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加強企業內部風險控制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加強企業內部風險控制

第壹,從主觀方面加強制度執行力。

制度的執行者是人,人性的復雜性影響著人的行為。必須從思想上入手,潛移默化,持之以恒,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提高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大部分企業對財務風險比較敏感,但對公司運營過程中的風險缺乏安全意識,大部分企業員工還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某企業員工利用職務之便,打時間差,將客戶支付的支票轉入朋友開設的皮包公司賬戶,從事賭博活動,最終欠下高額賭債,給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在他壹步步走向犯罪深淵的過程中,壹些曾經的同事無意中成為了他犯罪的“助手”。它的方法無非是把客戶原本想轉賬支付的錢的賬號改了,導致銀行收款失敗,迫使客戶用支票支付,於是他利用客戶的信任,用用戶的支票換取收款憑證。對於壹些沒有寫付款單位的支票,他自己在支票上背書,把錢轉到自己的賬戶上。本案中,該員工利用自己是公司骨幹的優勢,請職位較低的同事“幫忙”,但這些同事在給他們開綠燈的過程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參與了危害企業利益的活動。他們以為領導交辦的事情不受制度約束,對違規風險沒有絲毫意識,制度的執行就消失了。

基層員工從事的是企業最根本的日常工作,基礎沒有打好,很難建高樓。員工的風險防範意識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安全。對於基層員工來說,他們對制度的理解決定了制度的執行力。企業在宣講規章制度時,不能簡單地背誦規章制度,同時也要宣傳解釋制度背後的風險防範思路。這樣既能增強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又能喚起他們遵守制度的自覺意誌。此外,企業可以通過日常培訓、講座、案例分析、知識問答等方式灌輸風險防範意識。,用壹個合格專業人員的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

如果說員工的風險意識決定了企業的安全,那麽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則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在追求高速高效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忽視潛在的危險;當管理層只追求高回報率,忽視制度的執行力,對違規行為視而不見時,無疑會把公司推向懸崖邊緣。在巴林銀行的案例中,正是因為交易員過去的出色表現,才沒有引起公司的警惕,反而得到了公司高層的默許,原本可以挽回的局面已經失控。

作為企業的管理層,對經營風險的認識必須與時俱進,因為風險可以帶來收益,也可以帶來損失。在風險承受能力上,管理層要考慮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不能壹哄而上,對風險要有足夠的把握。這樣公司在制度制定、制度執行、制度監督等方面都會有很強的理念支撐。同時,公司會對系統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於改善執行。

2.獎懲分明,約束與激勵機制並存。建立良好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明確公司對嚴格遵守制度的態度,有利於執行力的加強。大企業往往人際關系復雜,因為感情用事走了捷徑,就認為遵守規則、遵循標準程序是“合理的彈性”;檢查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問題,也只是口頭警告,沒有明確的獎懲機制對違規者進行考核。違規成本低,讓壹些人傾向於僥幸心理。

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必須用強有力的獎懲制度來糾正。

企業在設置獎懲措施時,通常要考慮成本收益問題,保證獎懲的公平公正,同時要便於操作,有據可依。設立“獎金池”是解決這壹問題的好辦法。

在公司項目組的調研活動中,我參與了設立獎金池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獎金池計劃旨在調整不同績效員工之間的獎金水平,激勵績效好、執行力強的員工,鞭策績效差、執行力弱的員工。

獎金池設置的基本思路是:根據企業規模,在部門或公司層面設立獎金池,由人力資源部和財務部監督獎金池的使用和規範。運營部將提前擬定獎懲考核標準並公之於眾,同時對日常檢查中發現的不達標行為進行考核,並將責任人扣發的獎金存入獎金池。獎金池中的獎金將用於獎勵發現問題、舉報問題、表現突出的員工。獎項可以以半年壹次、年度獎或明星員工獎的形式頒發。獎金池每年都被掏空,所有的錢都要用來激勵基層員工。通過使用這種獎懲分明的考核制度,可以建立壹種公平、正直的工作氛圍。在獎金池方案的運行測試中,86.5%的員工表示更加重視規章制度,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所提高。而且統計數據顯示,與未使用的網點相比,使用獎金池方案的網點工作失誤更少,績效更高,進壹步提高了制度的執行力。建立獎金池只是提高執行力的手段和方法之壹,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條件建立自己的獎懲機制。

3.建立企業文化,形成良好氛圍。企業文化的建設就是要形成壹個大環境,把企業的價值觀傳遞給每壹個員工,讓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進而影響他們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最終規範他們在企業中的行為,積極執行制度,改變他們被動接受制度的心理狀態。企業文化的建立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層應該利用各種場合和時間來加強和傳承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同時,管理層也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這壹理念,樹立誠實守信、積極向上、敬業守法、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只有管理者不斷以身作則,潤物細無聲,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員工才會主動。

企業文化建設要避免生硬和教條化。除了公司理念、企業精神等文字形式的宣傳,還可以通過各種豐富的團體活動進行宣傳,如拓展訓練、體育比賽、知識競賽、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團隊活動,都是培養員工綜合素質的好方法。員工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踐行企業精神,並將這種思維方式固化在心中,從而在未來的工作中獨立自主地、自覺地發揚公司精神。

第二,客觀上加強制度的執行力。

需要通過壹定的外力來監督執行,避免制度成為“壹紙規定”,流於形式。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壹個沒有監督的系統就像壹只沒有翅膀的鷹。只有監管到位,制度才能落到實處,企業的權益才能得到有效維護。

