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的發展,金融機構加強信用、市場、信息技術、法律和結算等方面的風險管理越來越迫切。瑞穗金融集團意識到,為了提高公司價值,必須在大力發展業務的同時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因此,瑞穗金融控股集團董事會制定了適用於整個集團的風險管理政策。這些政策明確了集團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管理的風險,並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架構。培訓風險管理所需的各種人力資源,並部署審計人員來衡量風險管理結構的有效性和適應性。
在瑞穗金融集團內部,金融控股公司負責整個集團的風險管理。富士銀行、第壹勸業銀行、興業銀行、瑞穗證券、瑞穗信托銀行等五家核心子公司必須根據本機構、子公司、關聯公司的業務風險特點,制定並實施嚴格的風險管理措施。
(2)風險管理方法
為確保集團的正常有效運作,瑞穗集團制定了壹體化的風險管理框架,並根據各業務單元的業務風險特征分配相應的風險資本,同時確保集團整體風險暴露不超過集團資本賬戶和其他財務實力指標所能承受的範圍。
①信用風險管理
信用風險是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風險。這種風險往往導致金融機構因交易對手違約或財務狀況惡化,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約定的資金償還義務而損失部分或全部資產。瑞穗金融集團采取了兩種相互關聯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壹是根據對交易對手信用狀況的評估,對從承諾到收信再到貸款回收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進行相應的風險控制,這主要是五大核心子公司的職能;二是根據貸款違約概率,從整個集團的角度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主要由控股公司和五大核心子公司進行。
本集團董事會根據本集團的信用風險管理政策決定與信用風險有關的重要事項,並為有效協調整個集團的信用風險管理,成立了組合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部和信用風險管理部對首席風險管理官負責,共同制定和實施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事項。五家核心子公司中,有三家設立了獨立於業務部門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信用監管部門和信用評估審計部門。這些子公司還使用信用評級系統和信用風險衡量工具來確定和監督投資組合狀況,並在信用限額內進行管理。核心公司還通過評估具體交易、審核自我評估結果以及向分支機構提供風險管理指南來改善信貸決策和交易後管理功能。
瑞穗集團風險管理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壹是通過集團的信用評級系統跟蹤客戶的信用價值。瑞穗主要根據對客戶業務實力的定量財務評價和定性評價來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2001年4月,三家銀行從其海外機構引入了新的聯合信用評級體系。
瑞穗金融集團根據日本金融監督機構發布的《金融檢查手冊》,制定了嚴格統壹的自我評價標準。這些標準已於2000年3月開始的財政年度實施。
②市場和流動性風險管理
市場風險主要是由於利率、匯率、債券和股票價格等市場變量的變化,導致資產負債表上資產和負債價值的減少(包括表外資產價值的減少),從而導致公司虧損的可能性。為了加強市場風險管理,瑞穗金融控股公司為整個集團制定了市場和流動性風險管理。四家核心子公司在管理自身風險和子公司風險的過程中必須遵守這些政策。這種制度安排可以使瑞穗金融控股公司有效監控整個集團的市場和流動性風險。
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構下,董事會根據集團的風險管理政策,決定與市場和流動性風險管理有關的重大問題。瑞穗集團還成立了資產負債管理和市場風險委員會,以協調集團的市場和流動性風險管理。該委員會決定整個集團的月度融資和投資政策,討論和協調與ALM政策、風險計劃和市場風險管理相關的政策,並能對突然的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首席風險管理官負責本集團市場風險管理的規劃和運作,風險管理部負責監督、報告和分析市場風險,提出建議,確定限制性措施和指引,制定和實施與市場風險管理相關的計劃。
五家核心子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的市場風險暴露特點建立了市場風險管理機構,負責全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各交易業務部門也必須設立與本部門對應的專門的市場風險管理機構。
本集團風險管理部門定期根據需要從四家核心子公司獲取相關數據,掌握風險暴露和風險限制遵守情況。根據這些報告,控股公司可以全面掌握整個集團的風險狀況。控股公司應每天向首席執行官提交市場風險狀況和遵守風險限制的情況,並定期或根據需要向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提交上述信息。
