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券公司風險控制
證券公司是融資業務中資金的提供者,承擔客戶無法償還貸款的信用風險。因此,客戶有必要提供足夠的擔保證券,並評估其信用狀況。證券公司的風險控制主要包括:
(1)流動性風險控制
證券公司開展融資業務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客戶融資資金壹般被客戶長期占用。因此,這將影響公司的流動性指標、資產負債指標以及壹系列相關的風險控制和監管指標。
(2)控制措施
試點初期,證券公司主要利用自有資金開展融資業務,以凈資本作為監管手段,使其業務規模與凈資本水平相匹配。業務成熟後,可允許證券公司拓展發行次級債、中長期債等新的融資渠道。
2.客戶信用風險控制
證券公司可能面臨融資到期的客戶無法償還其融資,甚至其擔保證券清算所得資金不足以償還其融資的信用風險。
控制措施:證券公司在開戶時加強對客戶的資格識別,要求客戶在融資時有相當數量的擔保證券。證券公司在交易系統中增加預警指標和平倉指標的及時電子通知功能。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融資額度的管理,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融資保證金比例的動態管理;二是融資的限額管理。根據客戶所擔保證券的變化,實時計算融資額度。超過限額時,及時與客戶溝通,直至強行平倉達到限額。證券公司制定詳細的融資業務管理制度,加強對關鍵環節的控制。證券公司在融資融券業務系統平臺上實施集中規範管理。
3.行使清算權的風險控制
證券公司行使清算權時,可能存在清算範圍、清算權濫用、未履行清算通知義務以及選擇清算證券和清算時機的風險等爭議。
管制措施:監管機構設計標準化的示範協議,證券公司與客戶簽訂標準化的融資協議,作為強制處置擔保證券的承諾和法律依據,約定證券公司在符合約定的清算條件時,有權進行強制清算。
為了限制證券公司對清算權的使用,采取了以下方法:清算前,證券公司必須履行對客戶的告知義務;證券公司內部對清算權的使用方式和具體流程必須有嚴格的規定。
4.操作風險控制
融資交易或管理系統操作不當或缺乏必要的後臺技術支持導致的風險。
控制措施:證券公司應當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和流程,包括融資業務涉及的各個環節的關鍵點和相應的控制措施;將操作流程固化到櫃臺系統中,實現自動化管理,減少人為幹預;監管部門實時監控被擔保證券的情況;客戶信貸資金納入第三方存管系統管理。
5.非法融資的風險控制
由於現有證券公司資金渠道有限,主要依靠自有資金,當業務需求迅速膨脹時,證券公司或分支機構可能存在非法融資行為。
控制措施:在業務試點初期,監管部門應以證券公司凈資本指標作為監控手段,控制市場融資總量。同時,在業務成熟後,逐步增加證券公司合法融資渠道,加大對證券公司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處罰力度。
6.市場操縱的風險與控制
由於市場融資的增加,有壹些客戶在融資後專註於壹只股票,導致市場操縱。
控制措施:限制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總規模,動態監控證券公司凈資本指標;設定單只證券抵押融資融券交易的比例,事後監控單只證券融資融券交易的超額比例;及時公開披露融資融券交易信息;重點跟蹤過度投資於某些證券的融資業務。
看到這裏,大家應該知道融資融券操作中的風險管理了吧。想了解更多投資知識,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