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控制生產進度?

如何控制生產進度?

生產計劃是關於企業生產經營系統整體方面的計劃,是企業在計劃期內應達到的產品品種、質量、產量、產值等生產任務和產品生產進度安排的計劃。它不是反映壹定數量的生產崗位或某條生產線的生產活動,也不是產品生產的細節和某些特定的機器、設備、人力等生產資源的使用安排,而是指導企業在計劃期內生產活動的綱領性計劃。

壹個優化的生產計劃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1)有利於充分利用銷售機會,滿足市場需求;

2)有利於充分利用盈利機會,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

3)有利於充分利用生產資源,最大限度減少生產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壹方面,生產計劃是指滿足客戶要求“交期、質量和成本”三要素的計劃;另壹方面使企業獲得適當的利益,對生產“材料、人員、機器設備”三要素進行適當的準備、分配和使用的計劃。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任務

1,保證交貨期和產量;

2.使企業保持與其生產能力相稱的工作量(負荷)和適當的開工率;

3、作為材料采購的基準;

4.將重要產品或材料的庫存維持在適當的水平;

5、針對長期生產計劃,做出人員和機械設備補充的安排。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的內容

1,生產什麽——產品名稱,零件名稱;

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壹種凸輪,名稱代碼:kj908。

2.生產了多少——數量還是重量;

因為客人訂單需要10000件,實際生產要考慮廢品的產生,我們需要投產10500件,保證10000件的交貨量。

3、產生地——部門和單位;

由於制造業的特點,很明顯我們主要是在生產部門完成指標,精細化是各生產工序班組之間的加工,包括:鑄造、鍛造、車床、銑床、高頻淬火、磨床、清洗等。

4.要求什麽時候完成?期限和交貨日期。

如果客戶訂單的交貨期要求在本月20日,公司的生產和完工要在20日之前完成,以保證客戶能在期限內收到貨物。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的目的

1,物料需求計劃的基礎;

2.能力需求計劃的基礎;

3.制定其他相關計劃的依據。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性質,有各種類型的生產計劃,如下表所示:

將類別劃分為對象周期。

大型計劃(長期)長期生產計劃產品組2-3年季節

年度生產計劃產品組和產品類別為1月。

中期計劃表(中期)3-6月生產計劃產品季、半年度周、月。

月、生產計劃、產品、零件、月、日等。

小計劃(短期)周生產計劃、產品類別和零件類別。

每日生產計劃、產品類型、零件類型、日期和時間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應滿足的條件

1,計劃應該是綜合考慮所有相關因素的結果;

2、必須具備基本的生產計劃能力;

3、計劃的厚度必須符合活動的內容;

4、計劃必須在必要的時期內下達。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標準

1.運營計劃標準

經營加工場所;

-計劃標準為gb * * * *(其中gb指中國境內生產的企業,* * * *指行業名稱);加工廠可以外包,也可以在公司內部生產,具體生產單位是生產部。

操作和處理的類型和順序;

例子;類別是指壹個產品需要加工多少道工序。比如上面提到的凸輪加工,順序指的是先做什麽,再根據凸輪制造的完成情況做什麽,也就是說生產凸輪的所有工序都安排好了。

標準工作時間等。

2.工藝規劃和備用能力規劃的標準

操作和加工過程的負荷基準。

運營和處理流程的能力基準;

-工藝計劃是指生產和生產的工作程序,備用能力計劃是指企業本身的生產能力與現有生產能力之間的差異。比如企業本身每天生產1000臺,那麽現在我在生產800臺,也就是說企業提供的資源最多可以生產200臺。當總產量超過65,438+0,000件時,說明企業產能已經飽和。例如,在這個時候,

3.材料和零件計劃的標準

零件成分表和零件清單;

安排分區和供應分區;

批量和產出率。

4.進度標準

加工和裝配基準時間表;

批量。

5.編制庫存計劃的標準

庫存管理分區;

訂貨周期;

訂購點和訂購數量;

安全庫存、最高庫存和最低庫存。

以上規劃標準無論何時發生變化都要及時修訂維護!

[編輯此段落]

生產計劃指數

制定生產計劃指標是生產計劃的重要內容。為了有效、全面地指導企業在生產計劃期內的生產活動,生產計劃應建立以產品品種、產品質量、產品產量、產品產值等四大類指標為主要內容的生產指標體系。

1,產品品種指數

產品品種指數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產品的名稱、型號、規格和種類。它不僅反映了企業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也反映了企業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

產品品種指數的確定應首先考慮市場需求和企業實力,按照產品品種系列平衡法確定。

2.產品質量指標

產品質量指標是衡量企業經濟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壹。產品質量由幾個質量控制參數控制。質量參數的統壹規定形成了質量技術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企業標準和內部標準。

