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漲了,可以關註中海油。可以仔細搜索新聞,找壹個適合妳的。如果將來東營發展起來,中海油還是很重要的。可以考慮購買相關的長期持有。
中海油要在山東東營建壹個千萬噸煉油基地,2009年8月28日23:09經濟觀察報。
2009年6月,中海油惠州12萬噸煉油項目剛剛投產。近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宣布,欲在山東東營建設同等規模的煉油基地。
中海油最初制定了不同的南北戰略。也就是說,南方主要在惠州自建煉油能力,北方主要在山東購買煉油廠。如今,惠州工廠已經投產,但中海油在山東的並購卻遭遇了地煉的阻力。
隨著新油田的不斷發現和渤海石油產量的不斷增加,急於在煉油行業謀求壹席之地的中海油開始改變戰術,醞釀自己的煉油能力。
中海油改變了策略。
東營市經貿委壹位人士表示,這個項目包括12萬噸/年煉油廠和1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項目總投資預計463億元。
中海油新聞中心相關人士對東營煉化項目不置可否。據記者了解,該項目的建設地點已初步選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將做可行性研究報告。東營市經貿委已組織經濟運行辦公室負責項目的前期調研和對接工作。如果項目建設成功,預計中國十三五(2016-2020)將建成投產。
事實上,中海油剛剛在廣東惠州完成了壹個同樣規模的煉油項目。6月22日投產的惠州煉油項目是中海油投資的第壹個大型煉油廠,規劃產能12萬噸。
當初中海油推出“上下融合”戰略後,分別在南北雙線布局煉油產能。南方選擇在惠州自建煉油能力,北方主要購買山東本地煉油廠。
2008年3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吳振芳赴魯。目的是促進與山東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盡快重組山東地方煉廠。
山東是全國地煉企業最多的省份,東營是地煉最集中的城市。此後,中海油開始在山東東營周邊選址,先後與福海集團、墾利石化、中海化工、李華壹、山東海化(6.98,-0.31,-4.25%)和山東實達科技集團進行了接觸。
中海油的收購遇到了強烈的阻力。2008年,中海油收購了山東海化和山東中海化工兩家企業,但目前其原油加工總能力只有600萬噸。
到中海油考察的墾利石化副總經理袁永奎表示,東營煉油企業雖然以煉油為主,但由於油源原因,壹般都會涉足相關化工行業。中海油只對煉油感興趣。煉油能力壹旦喪失,煉油的附帶項目必然死亡。這是大部分地煉談判失敗的主要原因。
市場和政策的變化也引發了微妙的變化。原油價格和成品油批發價格上漲,煉油迎來難得的快樂時光。2009年初,山東省政府出臺了整合地煉的方案。今年6月,全國10多家石油商會帶領300多名成品油貿易商來到東營,計劃建立合資成品油經銷體系。這些因素都讓地煉不再甘於被命運左右。
目前渤海油田原油年產量為1560萬立方米(約1400萬噸),並呈逐年遞增趨勢。2009年,中海油在渤海發現了幾個中型油田。山東省石油煉化行業協會會長劉愛英表示,此前中海油生產的石油大部分出口海外,但由於國家控制資源外流,國內油荒頻發,為龐大的渤海油田尋找消化渠道成為中海油的當務之急。中海油在東營的千萬噸煉油項目也是水到渠成。
央企之間的競爭,油田之間的競爭
中海油兩大項目,壹南壹北,頗為相似。在廣東,中海油與廣東省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獲得政府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的合作。在山東,中海油還與山東省政府、東營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得戰略儲備油庫、原油管道、石油碼頭、乙烯項目。
位於東營的大型煉油項目比天津等渤海其他城市更具優勢。東營石油加工基礎好,周邊沒有北方這樣的大城市,環保壓力小。但相關官員表示,最終項目建設仍需國家發改委審批。
現在,煉油企業憂心忡忡。墾利石化副總經理袁永奎表示,千萬噸煉油化工項目建成後,將首先爭奪煉油份額。這勢必對山東所有地煉企業產生巨大影響。
另外,中國第二大油田和勝利油田都在東營,山東壹直屬於中石化的勢力範圍。壹旦以渤海油田為支撐的中海油投資建設大型煉油廠,兩大石油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
目前中石化在山東的煉油能力是3000多萬噸,中海油在上述項目中建設的中海油在山東的煉油能力可以超過2000萬噸。勝利油田每年產油2800萬噸,而渤海油田的產油前景比不上中石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周守偉說,中海油準備建設三個“海上大慶”,包括在渤海建設壹個五千萬噸原油生產基地。這相當於中國最大油田大慶的原油產量。
中海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在東營竣工,渤海油田的原油將引入當地。“屆時,勝利油田和渤海油田的產量有望超過大慶,東營在中國石油版圖上的地位不會低於大慶。”壹位參與中海油前期工作的東營市經貿委委員表示,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人才儲備,東營都比大慶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