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投資人AB的這壹切努力只有壹個目的,就是讓自己更好的融入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對投資者及其公司來說是壹個重要的市場."投資者AB公司副總裁弗雷德裏克·林德格倫(Fredrik Lindgren)的主要任務之壹就是讓中國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投資者AB公司,這是瑞典最大的工業控股公司。
相比較而言,投資方旗下的愛立信、伊萊克斯、ABB、阿斯利康在中國的知名度遠高於投資方本身,愛立信和ABB甚至在投資方成立之前就已經進入中國。
這種“先有兒子,後有父親”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主要通過壹系列成功的投資活動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截至2005年6月65438+2月31日,投資者AB的總資產達到19億美元。然而,在龐大的核心企業體系中,投資者AB只參與了SAAB和OMX(斯德哥爾摩期權市場)等少數企業的初始創建過程。
在被投資者AB稱為“核心投資”的企業中,SEB銀行與投資者AB的關系非同尋常。斯德哥爾摩恩斯基達銀行(SEB銀行)由安德烈·奧斯卡·瓦倫堡(André Oscar Wallenberg)於1856年創立,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第壹家私人銀行。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這家銀行迅速成為許多高速成長公司的重要支撐。1877期間,瑞典經濟的突然衰退直接導致了許多SEB客戶眼前的困難。為了拯救這些公司,壹些企業的債務被轉換成SEB的股權,SEB銀行成為許多公司的股東。
1916年,瑞典政府頒布法律,禁止銀行擁有公司股份。SEB銀行因此被拆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業務實體:SEB銀行和投資者AB。新成立的投資者AB反過來成為SEB銀行的重要股東,同時成為AtlasCopco和Scania的大股東。
投資者AB股權關系的另壹個顯著特征是所謂的“雙層股權結構”,即公司股份分為A類股和B類股,其中A類股1股享有1票,B類股1股享有1/10票。雖然國內只有百度、蒙牛等少數公司采用了類似的“雙層股權結構”,但在吸引盡可能多的投資者的同時,可以有效保證企業(決策層)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在瑞典和其他許多國家,公司采用‘雙層股權結構’並不少見”。弗雷德裏克·林德格倫說。2002年,投資人AB作為大股東,通過增持股份成功幫助ABB和愛立信度過低迷期,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據報道,投資者AB總是定期評估其投資組合,以便采取相應的戰略行動。
2006年6月14日,投資方AB正式宣布收購二級市場,其在伊萊克斯公司的持股比例已從8.3%增至10.8%,相應地,其投票權也從26.6%增至28.5%。這也是投資人AB“投資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創造和發展成功企業”戰略的最新例證。
為了發現更多的愛立信、ABB、伊萊克斯,1994年,銀瑞達與部分投資人聯合成立了EQT,主要投資具有增長潛力的中型企業,單筆投資規模壹般在5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之間。
到目前為止,EQT * * *已經募集和管理了8只不同種類的基金,20多家企業成功投資和退出。銀瑞達在各基金的投資份額從17%到32%不等。2000年,銀瑞達和EQT成立了投資者資本夥伴(ICP)。ICP總部位於中國香港,投資於大中華區的中型企業。ICP管理的資金規模為3.22億美元,其中僅來自銀瑞達的資金就高達2億美元。2006年,ICP完成了與EQT的合並,並更名為EQT Partners Asia。
在過去的六年裏,ICP-I * * *完成了包括環球美顏在內的四筆投資,並退出了對imGO、Memorex、GEM等三家公司的投資。弗雷德裏克·林德格倫(Fredrik Lindgren)透露,“ICP的投資回報還不錯。”
幾乎在EQT成立的同時,銀瑞達開始投資成長型企業。2000年,銀瑞達正式成立投資者成長資本(IGC),由銀瑞達全資擁有,IGC獲得的最高資本承諾可達6543.8美元+0.5億至6543.8美元+0.8億美元。其中壹個大動作是與和記黃埔壹起投資3G運營商3 Scandinavia。
銀瑞達和EQT壹起承諾向私募股權投資30億美元。目前,IGC已經向其管理的公司投資組合投資了8億美元。雖然這些被資助的公司與銀瑞達其他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在知識共享、經驗交流、關系網絡、人員交流等方面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但IGC從壹開始就不是壹個企業風險投資(CVC)。
“我們是純財務投資者,沒有任何戰略指標。”IGC亞洲董事總經理馮天舒強調,IGC只從市場潛力、管理團隊、商業模式等方面考察投資機會,投資委員會將判斷並決定是否投資具體項目。"這與VCS習慣的投資模式基本上沒有什麽不同."