3、產品產量指數

產品產量指標是指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生產的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實物量。以實物量計算的產品產量反映了企業生產的發展水平,是制定和檢查產量完成情況,分析各種產品質量檢驗之間的比例關系,平衡產品分布,計算實物量生產指數的依據。

盈虧平衡法和線性規劃法主要用於確定產品指標。

4、產品產量指數

產品產值指數是以貨幣表示的產出指數,可以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以便進行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根據具體內容和功能,可分為工業總產值、工業商品產值和工業增加值三種形式。

[編輯此段落]

主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是工廠管理內部運作的核心。壹個優秀的工廠,其內部管理應該是圍繞生產計劃進行的。生產計劃包括月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然而,隨著MRP的使用,“主生產計劃”成為控制工廠內部運作的核心。

主生產計劃

壹,MPS的含義

主生產計劃是壹種分階段的方法,用於計劃企業將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數量和交付日期。主生產計劃是壹種提前生產計劃,它給出了每個計劃周期內特定項目或產品的生產數量。有效的主生產計劃是生產對顧客需求的承諾,它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協調生產和市場,實現生產計劃大綱所表達的經營目標。主生產計劃在計劃管理中起主導作用,它決定了所有後續計劃和制造活動的目標。在短期內,它將作為物料需求計劃、零件生產計劃、訂購優先級和短期能力需求計劃的基礎。從長遠來看,將作為估算我廠生產能力、倉儲能力、技術人員、資金等資源需求的依據。

二、MPS編制的原則

主生產計劃是根據企業的能力來確定做什麽,通過均衡地安排生產來實現生產計劃的目標,使企業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庫存周轉率和生產率,並及時更新,以保持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生產計劃中不能有超過可用材料和可能能力的物料。在編制主生產計劃時,應遵循壹些基本原則。

*項目最少原則:用最少的項目安排主生產計劃。如果MPS中的項目太多,將會給預測和管理帶來困難。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制造環境,選擇不同層次的產品結構來編制主生產計劃。在產品結構層次的制造和裝配過程中,使產品(或部件)選擇的數量最少,以提高管理評審和控制。

*獨立性和具體性原則:需要列出實際的、具體的可施工項目,而不是壹些項目組或計劃的清單項目。這些產品可以分解成可識別的零件或部件。MPS應列出要采購或制造的實際項目,而不是計劃清單項目。

*重點項目原則:列出對產能、財務指標或關鍵物料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對生產能力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是指對生產和裝配過程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比如壹些大型項目,造成產能瓶頸的項目或者經過關鍵工作中心的項目。對於財務指標,指的是對公司利潤和效率最關鍵的項目。如制造成本高、零件貴、原材料貴、生產工藝成本高或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它還包括那些相對便宜的項目,這些項目是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對於關鍵物料,是指那些交貨期長或供應商有限的項目。

*全面代表性原則:計劃項目應盡可能全面地代表企業生產的產品。MPS應該覆蓋由MPS驅動的MRP程序中盡可能多的組件,並反映盡可能多的關於制造設施的信息,尤其是瓶頸資源或關鍵工作中心。

*適當余量原則:留有適當余量,考慮設備預防性維護的時間。預防性維護可以作為壹個項目安排在MPS中,也可以根據預防性維護的時間減少工作中心的能力。

*適當穩定原則:在有效期內應保持適當的穩定性。主生產計劃制定後,應在有效期內保持適當的穩定。只根據主觀意願隨意更改的做法,會造成系統原有的合理正常的優先級計劃的破壞,削弱系統的規劃能力。

三、主生產計劃的對象

主生產計劃的計劃對象主要是生產計劃中產品系列具體化後的成品,壹般稱為最終項目。所謂“最終項目”通常是壹個獨立的需求部分,其需求獨立於對其他物料的需求而存在。但由於策劃範圍和銷售環境的不同,最終作為策劃對象的項目有著不同的含義。

[編輯此段落]

制定生產計劃的步驟

生產計劃必須遵循四個步驟。

(1)收集資料,逐項研究。準備生產計劃所需的資源信息和生產信息。

(2)制定優化方案,統籌安排。初步確定生產計劃指標,包括產量指標的優化確定、質量指標的確定、產品品種的合理搭配、產品生產進度的合理安排。

(3)編制計劃草案,平衡生產計劃。主要是生產指標和生產能力的平衡;計算企業主要生產設備和生產區域對生產任務的保證程度;生產任務與勞動力、物資供應、能源和生產技術準備能力之間的平衡;生產指標與資金、成本、利潤等指標的平衡。

(4)討論修改和定稿以供批準。通過綜合平衡,對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正確制定各項生產指標。報總經理或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同時,生產計劃的編制要註意全局性、效率性、平衡性、群眾性和適應性。

  • 上一篇:任仲川簡介。
  • 下一篇:三字歐美公司名,時尚大氣的企業名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