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簡介:青島人,男,1972左右出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或上海財經大學或同濟大學。畢業後在電子信息公司或研究所工作。大學開始投資股票。起初,他們和大多數投資者壹樣,捕風捉影,熱衷於短線投機。而且對趨勢和熱點的把握和判斷也有壹定水平。我炒股10年左右,整體收益率不盡如人意。我也傷害了很多信任我的粉絲。2003年,我突然頓悟:為什麽不能像投資實業壹樣投資股票?隨著逐漸轉型為深度價值投資者。我從2006年5月開始在新浪博客上寫每周投資日記。基本上我會每周記錄壹次我對證券市場的觀察和對我關註的股票的分析,還有我的持倉和盈利情況。
從2006年到2013年,當羅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時,他不得不關閉了自己的博客。在近8年的時間裏,羅斌每周寫壹篇約66萬字的投資日記。幸運的是,有人壹直在整理羅斌的投資周記,我們偶然發現了它。羅斌的投資周記被指定為每個彭鋒財務規劃公司顧問的必讀書籍。今後,我們將在周記中精選壹些內容,不定期與讀者分享我們的研究經驗,敬請關註。
羅斌已知的公開表現如下:
1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6.49%,10年的總投資回報率為163倍。
當羅斌先生在2004年左右成為全職股民時,他最初的本金不到20萬,是00年的163倍。到2065,438+03,他應該至少有3000萬資金。2065,438+08,羅斌先生有壹個做慈善的股票賬戶,賬戶市值接近1億。成為億萬富翁後,羅斌先生成了世界公民。他壹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世界各地旅行,經常在微博上發布壹些新聞。本文中所有的風景圖片均由羅斌先生拍攝。羅斌先生的攝影技術還不錯,主要是風景真的很美。
正確解讀上市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1,每股收益(EPS)
EPS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EPS=凈利潤/總股本。通常,每股收益的增長率越高,股票就越有投資價值。在研究這個指標時,要註意兩點:壹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EPS,它能更客觀地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以外的壹次性或附帶性損益,如資產處置損益、臨時補貼收入、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合並價差等。衡量股票的市盈率(PE)時,要以扣除的EPS為基準。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非經常性損益可以忽略不計。第二,要結合公司股本的變化來看EPS的變化。很多公司會繼續送股,拆分股本。比如壹只股票高送轉,每十股送十股,公司總股本會翻倍,但公司的營業額和凈利潤短時間內不會發生變化,那麽EPS會突然下降壹半。所以我們在看EPS數據變化的時候,壹定要考慮到權益的變化。
2.股本回報率
ROE=每股收益(EPS)/每股凈資產(NTA)。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凈資產收益率越高,公司賺錢能力越強。值得註意的是,ROE不能只看壹年,因為有些公司可以通過特殊項目來改善EPS,所以看幾年(3-5年)才能得出正確的ROE是合理的。另外,最正確的方法是不要計算每股收益中的非經常性損益。壹般來說,凈資產收益率為15%的公司是高盈利的。如果低於12%,公司的成長性並不太突出。但是,如果ROE過大,就要小心了。例如,壹家公司的凈資產(NTA)過去是2元。連年虧損,NTA只有0.2元,然後生意突然好起來,公司開始賺錢,實現了0.1元的EPS。如果按此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則為50%。這樣的ROE具有誤導性。
3.銷售凈利率和銷售毛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反映每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用於衡量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必須相應地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保持銷售凈利率不變或提高。銷售凈利率可以分解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率、銷售成本率和銷售期間費用率。壹般企業的標準值為10%。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表示每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期費用和利潤形成。銷售毛利率是企業銷售凈利率的初始基礎,沒有足夠的銷售毛利率就無法形成利潤。企業可以按期分析銷售毛利率,從而判斷企業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的發生和比例。壹般企業的標準值是15%。
4.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代表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越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弱。但如果比例過高,則意味著企業可能不善於負債經營,經營者過於保守,會導致企業短期資金的利用效率較差。速動比率代表企業用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速動比率通常用(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來表示。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等變現速度最慢的資產後,可直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部分。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代表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壹般來說,流動比率是2: 1,速動比率是1: 1。