馮天舒本人於2002年6月加入IGC亞洲(投資者成長資本亞洲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科技、互聯網、媒體等領域的投資。在加入IGC亞洲之前,馮天舒曾在中國聯合通信集團有限公司(imGO)工作。
然而,馮天舒所在的IGC亞洲與IGC在美國和歐洲的投資重點仍有顯著差異。例如,生命科學是IGC在美國和歐洲的投資重點,但不是在亞洲。
雖然IGC與普通有限合夥制基金在投資決策程序上沒有區別,但IGC在組織結構上與壹般GP-LP風險投資機構有顯著區別。IGC只是銀瑞達的全資子公司,IGC的投資資金全部來自銀瑞達,所以IGC的11合夥人看起來更像是銀瑞達的高管。
“這種結構也是有益的。它讓我們沒有必要花時間自己籌集資金。”馮天舒說,他因此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優秀項目和培育企業上。在全球創投圈,有限合夥制基金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以至於壹些所謂的專家將有限合夥制視為“創投基金的內在構成要素和重要特征”,有限合夥制形式的創投基金存續期壹般為7年至10年,必要時可延長至1年至4年。
“有限合夥制基金必須在此期間完成判斷和選擇企業、投資和幫助企業成長的工作,必須在基金完全到期前逐步退出被投資企業。”按照馮天舒及其同事的說法,“這將給有限合夥制基金的普通合夥人帶來巨大壓力。”
相反,IGC是壹只沒有固定存續期的基金,這給了馮天舒很大的自由。“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和發展節奏做出相應的投資安排。”IGC的這壹特點與銀瑞達“創造長期可持續價值”的投資理念壹脈相承,也保護了IGC管理團隊免受外部有限合夥人追求流動性帶來的壓力。
然而,在壹個由有限合夥制基金主導的市場中,如果IGC只與他人投資,將很難發揮其優勢。“我們喜歡扮演首席射手或首席射手的角色。”馮天舒說,IGC在其投資的大多數企業中至少擁有壹個董事會席位。“IGC承諾給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主要是通過積極參與董事會來實現的。”
然而,為了有效地吸引具有其他附加值的投資者參與同壹項投資,IGC為自己設定了“3年至7年”的投資持有期。這與大多數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持有期幾乎相同,但馮天舒強調,這更多的是壹個“預期值,而非規定值”。
當企業家有選擇權時,IGC的投資靈活性就能顯示出它的優勢。例如,陳壹舟最終在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中選擇了以GA為首的投資者的原因是,GA和IGC壹樣,是壹只永續基金。
像IGC壹樣,也有壹些投資者像GA背後的瓦倫堡家族壹樣出名。" IGC公司的總部設在紐約州。"Michael Ricks強調,雖然IGC的資金全部來自投資者AB,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說,IGC是地道的美國風險投資機構。
邁克爾裏克斯目前是IGC亞洲的首席執行官,他也是IGC加州門羅公園辦事處的負責人。在加入IGC之前,Michael Ricks是imGO的首席執行官。此前,邁克爾·裏克斯(Michael Ricks)是愛立信中國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美國市場仍然是IGC的投資重點,其次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Michael Ricks表示,IGC未來投資基金的分配將主要取決於市場機會和項目來源。
為了更貼近中國市場,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於2006年3月正式在北京設立代表處,副總裁朱擔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在2005年8月加入之前,朱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及其下屬投資機構EDBV工作了八年。在此期間,朱參與投資了的壹些內地企業,其中就有張。
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逐漸得到驗證的背景下,IGC經過四年的觀察設立的北京代表處,只是國際主流投資機構進入中國的壹個縮影。根據我們的統計,在過去的65,438+08個月中,以中國為主要目標市場的融資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60億美元。
“我們將繼續在TMT領域尋找投資機會。因為TMT,尤其是技術本身是壹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馮天舒表示,IGC和銀瑞達的全球網絡往往是創業者選擇IGC的重要原因。
“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帶有顯著本土色彩的風險投資行業也不例外。”馮天舒特別強調,華平和凱雷投資都是壹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這也是IGC努力的目標."
銀瑞達的全球網絡不僅可以幫助IGC的投資組合擴張,還可以成為壹個潛在的退出渠道。“這種事情居然發生在瑞典。”弗雷德裏克·林德格倫預計IGC的投資組合將成長為像伊萊克斯和愛立信這樣的全球領先企業。
IGC在部分出資公司的投資持有期甚至長達11年至12年;即使在公司上市3到4年後,IGC仍然和公司壹起成長。盡管如此,和其他類型的風險投資壹樣,IPO仍然是IGC退出的首選。
“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倫敦甚至日本東京都可能成為我們投資組合的上市目的地。”Michael Ricks表示,雖然這些路徑對於中國企業,尤其是TMT領域的企業來說還沒有被廣泛證明,但是“八年前,中國還沒有壹家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