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有壹篇文章說“巴菲特會買百事可樂嗎?》作者從四個方面分析百事可樂是否符合巴菲特的購買要求。筆者認為:1,百事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非常穩定;2.因為百事可樂采用了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可口可樂更高的財務杠桿,創造了更高的股本回報率;3.因為英德拉諾伊從2006年開始擔任百事可樂的首席執行官,他之前在百事可樂工作過很長時間。4.百事的軟飲料和零食不容易受到技術變革的影響。結論是,“無論百事可樂的股份是否真的會被巴菲特持有,我們已經了解到,它確實有很多巴菲特在投資時會看重的特征:持續盈利能力、可控債務範圍內的高股本回報率、經驗豐富的首席執行官。“作者似乎也有道理,我不想壹壹評論。他可能忽略了以下重要事實。根據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可口可樂還是可口可樂,它只是壹家飲料公司。百事可樂不僅僅是百事可樂。除了世界上最大的休閑食品公司菲多利,百事可樂還擁有美國七家連鎖快餐店中的三家:必勝客、塔可鐘和肯德基。除了這三家大型連鎖快餐店,還有很多餐廳,它們的24000家餐廳共同構成了全球巨型餐廳體系。所有這些餐廳基本上都消費百事可樂的全系列飲品,比如百事、百事輕怡、中卡百事、Slays、Rush、立頓茶飲、董全和七喜。顯然,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大得多。2011年,百事的營收達到285億美元,而可口可樂的營收為1620億美元。然而,對比其股票的市值卻令人驚訝。那壹年,規模較大的百事可樂公司的市值為440億美元,而規模較小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市值為930億美元。兩年過去了,情況並沒有太大變化。目前百事可樂公司的股票市值為1197億美元,可口可樂公司為1706億美元。這種差異肯定是有原因的。管理學家艾·裏斯先生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百事可樂有什麽問題?就是它沒有“焦點”。百事是壹家不計成本追求增長的公司。其CEO曾表示,我們永遠不會放棄15%的長期增長目標承諾。多年來,百事公司壹直通過大量收購來履行這壹承諾。20世紀80年代初,可口可樂公司還收購了電影公司和葡萄酒公司,但後來被出售,成為壹家純飲料公司。另壹方面,百事公司似乎沈浸在無休止的收購中。現在我們來看看它的連鎖快餐店。如果和麥當勞比,不如它。也是2011的數據。麥當勞擁有約14000家餐廳,年收入74億美元,而百事可樂擁有24000家餐廳,年收入94億美元。麥當勞的凈利潤是65438美元+0100萬,銷售利潤率是15%,而百事可樂的凈利潤率只有4億美元,銷售利潤率只有4%。麥當勞的股票市值為31億美元。必勝客,塔可鐘,肯德基是什麽?按照裏斯先生的計算,只有6543.8+0000億美元(按公司凈利潤比例)。目前,麥當勞股票市值為973億美元,而百事可樂的市值僅為1197億美元。高度專註的麥當勞正在追趕缺乏專註的百事可樂,距離越來越近。市值只代表投資者願意以某壹價格買賣股票的壹個數字。如果投資者真的了解聚集的力量,他們可能會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可能可口可樂公司就是這樣。裏斯認為,百事的快餐連鎖業務是雙重缺乏重點。第壹,百事可樂是連鎖快餐品牌,壹堆競爭品牌,而麥當勞經營的是單壹品牌。第二,這些快餐品牌都在壹個飲料公司的旗下,而麥當勞不存在這個問題。結果,百事可樂在做快餐連鎖店方面不如麥當勞。同時由於沒有重點,做飲料也不如可口可樂公司。這就是存在的現實。認為百事的CEO在百事工作時間長,可以構成購買條件,那就更錯了。百事可樂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公司需要壹個飲料專家來經營飲料業務,壹個快餐專家來經營音樂公司,壹個快餐專家來經營連鎖快餐業務。CEO可能是壹個領域的專家,但不壹定是另外兩個領域的專家。管理的強項在於“專業人士”。對於百事來說,它的目標是做企業的總經理;對可口可樂公司來說,它的目標是成為飲料業務的總經理;對於麥當勞來說,它的目標是做連鎖快餐業務的總經理。最後誰能贏不言而喻。
上一篇:山東省國有企業名單下一篇:上海亞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