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開放的加快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企業外部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行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步升級。尤其是期貨、證券等市場經濟高級形態的風險行業,面臨著更加殘酷的競爭,其業績排名往往多變。在近兩年中國期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業內關於期貨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討論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在大同期貨這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地方小公司到全國性大公司,我深深感受到不同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不同的內容,同壹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壹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內涵和要求是不同的,企業的長期成功必須依靠不斷更新的核心競爭力。雖然理論研究可以將不同內容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劃分為創新能力、戰略決策能力、企業聲譽、管理能力等學術概念,也可以量化為市場份額、抗風險能力、R&D能力、資產盈利能力、企業商譽等指標,但作為期貨公司的經營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眼花繚亂的概念和指標背後的實際內容。核心競爭力其實是與基礎競爭力相對應的壹個概念。期貨公司的基本競爭力是指期貨公司履行其最基本的“交易跑道”功能和維護客戶存款安全的能力。前者主要指交易系統的快速性、便利性和故障排除能力以及客戶資金結算、存取和轉移的便利性;後者是指期貨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用註冊資本、償付能力等指標來衡量。期貨公司的風險分為管理風險和交易風險。管理風險主要形成於合同文本管理、印章管理以及硬件等業務環境的優化管理中,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密切相關。期貨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期貨公司的風險更多來自於交易風險,即期貨公司對客戶的交易風險進行提示和控制,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的服務水平。所以基本競爭力是期貨行業對期貨公司最根本的要求。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要建立在基礎競爭力的基礎上,而吸引客戶資源的核心能力,是區別於其他公司維持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體現在基於公司本質資源的經營上。總之,期貨公司的核心是客戶,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贏得客戶青睞的能力。當大同期貨還是壹家東北小區域公司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熟悉東北農產品產區現貨市場,具備為當地農業企業提供全面現貨信息,為農場等現貨生產企業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的研發能力”。當大同期貨發展成為營業網點遍布全國各大中心城市的大型期貨公司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基於產區的優勢資源,更是公司“立足東北,面向全國,在產區和銷區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溝通南北”的獨特優勢。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上,期貨公司之間的競爭仍然是同質化、低水平的市場競爭。然而,在日益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中,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在差異化競爭中確立企業定位,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市場選擇。但由於外部法律法規的限制,企業在競爭中的競爭定位策略受到很大限制,行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也十分嚴重。突破法律法規限制,實現期貨公司差異化競爭戰略的根本途徑在於“金融創新”。回顧國際期貨市場的歷史可以發現,“金融創新”的動機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來自於行業“競爭”的需要,而是為了突破“法律”的限制。中國期貨業和期貨公司發展的根本出路只能來自於“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包括兩個方面: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無論是哪方面的創新,其最終目的都是提高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滿足客戶多層次的需求。但是客戶並不關心公司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而是直接面對公司的產品。因此,作為公司內部管理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他們要想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就必須通過公司“產品”這壹媒介來實現,而客戶所看到和體驗到的,也是公司對其提供的“產品”的創新。期貨行業本質上是“金融服務行業”,期貨公司提供的產品也是“金融服務產品”,看不見摸不著。無論是期貨公司通過技術創新與其他金融機構共同搭建“大金融壹體化服務平臺”,還是通過制度創新與現貨企業共同打造“壹站式套期保值服務”,市場都可以將其視為公司推出的產品。公司通過“金融創新”提供的產品是否成功,即產品能否得到客戶的認可,取決於以下兩個方面:壹是產品本身滿足客戶需求的程度,即產品的質量;二是公司推出的“服務產品”的營銷水平和力度。簡而言之,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看作是通過差異化經營,以產品創新和產品營銷為主要手段,贏得客戶青睞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各種技能、資產和運營機制的有機整合和高度融合。它基於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符合現代管理中對組織、環境、人、系統、競爭、改革、產品、服務等壹系列基本概念的最新理解。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為您解答。
上一篇:榜單上排名前100的全球科技領軍人物有哪些?下一篇:廈門雅居樂皇家酒店的開發商是哪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