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峽工程已連續7年實現1.75米的試驗性蓄水目標,其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等巨大綜合效益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其中防洪被認為是三峽工程的核心效益。
此外,長江電力名下還有葛洲壩、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以及在建的烏東德、白鶴灘兩座水電站。這六個電站中有五個電站的裝機容量位居全球前12,為公司構築了高不可攀的護城河,強大的陣容形成了公司的硬核資產。
該劇稱,長江電力主要從事水力發電、配電、運營、管理、咨詢、智能綜合能源及海外電站投融資等業務,在德國、葡萄牙、秘魯、巴西、馬來西亞等全球多個國家開展了相關業務,搭建了三峽水利、秘魯盧爾德等國內外配電業務平臺。
長江電力作為全球水電霸主,也是典型的白馬股,深得國內機構和國外投資者的青睞。但外界對公司的長期認知壹直停留在增長不足的階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水平的表現已經相當出色了。
近日,據長江電力披露行業,公司2021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19892萬元,同比下降0.10%;凈利潤83.94億元,同比增長6.22%。基本每股收益0.3691元。
趨勢上,水電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空間確定性較高,很難大概率出現業績暴增,但也意味著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較低,穩定是長江電力最大的優勢。2015年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2.1%、60.9%、61.3%、62.9%、62.5%,也呈現穩定狀態。
三峽大壩水電站主要由上市公司長江電力運營。不用說,它靠的是長江的國家壟斷,但是公司增速不高,投資回報率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