在市場風險管理過程中,瑞穗集團引入了風險價值管理方法,並根據四家核心子公司各自的業務特點及其對利率的敏感性,制定了相應的風險和頭寸限額。確定這些限制性條款的流程是:首先由市場風險管理委員會討論協調,然後由行政委員會進壹步討論,最後由CEO決定。在討論的每壹個階段,都必須考慮相關的經營策略、歷史貸款利率的最高限額、風險承擔能力(利潤、資本總額和風險管理體系)、利潤目標以及所涉及產品的市場流動性。
流動性風險主要是金融機構在財務狀況惡化,或者不得不以遠高於正常水平的利率吸收資金時所面臨的融資困境。流動性風險的管理和報告結構與市場風險管理的結構基本相同。在瑞穗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中,影響本集團的現金流被劃分為正常、關註和關鍵,並為關註的現金流及其界限建立了快速響應程序。
③其他風險管理
除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外,運營風險、信息技術風險、法律和結算風險也將對集團產生重大影響。加強對這些財務風險的管理,對於保持集團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運營風險管理
操作風險主要是由於間接或不當操作導致有形資產或無形資產損失的可能性。文瑞集團認識到快速準確的操作是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因此瑞穗金融集團制定了“操作風險管理基本政策”,四個核心子公司根據集團的風險管理政策制定了各自的基本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從而形成了整個集團統壹的風險管理框架。
四家核心子公司定期或按要求向控股公司提供操作風險管理報告。這些報告可以為IT主管、系統和運營團隊主管提供集團運營風險的真實信息,有助於采取相應措施加強風險管理。IT主管和運營主管定期或根據需要向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官員提交風險管理報告。信息科技風險主要來自系統故障、缺陷、不完善的計算機操作,以及非法或未經授權使用計算機系統可能給金融集團的有形或無形資產帶來損失。
瑞穗金融集團建立了相應的IT風險管理和報告系統,以確保與系統相關的信息資產的安全。IT和系統規劃部門定期或根據需要從五家核心子公司收到有關IT風險的報告。本集團的信息科技總監、系統總監和運營總監確認信息科技風險的來源、規模和實質,在進行整體評估和安排監控後,定期或按要求向首席執行官或集團其他高級官員報告。(1)基本審計策略
瑞穗金融控股公司及其五家核心子公司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作為基本管理原則。為此,集團制定了《瑞穗集團行為準則》,為整個集團的經營管理制定了明確具體的道德行為標準。瑞穗集團已將這些標準分發給集團的所有行政官員和員工,並正在采取措施確保這些原則和標準得到有效實施。
(2)跟蹤活動
為了檢查經營活動是否符合合規審計的要求,瑞穗集團成立了內部審計和合規審計委員會,成員包括計劃管理委員會的所有董事和成員公司的外部法律和會計專家。此外,在內部審計和合規審計小組主任之下設立了合規審計部門,合規審計小組主任是瑞穗控股公司的執行官。合規部負責合規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控制整個集團的合規管理。瑞穗控股內部各組織單位的* * *必須負責合規工作,以及與合規相關的指導和執行。
各子公司根據瑞穗控股集團制定的政策建立了自己的合規審計架構。根據五大核心子公司提供的自查報告,瑞穗控股集團可以直接掌握整個集團的合規狀況,並在必要時做出相應的應對。五家核心子公司的關聯公司由母公司以類似的方式進行管理。(1)內部審計基本政策
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是通過獨立和全面的方式客觀地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包括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咨詢、指導和提出整改建議。
五家核心子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根據瑞穗控股為集團制定的基本內部控制和審計政策,對公司業務經營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並針對具體問題提供咨詢、指導和整改建議。
內部審計的目的是通過監控內部控制系統滿足其目標的程度來確保集團管理層的健康發展。內部控制的目標包括適當的風險管理、高效和有效的業務運營、可靠的財務報告以及遵守法律、監管規定和內部規則。
(2)內部審計的管理結構
瑞穗金融控股對五大子公司的內部審計執行情況進行集中評估和管理。五家子公司還根據瑞穗金融控股確定的內部審計基本政策,建立了各自的內部審計管理體系。原則上,這壹管理體系通過五個核心子公司延伸到它們的關聯公司。
瑞穗金融控股根據五大子公司提供的內部審計報告進行綜合評價。評價主要涉及審計結構、審計方法和審計深度是否適當,核心子公司和子公司采取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如有必要,瑞穗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提供咨詢、指導和整改建議。有關這些評估結果的報告將提交給金融控股公司的內部審計和合規審計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
審計與合規小組組長兼任內部審計與合規委員會主席,直接向董事會提交根據委員會決定和其他重要事項做出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