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06年4月,政府推動澳柯瑪重組。為什麽當時澳柯瑪提出了“二次創業”的號召,開始聚焦主業,把優勢資源放在關鍵領域?
李偉:可以肯定地說,澳柯瑪的“二次創業”是對企業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澳柯瑪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企業戰略,從原來的多業經營、全方位出擊,轉變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註重突出優勢主業,註重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各項改革全面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記者:面對眾多產業領域,為什麽要優先發展制冷家電、電動汽車、小家電三大產業?並且當時就提出了“整頓瘦身”的要求。他們在哪些領域進行了重組?“瘦身”是否意味著澳柯瑪不再多元化?
李偉:我們之所以選擇制冷家電、小家電、電動汽車等三大行業作為發展重點,是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項目,容易獲得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和優勢,讓企業迅速振作起來。
資產重組方面,選擇優質經營性資產註入澳柯瑪有限公司,2008年4月,澳柯瑪再次獲得青島市政府支持,大股東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獲得澳柯瑪7億元現金,幫助澳柯瑪進壹步優化資產質量。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確立了以制冷家電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優先發展制冷家電、小家電、環保電動車等優勢產業,堅決通過出售或重組等方式剝離部分效益較差、與主業關聯度不大的產品或產業。“二次創業”的第壹個計劃是“瘦身”,逐步減少占用澳柯瑪資金的非主業。對於優勢項目,要保證高速運行,實現公司快速穩定健康發展。澳柯瑪的“瘦身”策略可以在家電行業領域實施產品多元化,但對跨行業多元化壹定要非常謹慎。我們認為盲目進入缺乏人才優勢和行業經驗的行業是有風險的。我們還是把優勢資源放在主業上,把最大的精力集中在主業上,把主業做好。
記者:您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澳柯瑪經過兩年的努力,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能否簡單介紹壹下“二次創業”的成果以及澳柯瑪的發展前景?
李偉:我們的二次創業已經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06年,自“二次創業”以來,我們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全面徹底的調整。
2007年,澳柯瑪在全面實施戰略調整後全面復興。通過推進企業機制改革,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開拓市場,澳柯瑪的整體競爭優勢顯著增強。與此同時,澳柯瑪產品銷量持續攀升,制冷產品銷量同比增長90%,創造了澳柯瑪歷史上最好的業績。小家電也實現大幅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965,438+0%。
2008年,公司實施了“雙千工程”和“三大戰役”。壹方面,我們開始重建和優化國內市場網絡。僅2008年上半年,就新增制冷、小家電銷售網絡3300多個,完成小家電國美旗艦店200多家。另壹方面,隨著網絡數量的快速增長,網絡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還款金額較大的明星店建設步伐加快。正是因為強大的銷售網絡,澳柯瑪經受住了原材料上漲、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的考驗,在同行業競爭對手銷售業績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實現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澳柯瑪在保持冷櫃產品國內銷量第壹的基礎上,2008年上半年冰箱產品增長65%,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小家電上半年也實現了快速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53.32%。以“電動管家”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新產品開發碩果累累,為未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澳柯瑪的發展前景,我們將進壹步發展我們的優勢項目,尤其是在制冷家電領域,打造全球冰箱第壹品牌,積極參與全球制冷設備和產品的生產和配套,讓澳柯瑪成為全球值得信賴的“制冷專家”。
記者:澳柯瑪參與了國家“家電下鄉工程”。這能成為澳柯瑪的機會嗎?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澳柯瑪的出口情況如何?
李偉:“家電下鄉”給澳柯瑪市場帶來了契機。澳柯瑪賣出了國內第壹臺家電下鄉補貼冰箱。澳柯瑪的“家電下鄉”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揚。從目前情況看,農村仍將是我們未來壹段時間的主要目標市場。因為“家電下鄉”項目的推進,我們在農村市場也有自己的優勢,未來農村市場仍將是我們的主要市場。當務之急是進壹步完善澳柯瑪的農村家電銷售網絡。
在國際市場開發方面,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市場,產品出口量實現了30%以上的高增長。營銷網絡覆蓋五大洲10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