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劉姝威用壹篇600字的短文,將藍田下馬。壹個學者看幾個會計報表就能判斷銀行不能再貸款給藍田股份了。文章發表後,真的沒有銀行再給藍田股份貸款了。這個故事既戲劇化又不可避免。劉姝威當年的所作所為壹點也不深刻。會計人員只要仔細閱讀會計報表,就不難發現這樣的問題。
如何看懂會計報表,看起來是壹個很幼稚的問題,但實際上很多會計並不是真的懂。不知道怎麽區分重點,怎麽識別錯覺。會計科目那麽多,我們特別註意,有根有據的懷疑,是有學問的,也是有技巧的。看會計報表要像看書壹樣,先看大綱再鉆研細節。我建議從兩個層面來看:
第壹個層次,放眼整體,從公司財務金三角(成長性、盈利性、流動性)判斷經營基本面。這裏所說的增長是指收入規模的增長,流動性是指經營性資產的周轉率和現金流。
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對金融金三角有壹個形象的描述。他說,“考核要關註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支持公司生存發展。單純的銷量增長是絕望的瘋狂。單純追求利潤會透支未來,不考核現金流會導致只有賬面利潤。單單名義利潤是錯誤的。沒有現金流,就像鍋裏沒米。過幾天等不到米,就餓死了。”
可以說,企業健康反映在金融金三角的平衡上。成長性反映了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盈利性反映了公司存在的價值,流動性代表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第二個層次,看具體,通過敏感的會計科目來判斷企業的潛在風險。
評論會計科目的時候不需要面面俱到。通過找點,聚焦,深挖,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斷。三份會計報表,看幾個關鍵數據就能判斷壹個公司的基本情況。利潤表看的是公司是否賺錢(凈利潤)和產品的盈利能力(毛利率)。現金流量表看公司賺的錢能不能收回(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表看的是公司的償債能力,是否存在債務風險(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如果會計報表沒有水分,以上方法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會計報表是假的,就要鑒別出來。如何判斷會計報表是否有水分?建議重點關註科目。
資產負債表中需要關註的賬戶:
1應收賬款。壹方面,如果收入利潤有水分,應收賬款就是藏汙納垢的地方。因此,要註意識別虛增的應收賬款;另壹方面,如果超長期應收賬款金額較高,可能說明企業客戶的信用管理不夠,或者產品交付存在缺陷。
2庫存。壹方面要註意識別未結轉成本形成的虛假存貨;另壹方面,要註意存貨減值,包括原材料減值和產成品減值。
3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被稱為資產垃圾筐,需要註意識別暫記成本。另外,如果大股東向公司借款較多,說明公司不分公私,沒有嚴格的內部控制。
4無形資產。除了土地使用權,其他無形資產基本都是偽資產,尤其要防範別有用心的研發費用資本化。R&D費用的資本化將減少當期費用和膨脹的資產。無形資產(不包括土地使用權)比例較高的企業,往往會為他人、金融機構和潛在投資者美化報表。
5其他資產。其他資產在正常的商業企業中幾乎不會出現。但也有其他不尋常的事情,比如被法院凍結的銀行存款。
損益表需要關註以下主題:
1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占比異常高往往說明企業銷售渠道不暢,客戶認可度不高,市場尚未打開,屬於硬推出的商品。
2管理費用。管理費用的比例可以顯示壹個企業的內部運作效率。管理成本高的企業往往內部運行效率低,形式主義盛行。
3營業外支出。除非企業是在做捐贈,其他營業外支出都可以和經營不善掛鉤,營業外支出高說明公司管理有問題。
4資產減值。因為資產周轉不靈或者管理不善,可能導致資產減值,資產減值偏高,也說明公司管理有問題。
現金流量表中需要關註的賬戶:
看過太多虛構的損益表,人們會覺得現金流量表更可信。現金流量表真的清白嗎?不。人們迷信它,因為他們認為資金流動的軌跡是真實的。為什麽真實軌跡不行?
1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謹防美化現金流量表的現象,比如找個關系戶,訂個購貨合同,預付貨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馬上就好看了。直到明年,合同解除,預付款退回,壹切恢復原狀。
2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獲得貸款收到的現金:了解公司的主要融資渠道。
會計科目的判斷可以作為第壹層次總體結論的驗證和補充。在閱讀會計報表時,結合兩個層面,很容易挖掘出有價值的東西。做財務分析也可以遵循這個思路。
Yoyo財稅,壹站式專業財稅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