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促進農民與期貨市場的有效對接

如何促進農民與期貨市場的有效對接

因此,規避農民面臨的農產品價格風險成為壹項重要任務。

農產品期貨市場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美國芝加哥。以其特殊的交易制度設計,形成的價格被公認為最真實、最權威的價格信號,在農戶價格風險管理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目前,美國是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最為完善和成熟的國家。美國農民無論種植規模大小,都習慣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信息進行生產經營決策。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規則和制度不斷完善,交易量和持倉量不斷上升,影響力不斷擴大。但是,由於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起步晚,發展不成熟,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交易者仍然以中小投機者為主,但真正需要規避風險的農戶參與度很低,過度投機現象嚴重。過度投機增加了期貨價格的非理性波動,使得期貨價格脫離現貨基差,不能真實反映供求狀況,嚴重削弱了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功能。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期貨市場在服務“三農”中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和農產品期貨服務機構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促進農民與期貨市場的對接,但收效甚微。充分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是農業發展的方向,但我國參與期貨市場的農民很少,政府和期貨市場服務機構采取的壹系列措施也沒有被農民很好地接受。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扭曲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壹是期貨服務供需不匹配。中國農民對期貨市場參與度低的壹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對期貨市場的認知度低。大部分養殖戶都不知道期貨是什麽,更不知道怎麽操作。雖然政府和期貨交易所為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服務,但未能充分考慮農民的特點和實際需求。許多接受過宣傳、教育和培訓服務的農民對期貨市場的了解程度仍然較低,遠不能直接或間接利用期貨市場,導致大多數農民對期貨市場仍然“敬而遠之”。

二是缺乏專業的農業合作組織。我國大部分農戶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小規模生產者,很難參與集中大規模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此外,農民對期貨市場缺乏了解和操作能力,需要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和幫助。但目前我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運作不規範,水平普遍較低,能夠幫助農民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的專業合作組織少之又少。同時,農民與農業合作組織之間沒有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業合作組織很難在幫助農民對接期貨市場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民借助農業合作組織參與期貨市場所獲得的效果也很難傳導到農民身上。

三是期貨品種創新滯後。壹方面,我國現有農產品期貨品種合約規模單壹,沒有適合中小農戶參與套期保值的小合約。在沒有專業農業合作組織的情況下,這些農民無形中被“拒之門外”。另壹方面,期貨市場品種數量太少,與農業大國地位不相稱。上市品種太少,制約了期貨市場服務農民生產經營的範圍和能力。另外,農產品期權雖然列入品種開發計劃多年,但壹直沒有解決。農產品期權以其獨特的交易機制將農產品價格維持在壹定水平。期權產品的缺乏不僅減少了農民使用期貨市場的選擇機會,也降低了期貨市場對農民的吸引力。

四是風險保障措施不完善。農民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以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但如果套期保值做得不好,也會面臨壹些潛在的風險,這也是部分農民不願意利用期貨市場的原因之壹。農戶對期貨市場的使用是壹個動態過程,從進場到合約平倉或交割需要較長時間,將面臨持有期貨頭寸的現貨產量變化、期貨頭寸價格波動導致的保證金變化等風險。目前,我們對潛在風險的保障措施還不夠完善,不足以消除農民利用期貨市場的擔憂。

綜上所述,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實現農戶與期貨市場的有效對接。

首先,實現宣傳教育培訓的常態化和案例化。要根據農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並使之形成常態化的制度。在宣傳教育的方法上,要努力采用生動易懂的案例形式,在各地區設立專門的期貨咨詢熱線,隨時解答農民的疑問。

其次,推進期貨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幫助農民建立期貨專業合作組織,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壹定支持。探索科學的合作方式和服務模式,提高合作組織的服務水平、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優化農戶與合作組織的利益聯結機制,防範雙方可能的違約風險。

第三,推進期貨制度和品種創新。創新品種上市制度,改變高度行政化、多頭並進的審批制度。加快研究設計現有交易品種對應的小合約,盡快安排條件成熟的新品種上市。積極推出農產品期權。

最後,建立和完善風險保障體系。探索建立農產品期貨風險保障基金和期貨專項發展基金,嘗試引入農業保險,設立專門的擔保機構和管理機構。邵永同(作者單位: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夜書》裏看到的這首詩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雙星品牌介紹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