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保險股如何估值?

保險股如何估值?

保險股票估值的主要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的基本邏輯下,比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理論股價與市場價格的差異,指導投資者的具體投資行為。國際上,保險股的估值方法主要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壹、相對估值法

1.市盈率(PE)法:合理股價=每股收益(EPS)合理市盈率。PE估值法相對簡單,目前應用廣泛,但不適合收入波動較大或效益為負的企業。

2.市凈率(PB)估值法:合理股價=每股凈資產合理市凈率。比較適合周期性強、固定資產數量多、賬面價值相對穩定的企業。

二、絕對估價法

1.現金流量貼現法:對項目或企業資產生命周期內將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貼現並計算現值的壹種估值方法。DCF估值法是評估企業和股票最嚴謹的方法。原則上,這種模式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公司。

2.股利貼現(DDM)模型:將企業未來的股利以壹定的貼現率貼現到現在,從而得到公司的價值。DDM模型適用於股利豐厚、股利政策穩定的公司。

3.內涵價值(EV)法:壽險每股價值=調整後的每股內涵價值+每股合理新業務價值的新業務價值乘數。這個方法比較復雜。

不能簡單用PE和PB。

PE和PB是股票估值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在美國也廣泛使用。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它們來對中國的保險股進行估值,主要原因有三:第壹,中國的保險市場增長很快,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保單加入,但是收入和支出沒有及時匹配。其中,壽險多為長期業務,有的期限長達幾十年。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國會計準則要求新政策的費用壹次攤銷,不能遞延。這樣,新政策雖然價值高,但賣得越多,當期盈利壓力越大;二是壽險準備金的提取根據不同的政策和方法差異很大,利潤相應波動較大;第三,壽險公司負債的不確定性和投資收益水平的不穩定性,使得分析師難以預測下壹財年的盈利水平。目前,壽險業務的價值構成了我國保險公司價值的主要部分。單純用PE和PB來評價,可能會導致評價結果出現較大偏差。

基於以上原因,我國保險公司的壽險業務可以采用歐洲應用最廣泛的內涵價值法進行估值,而pe和PB是其他業務的主要評估方法。

內涵價值法簡介

內在價值法又稱精算估值法,是在壹定的精算假設下,對保險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階段性調整,並對當期新業務價值進行評估,得到公司價值=內在價值+新業務價值的合理新業務價值乘數。內涵價值法主要分為調整凈資產、評估有效業務價值和預測新業務價值三個步驟。調整評估基準日的凈資產壹般是指資產市值減去負債。需要調整的項目可能包括扣除公司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遞延保單收購成本和“過於保守”的準備金余額,以及核算以市值計價的“未入賬”資產,以反映公司資產的真實市值。評估有效業務價值,首先對保單進行分類,然後用資產份額法模擬有效保單,根據險種、投保年齡、繳費方式、領取年齡、責任期等因素建立精算模型,確定模型中使用的參數。最後,將預測的參數代入模型,計算模型的利潤流,並按照壹定的貼現率將當前值過帳。參數包括定價利率、死亡率、發病率、事故率、退保率、費用率、稅率、股息利率、股息增長率、投資回報率和再保險。預測新業務價值,根據公司未來前景規劃和保險市場發展情況,采用壹系列風險折現率,選取現有上市保險模式作為未來新單利潤的預測。新業務有兩種:壹是基於現有分銷能力目前正在運行並產生的業務的新業務;第二,在新業務和新分銷渠道基礎上產生的新業務(或其他替代分銷渠道)。預測新業務的價值,有點類似於根據當前利潤預測公司未來利潤的方法,是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對未來價值的預期。

以上是保險公司壽險業務的估值,但這只是估值過程中的壹步。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內涵價值法是建立在壹系列假設的基礎上的。那麽,我們就有必要嘗試壹下這些“基礎”是否可靠,這是評估的另壹個步驟——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檢驗各種因素(利率、投資收益率、死亡率、費用率、延續率、責任準備金的評估依據等)的影響。)對壽險業務價值的論述,這將有助於壽險公司在決策時向增加公司價值的方向發展。另壹方面也有助於檢測風險,使公司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有助於壽險公司的穩健經營。比如可以測算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內在價值,分析公司價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也可以分析不同產品線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等等。因此,公司管理者可以調整公司的壹些策略,以增強公司抵禦利率波動風險的能力。顯然,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模擬未來壽險經營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讓決策者(投資者和經營者)提前預測,永遠在決策上領先壹步。

需要註意的幾個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內在價值法是評估中國保險公司壽險業務價值的理想方法。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註意:壹是估值基於各種假設、精算方法和模型,它們是否準確合理對估值影響很大;第二,新業務價值乘數具有很強的杠桿效應,其變化會引起保險公司估值的劇烈變化。新業務價值乘數根據不同公司、不同時間有所不同,這是保險公司估值的難點;第三,在評估保險公司價值時,不能簡單地把壽險業務價值和其他業務價值分開,最後簡單地加起來。目前國內分析師多采用簡單加法,但這種方法將壽險業務與其他業務的* * *和協同分開;第四,保險公司的估值需要考慮公司的非財務價值。保險公司的非財務價值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員工素質、銷售團隊穩定性、客戶資源和公司品牌等。這些非財務價值對公司的發展極其重要,是我們估值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總之,保險公司的估值是壹個龐大的工程,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總結。內涵價值法有很多假設和可變性,這使它不僅是壹種估值方法,更像是壹門藝術,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適合估值。作為壹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估值方法,它仍然是評估保險公司價值的有力武器。

  • 上一篇:日本古代地名與當今城市名的比較
  • 下一篇:如何續寫大象快跑的神話——中國移動戰略轉型之我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