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鑄鐵是壹種特殊的鑄鐵,具有高抗拉強度、高硬度、良好的韌性和高耐熱性。它是替代鑄鋼和鍛鋼的重要金屬,也是制造紡織機械的重要材料。其成本僅為鑄鋼的1/3,可用普通鑄鐵設備制造,易於批量生產。當時全國各地球墨鑄鐵的制造都要經過兩道處理(即兩道工序)。1952年7月26日,柯榮創造性地采用矽鐵-銅-鎂球化劑,用鐘罩法壹次處理鐵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進了我國鑄造技術,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第壹,這壹先進經驗壹旦廣泛推廣,可為國家節約50%左右的銅,比兩種處理方式降低球墨鑄鐵制造成本25%;其次,簡化了制造中的操作程序,節省了勞動力,為大力推廣球墨鑄鐵的制造奠定了基礎。第三,由於鐵水溫度高,流動性好,廢品率大大降低,質量提高。這種球墨鑄鐵可以通過淬火制成布氏硬度為448的耐磨針狀鑄鐵,是汽車工業和機床工業替代鋼的主要材料。9月1952,10,山西日報以《柯榮工程師和工人聯合起來壹次性試制成功球墨鑄鐵》為題進行了詳細報道。隨後《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大公報》全文轉載。正因如此,柯榮獲得了陜西省特級勞動模範稱號,並被紡織機械工業部授予刻有“發揚光大”四個紅字的銀盾紀念獎。航空研究院決定試制渦扇發動機,由航空材料研究院擔任總冶金師,負責1機加工件和3個毛坯件的生產,全部由柯榮負責。試制任務迅速展開。前後殼體和燃油附件鋁合金鑄件的試制,從工藝設計、車間布置、生產準備到試制定型,僅用了三個月時間。通過發動機整機試制,為航材院創造了航空鍛造鑄造的生產條件,培養了壹批高水平的冶金技術隊伍。同年,為實現我國自行設計的高空高速殲8飛機裝配兩臺渦噴7A發動機的方案,需要首先研制氣冷空心壹級渦輪葉片。柯榮肩負重任。在他的指導下,他匯集了有關工廠和研究所,特別是沈陽金屬研究所、沈陽航空發動機廠和航空材料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共同研制9孔氣冷壹級渦輪葉片。這是渦噴7A發動機成敗的關鍵,也是殲8飛機設計方案能否實現的難題。首先,研究設計了空冷空心渦輪葉片試件,建立了冷卻效果測試儀和葉片熱沖擊測試儀。對材料選擇、精鑄模具設計、型芯材料的破芯、去芯工藝、鑄件疏松、葉片校正等技術關鍵點逐壹攻克。最終渦輪葉片試制成功,為殲8飛機試飛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空冷空心鑄造壹級渦輪葉片的研制成功,不僅震驚了中國鑄造界,也引領了世界。當時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航空發動機只使用鍛造的空心葉片,鑄造的空心葉片能否在高負荷下工作並不放心。花了三年才成功。該公司的技術總監胡克博士訪問中國,當他看到渦輪噴氣7A發動機鑄造的空心渦輪葉片時,大為驚訝。他對柯榮說:“能看到妳鑄造的空心劍刃,真是壹大收獲!”對此,柯榮沒有說什麽,只是壹笑置之。這壹刻,他想起了28年前,他在勞斯萊斯的工廠實習時,英國人在報紙上用漫畫諷刺中國實習隊,作為壹個中國人,他感到更加自豪。柯榮壹直對疾病持樂觀態度。雖然得了口腔癌,動了大手術,但他的背上從來沒有思想負擔,而是以堅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即使在術後最痛苦的時候,我也沒有呻吟過。他熱愛武術、遊泳和運動,這也是他戰勝疾病的法寶。1974術後不久出院,學了八卦掌。他虛心好學,勤勤懇懇,寫了很多筆記。三年多來,無論春夏秋冬,他總是堅持每周早起四五次,坐公交車去天安門廣場練武。從現在開始,他每天總是堅持鍛煉兩個小時以上,即使去國外出差也從不間斷。每個人都對柯榮堅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表示欽佩。他還是北京武術協會的理事。
有誌者事竟成。長期堅持鍛煉鍛煉了他強健的體魄和敏捷的動作,為戰勝不良疾病、投身航空事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武術也讓他在危機時刻無所畏懼,在歹徒面前英勇無畏。70年代末的盛夏,柯榮去杭州開會,壹天晚上他遊覽了西湖。四個無法無天的年輕人企圖搶劫這條路。就在他們下手的時候,柯榮將四名歹徒打倒在地。他們看到這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如此與眾不同,以至於他逃跑了。
柯榮患口腔癌已有20多年,但病情壹直穩定。這種情況在醫療領域也很少見。所以,在90年代的壹次世界醫學大會上,腫瘤專家吳恒星把他的案例當成了壹次典型的成功經驗交流。這不僅是醫療上的成就,更是他自己的思想、精神、情操和與疾病長期頑強鬥爭的結果。柯榮退休後,仍孜孜不倦地為鑄造技術的發展、重點工程的建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