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賽岐鎮的發展

賽岐鎮的發展

2013年,賽岐地區生產總值39.35億元,同比增長11.1%;工業總產值29.98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0元,同比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12858元,同比增長20.1%。

賽岐地理位置優越,是閩東交通樞紐。是閩東、閩北、贛東北、浙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是三都澳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通三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國道104縱貫南北,省道小蒲線貫穿東西,與塞灣公路、夏塞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文賦鐵路形成了十分便捷的陸路交通網絡。市區東距福鼎97公裏,西距平南176公裏,北距壽寧82公裏,距寧德、周寧、柘榮、霞浦等縣(市)80公裏以內,距閩東機場30公裏。市區有1高速公路立交,文賦火車站距市區9公裏。

賽岐是閩東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經濟腹地廣闊,達1.5萬平方公裏,人口面積400萬,分布在兩省三區的15個縣(市),包括本區的9個縣(市)、政和、松溪,以及浙江的泰順、清遠、蒼南、龍泉。省市商業、物資、供銷等部門在賽岐設立了20多個批發站,腹地的農產品、工業品、建材等大宗物資大部分通過賽岐疏散。賽岐港是潮汐天然良港,得天獨厚。賽岐口岸開埠於唐末宋初,明清鼎盛時期對日本、臺灣省、天津、上海等口岸開放。北起賽岐大橋上遊三江口,南至下白石白馬門,水域面積5508萬平方米,被譽為“黃金水道”,海岸線長達60公裏。港址10多處,可建設3000-1000噸級階梯式碼頭。

賽岐口岸在建國後得到充分發展,於1982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外貿運輸物資啟運點;1984年被福建省政府批準為全國船舶外貿物資裝卸點;自1983起,與香港正式通航。在此期間,港口吞吐量居閩東所有港口之首,僅次於福州、廈門,位居全省第三,被譽為“閩東小上海”。賽岐港有20個100至3000噸級碼頭,總泊位6000多噸。被指定為國家船舶外貿裝卸點,與香港通航。國內航線已連接福州、廈門、上海、南通、溫州、寧波、青島、廣州等地,並開通了長江航線。鎮內有3座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4萬噸。35kV變電站2座,福州-閩東電網220kV火電輸變電工程位於賽岐。程控電話和數字移動電話均超過1萬部。

賽岐汙水處理廠(壹期)占地45畝,總投資近7000萬元。汙水處理廠(壹期)設計規模為654.38+0萬噸/日,將於2065.438+0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太平保險公司等金融保險部門在賽岐設有分支機構,並設有外匯業務分支機構。港務局、外輪理貨公司、外輪代理公司、船檢局都設立了辦事處。賽岐鎮在福安市委、市政府和賽岐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部關於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的總體要求,堅持走“加強交通、發展商貿、立足支柱、壯大工農業、超前規劃、加強城鎮建設”的發展道路, 並以建設閩東港口新城為目標,抓住機遇,奮力拼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各項經濟社會事業。 農業向高質量產業化方向發展,產值8500萬元。賽岐被省政府列為全省三大造船基地之壹,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中心和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場之壹,初步形成了以打火機、食品加工、船舶制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

2005年財政收入321.5萬元,增長51%,其中增值稅1.368萬元,地方工商稅收759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54.38億元,增長29.2%;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13億元,增長22.1%,貸款余額5.59億元,增長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475元,增長14.5%。

2007年,僅賽岐壹個經濟開發區就實現GDP 151億元,增長12%;工業總產值32億元,增長18.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億元,增長42.1%。財政總收入3670萬元,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12.5%;全年外貿出口6083萬美元,增長2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7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5210元,增長13.6%。期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9713萬元,增長5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43萬元,增長87%。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樹立大農業理念,堅持“主體與單體相結合、田山壹起抓、就地與就地並舉、長短期共同發展”的方法,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規劃,重點發展葡萄、龍眼等水果,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拓展。

糧食生產穩定。耕地面積1.1.0000畝,三年累計糧食產量10000噸。建立了葡萄新品種、桃、油桃試種基地,建設了江豆山高標準農業示範園,引進葡萄新品種18試種成功。全鎮新增水果總面積5600畝,大宗水果累計面積2.03萬畝。賽江晚熟龍眼2800畝,匯源油橄欖2000畝,葡萄8000畝,桃1800畝,李1800畝,橙1500畝,枇杷2400畝。蔬菜復種面積逐年增加,基本形成了果蔬等經濟作物的發展格局,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冬季興修水利,加高加粗海堤,農業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海堤石質護坡工程和管道灌溉工程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林業生產註重生態平衡,加強封山育林工作,完成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4.03萬畝,林業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同時,積極實施扶貧惠民工程計劃,開展爭創小康活動,抓好整治村“五通”“五改”和綠化工程。落實農村各項政策,全面推行土地延包減負卡等制度,著手農村電網改造,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萬元。農業科技應用不斷擴大,農村經濟取得新的發展。截至2014年底,賽岐共有中學4所,成人中專1所,完全小學26所,教學點1個,幼兒園、托兒所28所。

2014年6月,福安二中被省教育局批準成為福建省壹級標準學校。賽岐地區部分學校列表。學校名稱級別編號學校名稱級別編號1福安二中高中部2福安賽岐中學初中部3福安二中附屬羅江中學初中部4福安楊栗中學初中部5福安賽岐小學6福安賽岐小學寨裏校區小學7福安賽岐中心小學8賽岐經濟開發區中心小學9福安賽岐小學11福安錢坫小學 福安市楊栗小學13福安市聯壽小學14福安市十字頭小學15福安市大業小學16福安市清江小學16。 小學19福安大象小學20福安泰康小學21福安梨園小學22福安上長岐小學23賽岐經濟開發區哲尼小學24賽岐經濟開發區南岸小學25賽岐經濟開發區龍橋小學26賽岐經濟開發區大港小學27賽岐經濟開發區小學28賽岐經濟開發區大。入住小學小學29賽岐經濟開發區坑門裏小學30賽岐經濟開發區東山小學截至2013,賽岐地區共有市級醫療衛生單位1個,中心醫院1個。

福安醫院位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始建於1946,占地36畝,營業用房面積16000平方米,床位200張,員工200人。主要承擔福安市下半部近30萬人的醫療保健任務,是壹所集醫療、急救、保健、教學為壹體的二級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是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定點醫院、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主要承擔城南九個鎮和賽岐經濟開發區近30萬人的醫療衛生保健任務。是閩東衛校實習醫院,市基層衛生院進修基地。

  • 上一篇:如何評價JD.COM和SF這個小縣城是壹個地方?
  • 下一篇:山東金融集團是國企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