某企業基層員工盜用他人工作賬戶,越權審批,將客戶遺忘的重復款項以現金形式取出,後被他人發現,終結了犯罪行為,但對企業聲譽和資金安全造成了極大危害。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企業制度的規定,退款有壹個規範的流程,根據金額的大小,經過不同權限的經理批準,才能退款。但該員工熟悉企業規定,通過壹定手段盜取他人系統賬號進行審批,退款流程壹人壹站完成。可見,完善的制度缺乏監督檢查,其執行力無法得到保障。

公司在制定制度時,還應考慮其未來的執行情況,將未來的檢查安排壹起寫入制度,明確在年度或半年度以何種形式進行檢查,並監督制度的執行情況,並將檢查情況形成書面報告,提交給主管領導。

這樣,定期檢查就成為制度的壹部分,主管領導也可以直接了解制度的執行情況,有利於他們對今後工作的指導或改進,把危機扼殺在萌芽狀態。

如果說定期檢查適用於部門自查,那麽不定期檢查則更側重於公司對部門的檢查。在監管手段中,飛行檢查壹直以公正、快速、高效著稱,也可以引入到對公司經營風險的監管中。因為當天召集了所有參加檢查的人員,檢查的內容和方式也在當天公布,而且多是跨部門檢查,準確性好,能直接反映問題。飛行檢查的關鍵在於,在檢查之前,需要有懂行的專家提前制定檢查的內容和標準,並形成清晰有效的書面說明和表格,讓參與檢查的人員壹目了然,便於操作。檢查結果以表格形式提交給組織飛行檢查的公司領導,檢查人員收集分析的數據提供給公司管理層,直觀反映基層員工對制度的執行情況。

在組織飛行檢查活動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1)參加人員:跨部門或不同工種的交叉檢查,有利於加強反饋信息的真實性;(2)檢查內容:由於大部分檢查是突擊檢查,檢查人員往往是非專業人員,所以檢查數據必須簡單易懂,反饋的形式應該是填表和用“是”和“否”回答問題;(3)行動時間:檢查流程不到半個工作日,檢查結果直接反饋給活動主辦方,避免因流轉時間長而產生誤差。

在參與公司飛行檢查的實踐中發現,檢查能夠反映壹線工作的真實落實情況,對企業高層了解基層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檢查可以由任何部門或企業的管理者發起,時間靈活,方法靈活,能準確發現問題。在幾次飛行檢查中,被檢查部門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糾正了疏忽大意的心態,防微杜漸的效果明顯。

2.系統檢查和現場檢查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利用計算機數據統計系統對相關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管理人員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查看關鍵信息。在通用營銷管理系統中,有壹個“自定義查詢”

模塊,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出需求,信息維護人員可以編寫查詢程序,所以管理人員可以在這個模塊中篩選出需要的信息,方便日常檢查和抽查。

對於壹些熟悉計算機後臺操作原理,篡改數據的不法操作者,利用計算機數據統計系統是基本的堵漏修補手段。比如上述違規退款案,企業的管理人員定期通過系統篩選退款信息,查看個人權限內的審批事項,可能會更早發現其賬戶被盜,同時也會對別有用心的人形成威懾,減少類似權限被盜造成的經濟損失。

制度檢查適用於組織扁平化的企業,主管與被主管的關系屬於直接管理。然而,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跨國公司和連鎖企業已成為趨勢。上面提到的巴林銀行,巨額虧損發生在位於新加坡的海外部;員工越權退款的案例也發生在遠離總部的營業廳,企業的分支機構由於地處偏遠容易缺乏監控。總部對異地分支機構的管理,大多還是靠分支機構自己。壹旦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疏忽大意或弄虛作假,或者違規人員精通計算機系統,避開系統的監控,利用虛假信息達到個人目的,總部就很難查出問題所在,因此現場檢查就顯得尤為必要。

總部可以采用定期檢查或飛行檢查的方式,派出專門的檢查人員到各營業網點或分支機構進行實地檢查,收集第壹手數據,並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以減少因中間環節多、地理位置偏遠而導致的監管不力和違法行為的現象。對於壹些逃避計算機系統監管、偽造信息的案件,也可以通過實物查驗實現賬實相符。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涉嫌違規行為進行預警。

在信息革命的今天,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加入計算機監控,報告涉嫌違規行為,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完善監管,及時發現和預警問題,從而提高制度執行力,減少損失。

首先,計算機預警系統可以對違規行為進行預警。

當操作者未能執行規章制度時,系統會發出警告,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立即糾正。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建立計算機預警系統。比如證券企業可以設定賬戶中投資資金的額度,防止交易員越權操作;業務機構要求業務人員每天在指定時間交錢,系統會提示當天未按時交錢的業務人員名單。

其次,計算機系統可以對現有的經營信息進行概率和非概率分析,評估潛在的風險,消除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這就要求管理層要有科學的管理理念,引進先進的學術成果,結合計算機技術,將信息化帶來的便利應用到公司的運營中。

計算機預警系統通過預警目標、預警對象、預警機制和分析運行機制的建立,不僅可以提醒相關部門可能存在的風險,還可以作為企業日常檢查和抽查的依據。

綜上所述,如果企業能夠重視制度的制定,主客觀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做到內外兼修,註重制度和文化,防止任何小錯發展成大錯,及時彌補,防止貽誤時機,那麽企業壹定會發展得更加紮實、安全、長久。

  • 上一篇:全資子公司的註銷程序是怎樣的?
  • 下一篇:山東省十大納稅人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