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市值
(1)圍繞主業不斷提升經營業績。
主營業務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有明確的主業定位,做強主業,提升盈利能力,增強競爭力,努力成長為主業清晰、發展路徑透明的專業化公司。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多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但多元化是壹把雙刃劍,壹些公司因為盲目多元化而大大降低了競爭力。國企要更多的立足於主業,做優做強主業。同時,通過整合產業鏈,擴大自身規模,提高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二)建立完善的市值管理體系和機制
市值管理是壹項長期的工作。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制定市值管理辦法,建立正常的運行模式和機制。首先,培育市值管理的優化就是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文化,加強管理者對市值管理的理解,加強員工對市值管理知識的學習;其次,建立市值管理的組織機制,加強領導,設置崗位,有專人參照市值管理辦法動態監控市值變化,及時反饋和處理問題;最後,上級監管部門要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進行考核,督促其科學合規管理市值。
(三)制定科學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
股權激勵是上市公司實施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實施合理的股權激勵方案可以提高公司管理者的積極性,從根本上理順管理者與股東的利益分歧,使其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壹致,促使其為公司創造更高的價值。相關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有利於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值表現。國有上市公司薪酬委員會應科學設計股權激勵方案,從股權激勵的對象、認購價格、出售股份的期限、獲取股份的方式、股份的權利等方面完善股權激勵制度,確保方案的科學性,防止經理人員利用手中股份形成道德風險。此外,還應積極制定員工持股計劃,更好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公司的凝聚力,維護市值的穩定。
(四)搞好四大關系的管理。
上市公司主要從投資者關系、事務所關系、媒體關系、監管關系四個方面進行關系管理。投資者關系管理是通過充分自願的信息披露,促進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認同,減少與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影響,實現投資者價值最大化;事務所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保持良好的溝通。通過良好的溝通,可以通過審計報告更好地披露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或者當公司出現法律相關問題時,可以通過與律師的良好溝通,尋求法律支持,防範法律風險。媒體關系管理是指公司通過與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把握輿論導向,能夠積極有效地與媒體溝通,化解危機,維護公司形象,穩定公司市值。監管層的關系管理是與證監會、SASAC等監管層保持有效溝通,尋求監管支持,爭取良好的監管環境。
(五)提高財務管理和資本運營水平。
上市公司通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資本結構,使核心資本創造最大價值,同時提高公司的籌資和投資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時,要學會運用整體上市、股份回購、大股東增持或承諾不減持、並購重組、定向增發、周期運作等手段,提高資本運作水平,實現股票市值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當公司股價上漲時,可以用公司股份作為支付手段,及時進行並購或剝離不良資產;當市場過度看好公司某個業務單元時,可以拆分轉讓,以獲取更高的溢價;當股票交易進入低迷期,為了減少損失,防止惡意收購,可以實施股份回購或者提高股票收購門檻。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能夠在資本市場上正常運作,壹方面可以提升企業價值,另壹方面可以通過市場不斷將市值溢價轉化為股東財富,提高股東利益。
新三板市值管理的四大特點
第壹,同類型標桿中小企業提升空間巨大。只要有10%的提升,對公司幫助很大;
二是新三板制度落地存在套利空間。今年新三板系統的落地不太靠譜,但是再過兩年,還是比較靠譜的。只要時間長,就有機會,前提是企業本身好;
第三,中小企業的成長空間。很多新三板企業還很年輕。我認為他們是高中生。再過幾年大學畢業,再過幾年碩士畢業。運氣好的話,肯定有機會讀博士。
第四,要持之以恒。每壹個努力把塔建成新三板的人,短期內看不到什麽效果,但是如果持之以恒,各方面都去做,和中小企業比肯定是有好處的,差距肯定會很大,但是和自己比,肯定會有進步。同樣的公司,同樣的凈利潤,妳的市盈率比別人高,別人會比妳的同行高10倍。
市值管理的誤區:
市值差=股價差(如果股本不變)
市值確實與股價的漲跌密切相關;但真正決定市值的不是股價,而是股價背後深層次的價值因素(盈利能力、增長前景、行業地位、團隊素質、治理結構、運營規範、戰略思維、投資者關系)。不能只以股價來決定市值,還要看公司的深層次因素。
市值管理=股價管理(甚至是股價操縱)
市值管理確實需要關註股價,但關註絕不等於直接管理甚至操縱。因為股價是市場形成的,不能、不能、也不可能被管理。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值管理就是價值管理,重點是確定價格基礎的價值。
市值管理=迎合市場(市場主力)
市值管理需要考慮市場因素(周期、規律、市場情緒、投資偏好、估值標準等。),但考慮市場因素絕不等於迎合市場。不迎合≠無視;妳無視市值,市值也無視妳;市值管理是必修課;市值管理要遵循市場規律,重要的是因勢利導。
市值管理=追求最高股價。
股價上漲確實對市值提升有直接影響,但股價最大化絕不是市值管理追求的目標;公司和股東價值最大化並不意味著股價最大化。價值管理起源於成熟資本市場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理論。我們可以將價值管理定義為“企業通過各種手段實現高於投資者投資成本的盡可能高的資本收益”。價值管理是通過科學、專業的方法和工具來提高股東的收益——這種收益將主要體現在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