如何校準,監測值都保持在特定範圍內。

此前,杭州市環境監察支隊檢查人員發現某化工廠在線汙染物測量儀已損壞,無法采集水樣,但仍上報數據。經調查發現,在線運維企業杭州安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維人員在儀器損壞無法工作的情況下,擅自編造監測數據。

既然是監控運維企業的責任,排汙企業是否可以免責?環保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強調,汙染源自動監控的主體責任在企業,監控設施運行不正常,汙染企業也有責任。汙染源自動監控數據造假是環保部門的重點打擊對象,下壹步將開展專項打假行動。

“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必須越雷池壹步,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從中央到地方,監管環環相扣,密度壹次比壹次緊,力度壹次比壹次大,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被曝光,顯示了黨和政府治理汙染的決心和行動,也讓人民群眾看到了生態改善的信心和希望。期待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道路上,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都能行動起來,堅持下去,久久為功,做好事。

  • 上一篇:請問有誰知道國內煉油廠的名字和電話?
  • 下一篇:如何寫團隊簡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