這兩個指標從靜態分析的角度反映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分析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非常重要。因為企業只有擁有足夠的流動資產來償還債務,才能保證債權人的資金安全,使企業的信用管理進入良性循環。企業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指標識別企業的財務狀況,進壹步判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然,在使用這壹指標時,也要註意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只是反映企業在某壹時間點的狀態。孤立地分析靜態指標,會片面地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影響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正確評價。分析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應結合其他相關因素,如非融資性現金流入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利息支付倍數等。
5.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壹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回期越短,表明應收賬款回收越快。否則,企業的經營資金在應收賬款上就會過於呆滯,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余額,表示企業的銷售狀況和存貨資金占用情況。壹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對應的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資金周轉快,對應的利潤率越高。庫存周轉慢不僅與生產有關,還與采購和銷售有關。因此綜合反映了企業的供、產、銷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周期有關。生產經營周期短意味著不需要儲備大量的存貨,所以其存貨周轉率會相對加快。因此,在評價存貨周轉率時,要考慮各行業的生產經營特點。
6.每股經營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
現金流量是所有財務報表中最重要的指標之壹。主要記錄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服務、繳納稅款等活動的現金流量,也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情況。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股本。目前很多企業通過犧牲現金流來達到資產增值、營業額增加、利潤增加的目的。這類企業短期內可能會有壹些虛假的繁榮,但最終肯定會因為現金流不足而造成經營大起大落。利潤表上的利潤可以通過增減折舊或暫不記錄壞賬來改變,但同時修改利潤和營運資本項目就沒那麽容易了。公司宣布破產前,凈利潤連續多年為正,並不少見;但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總是在破產前幾年開始惡化。如果我們密切關註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我們就可以預測公司的風險。
企業的凈現金流量為負通常有兩種可能的原因。壹種是企業經營虧損,導致資本支出大於資本收入,產生負現金流。還有壹種可能是,企業雖然盈利了,但是錢沒有及時收回,利潤只停留在賬面上,沒有體現在資本回收上,但是為獲取利潤而發生的成本還是需要資本支出的,所以資本支出大於資本收入,導致現金流為負。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是自由現金流,即巴菲特的股東盈余,體現為經營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的余額。巴菲特的估值公式是股票價值=自由現金流/15%。人們對自由現金流主要有以下兩種誤解。
誤區之壹:自由現金流只代表企業回報股東的能力,比如分紅能力。
誤區二:擴張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自然不好。
對於第壹個誤區,我們可以想象,企業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壹個盈利能力,而不是在競爭中削弱或者失去這樣壹個盈利能力。那麽要想成長,自然需要再次投入。如果自由現金流充裕,可以用這個資本去投資,也就是內涵式增長。如果企業不能依靠自身經營產生的資本投入,就不得不依靠再融資,但這必然導致股東價值的稀釋。壹般來說,好的自由現金流意味著低投入高收益,這是品牌和專利帶來的特許經營的表現。茅臺就是典型的例子。
對於第二個誤區,穩定增長的企業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現在體現的是以前擴張的效益,如果前幾年擴張的效益不好,為什麽還能指望現在的擴張取得好的效益?只能說明是掙錢能力不足,這樣的企業往往成長性極差。
值得註意的是,有些企業在瘋狂擴張,比如所謂的高成長性、反射性股票。這就涉及到成長和價值的問題。成長是為了更大的價值,而不是為了成長。我們的市場比較幹,主力往往用增長來吸引人氣,瘋狂炒作。如果增長的結果是更多的固定資產投資,而賺的錢是購買更多的原材料等。,小心點。壹旦競爭力不強,多年積累的利潤就會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