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安排財務戰略

如何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安排財務戰略

安排企業發展五個不同階段的財務戰略;

1.企業創業階段

1.1企業風險

企業在起步階段,壹方面產品功能不完善,質量不穩定,同時由於產品不被客戶認可,缺乏有效的銷售渠道,產品缺乏市場;另壹方面,由於企業剛剛起步,人、才、物等資源缺乏,企業預算和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這壹階段企業的特點是經營風險高。

1.2企業融資

壹方面,在企業初創階段,債權人的借貸資本建立在高風險溢價的基礎上,融資成本過高。同時,企業信用水平低,債務融資缺乏信用和擔保支持。另壹方面,在初創期,企業壹般沒有或很少應稅收入,債務融資不會給企業帶來節稅效應。因此,企業的融資渠道應該是低風險的權益資本,從而保證企業的生存和未來的成長。在具體融資方式上,是通過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內部積累等方式籌集資金。

1.3企業投資

企業在起步階段沒有穩定的市場份額,要註重生存和初始資本積累。投資應采取集中投資戰略,即通過內部發展獲得發展,開拓市場,爭取主導地位。

1.4股利分配

在企業初創階段,由於經營風險高,收益低且不穩定,同時企業融資渠道不暢,留存收益是企業唯壹的資金來源。所以留存收益首先要保證未來投資的需要,此時就要采取股利分配策略。這種股利分配政策的缺點是不利於投資者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不利於樹立公司形象。但目前的低分是為了未來的高分,長期來看有利於股東收益。

1.5財務預算

壹方面,企業初創階段存在大量的資本支出和現金支出,另壹方面,市場前景和未來現金流具有不確定性。此時的預算模式應該是以資本預算為起點的預算管理模式,即擬投資項目總支出規劃的總預算、項目可行性分析決策的項目預算、項目融資預算,以及從機制和制度上確定資本預算的程序和預算方法。

2.企業成長階段

2.1企業風險

這壹時期,壹方面企業的產品和質量迅速提升,產品逐漸被市場接受;另壹方面,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形成了壹定的人員規模。同時,企業預算和成本控制體系日臻完善,企業取得了壹定的利潤,積累了壹定的自有資金。這些有利因素使得企業的經營風險較初始階段有所降低。

2.2企業融資

在這個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仍然很高。根據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反向搭配的要求,此時財務風險應適當控制在適度水平。企業融資壹方面是新投資者註入的資本(企業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經營相對穩定,新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低於風險投資家),另壹方面,少量的債務融資可以解決企業的資金短缺,同時債務融資可以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

2.3企業投資

在這壹階段,企業可以通過外部擴張或自我擴張繼續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充分利用自身在產品、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優勢,從而延伸價值鏈或擴大企業規模,實現企業規模經濟,獲得更多的戰略利益,實現快速擴張。

2.4股息分配

在這壹階段,企業擁有壹定的剩余資本,可以提高股利支付水平,提升企業的市場形象,吸引投資者。但這種股利分配政策的缺點是股利支付與企業盈利能力脫節,因此除了在成長階段,不適合企業長期采用。

2.5財務預算

在這個階段,企業仍然面臨著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因此戰略管理的重點應該是企業的營銷。此時的預算模式應該是以銷售預算為基礎的預算管理模式,即壹是以市場為依托,根據銷售預測制定銷售預算;其次,基於“以銷定產”的原則,編制生產、費用等職能預算;最後,在職能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綜合財務預算。

3.企業成熟階段

3.1企業風險

在這個階段,壹方面,企業的產品、價格、市場和現金流相對穩定,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提高,外部融資渠道更加暢通。另壹方面,企業的員工人數、銷售收入、企業資產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企業預算和成本控制的體系穩定,使得企業在這個階段的經營風險很小。

3.2企業融資

在這壹階段,由於經營風險較小,預計息稅前收益遠高於每股利潤,產生大量現金流,因此企業有能力承擔壹定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可以利用大量的債務來籌集資金,並利用財務杠桿效應來合理避稅。但需要註意的是,與此同時,必須考慮負債導致的財務風險增加。

3.3企業投資

在這壹階段,企業集聚的力量通過各種渠道得到釋放,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可以采取適當的多元化投資策略。通過多元化戰略的實施,企業可以選擇進入與原有經營特征根本不同的新的經營活動,占領更多的市場和開拓新的市場,找到繼續成長的途徑。

3.4股息分配

在這壹階段,雖然企業擁有充裕的資本盈余和穩定的盈利能力,但企業的再投資機會縮小了,企業很難找到符合股東預期收益率的投資項目。同時,企業現金流充足,股利支付能力強,股利分配政策可以采取提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分配策略,將盈余資金分配給股東,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3.5財務預算

在這個階段,由於企業產品上升空間不大,戰略管理的重點應該是企業的成本。此時的預算模式應該是以成本控制為出發點的預算管理模式,即以預期收益和市場價格為已知變量來規劃企業的預算總成本;其次,以預算總成本為基礎,將預算總成本分解到成本發生的所有管理部門或單位,形成約束各預算單位行為的預算成本。

4.企業衰退階段

4.1企業風險

企業處於衰退階段。壹方面,產品、設備和技術老化,銷售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呈現負增長趨勢。另壹方面降低了人、財、物的配置和優化程度,降低了系統的有效性。同時,大量的應收賬款減少了企業的現金流。各種不利因素使得企業在這壹階段具有經營風險高的特點。

4.2企業融資

處於衰退中的企業仍有壹定的資金實力,以其現有產業為後盾,高負債籌資的策略對企業自身是可行的。企業可以通過借貸避免或延緩破產,同時合理避稅,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4.3企業投資

在這個階段,如果企業在市場上處於強有力的競爭地位,可以考慮通過兼並小的競爭對手來重組行業,直到擁有市場份額的控制權。通過市場控制獲得更多的財務回報。另壹方面,對於那些占用大量資金的無利可圖的業務,企業可以采取剝離或清算等退出策略,增強在新投資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4.4股息分配

現階段由於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股利分配政策可以采用利潤基本分配給股東的分配政策,以回報投資者,提升公司形象。

4.5財務預算

因為現階段企業的自由現金流是閑置的,戰略管理的重點應該是現金的回收和利用。此時的預算模式應該是以現金流量為出發點,以現金流量流入流出控制為核心的預算管理模式,即借助現金預算,標明企業和部門現金的來源、利用和結存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流出。

5.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財務戰略

以上是企業正常生命周期中的財務戰略。對於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戰略,可以采取穩妥策略和逆勢增長策略。安全穩健的措施如:保證核心要素的資源需求,多渠道投入,高度重視現金流管理,嚴格成本控制,建立財務預警機制等。逆勢增長策略,比如適時並購壹些價格被低估的優質企業,實現協同效應。

  • 上一篇:如何看待最近兩只股票:上港集團和錢江生化?
  • 下一篇:百威英博啤酒集團2014華中科技大學演示文稿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