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樸樹在壹個節目中演唱《告別》時淚流滿面。他說,“有時候覺得人生就像煉獄,特別難熬,但在音樂裏,即使是唱最悲傷的歌也是壹種享受。”
我們沒有壹個人在經歷了人生的痛苦、離別、磕磕絆絆之後,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懂得了珍惜,甚至懂得了那些年不懂的歌謠。看似灑脫的樸樹,人到中年還活得像個少年,壹定很難受。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白天認真扮演壹個大人,情緒不會失控,不會沖動。他們在禮貌上也有點疏離,懂大局。但在夜深人靜沒人註意的時候,他偷偷讓他體內的天真鬼和哭嬰出來休息。
是的,在大人的世界裏,他們不敢流淚,更不敢摔倒,因為背後沒有人。仔細想想,他身邊都是想依靠他的人,卻沒有壹個他可以依靠的人。
很多人形容現代人的生活是“人到中年不如狗”,但我認為“中年”這個詞絕不應該被賦予販賣悲慘和焦慮的意味。人到中年,除了壓力,還會有更多的“精神力量”。
永遠幹凈的房間,可口的熱飯,越來越懂事的寶寶,不就是妳老婆孩子的默默支持嗎?所以比起中年賣的不好,我更佩服那個哭過之後擦幹眼淚跳進人生漩渦和命運抗爭到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