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報表分析方法。可以用來對比公司的歷史數據,找出變化趨勢;也可以用來和這個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比較,看公司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力;也可以用來和行業的整體指標進行對比,看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比如把企業的銷售收入和行業的銷售總額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企業占據了多大的市場份額。
(2)比率法
許多有意義的比率可以通過財務報表中的大量數據計算出來,對這些比率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常用的財務比率如下:
(1)反映企業流動性的比率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如果比例過低,容易產生債務的短期風險;過高意味著企業的資本運作政策過於保守,或者企業庫存積壓,產品市場前景暗淡。但合理的流動比率在不同行業差異很大,最好與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速動比率是從流動資產中剔除後的流動負債與存貨的比率,可以更好地衡量壹個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
(2)反映企業資產運營效率的比率包括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周轉率越高,壹年內使用同樣的資產給公司帶來的收益就越多。
(3)反映財務杠桿效應的比率主要是資產負債率。高資產負債率是壹種高風險的財務結構。在每股收益相同的情況下,股東往往要求更高的回報,因此股價更低。然而,這不是絕對的。規模較大的公司信用較好,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借到更多的資金,在資產負債率較高的情況下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所以不會對股價產生太多負面影響。
(4)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毛利率、銷售凈率、凈資產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時,要排除證券交易等異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經營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變更等特殊項目、會計準則和財務制度變化帶來的累積影響項目,因為這些項目往往是不可持續的。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又稱序列替代法,用於計算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對綜合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通過這種計算,可以衡量各因素項對綜合指數的影響程度。前面提到比率法,最重要的比率——凈資產收益率可以分解為凈銷售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的乘積;通過對比兩年的分解數據,可以找出影響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增減的主要因素。通過進壹步分析這壹因素的持續性,還可以預測企業下壹年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