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上口鎮經濟狀況

上口鎮經濟狀況

1994,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到15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農業基礎雄厚。該鎮以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為重點,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現已發展優質果園1.1萬畝,優質蔬菜1.5萬畝。199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800萬公斤,水果8000萬公斤,蔬菜120萬公斤。畜牧業以飼養雞、牛、豬、珍禽為主,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飼養。從65438年到0994年,畜牧業總產值達到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7%。鄉鎮企業健康發展。1991以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投入,突出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先後投資31萬元,利用外資360萬美元。新增技術改造項目104項,開發的43種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劉峰工業總公司開發生產的三用自動窗簾等4種產品獲得國家專利。墨龍集團工業總公司生產的石油機械配件,麗華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無滴膜,福利紙廠生產的瓦楞紙,沙發廠生產的“樂興”沙發,石材廠生產的花崗石板材等產品暢銷全國。全鎮工業企業發展到152家,其中鄉辦企業20家,中外合資企業6家,形成了建材、機械鑄造、五金、木材加工、工藝品、紙箱生產等六大企業集團的工業體系。1994年工業產值8.8億元,利稅81萬元。墨龍集團公司和建築公司年產值均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

上口鎮1995,國民生產總值3.6億元,比上年增長39%;工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52%;財政收入238萬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經濟總收入7.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56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長13%。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1億元。1995年底,47個行政村通過壽光小康監測辦小康村驗收,進入“全省綜合實力200強鎮”行列。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迅速。1995年農業總產值2.8億元,糧食平均畝產1190公斤,總產量達到3689萬公斤。蔬菜大棚發展到900個,蔬菜總面積654.38+0.5萬畝,總產量654.38+0.4億公斤,總收入654.38+0.7億元。果園面積發展到1.1.000畝,水果總產量1.5萬斤。有壹定規模的養殖小區17個,養殖大戶發展到851個。蛋雞存欄1.06萬只,肉雞存欄突破1萬只,肥豬存欄1.5萬頭,大牲畜存欄5000頭,總收入1。1995被濰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糧食生產、瓜菜生產、畜牧生產、水果生產先進鄉鎮榮譽稱號。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截止1995年末,共有鄉鎮企業139家,其中鎮辦企業12家。固定資產654.38+0.5億元,員工4300人。1000萬元以上企業5家,超億元企業1家,其中墨龍集團公司位列中國經濟效益最好企業。1995年,鄉鎮企業實現利稅96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鎮辦工業實現利稅261.3萬元,比上年增長25%。1995全鎮鄉及村以下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80萬元,新建及技術改造項目39個。個體私營企業、第三產業和小城鎮建設蓬勃發展。該鎮形成了以鎮中心街漢武路沿線“十裏經濟走廊”為依托,集工業、商業、餐飲、服務、交通、建築、建材為壹體的第三產業發展新格局。截止1995年末,全鎮個體私營戶數發展到3100戶,從業人員13000人,其中民營企業劉峰公司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654.38+0.2億元。

1991 ~ 1995,全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6億元,進入全市前五強鎮。從65438年到0995年,財政收入達到238.4萬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1995年末,全鎮儲蓄余額達到1億元,人均收入2174元;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到1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56元。上口鎮的工業發展到10多個行業,產品上千種,主要有機械、食品、橡膠、紙張、紙制品、化工、建材、木制家具、工藝品等。山東墨龍集團公司為鎮辦企業,產值、效益、利稅均居全鎮第壹,效益、所有者權益均居全市鄉鎮企業前3名,在全市機械行業排名1。是第壹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權的鄉鎮企業。上口鎮建築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打樁機隊、車庫、華豐百貨、華豐賓館、預制廠、利華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等22個施工隊、28個基層單位,3000余人,是輻射東營、濰坊、壽光等幾十個市縣的大型鄉鎮建築企業。屬於國家二級資質施工單位,先後榮獲“濰坊市十佳建築企業”、“山東省建築綜合實力50強”等稱號。濰坊日報辦公樓等高層建築,都是優秀的工程,贏得了信譽。截止1995年底,全鎮共有鎮村集體企業83家,個體私營企業2835家,年產值8.6億元,利稅8500萬元?袁。?1991 ~ 1995、上口鎮農牧業通過調整優化結構,形成了糧、菜、果、牧四大支柱產業。糧食畝產量達到1220公斤。規模化養殖人數發展到851。蛋雞110萬只,肉雞100只,肥豬100頭,家畜5000頭,畜牧業收入達130萬元。蔬菜和果園面積分別擴大到1.1.000畝,年產量分別達到1.4億公斤和1.5萬公斤。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199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1.7億元,比1991年增長3.8倍。占GDP的比重達到17.14%,比1991增加了21.88個百分點。在市場和網絡建設方面,先後建成了華豐百貨、華豐百貨、十裏走廊商業街、供銷社生產資料門市部、華豐俱樂部、樂興接待處等設施10余個。商業網點的數量迅速增加。1995年,全鎮商業網點達到916個,從業人員3120人,分別是191的2.5倍和3.6倍。全鎮商品零售總額1億元,比1991增長了5倍。個體私營企業在上口鎮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截止1995年末,全鎮共有個體私營企業2240家,其中個體企業2180家,私營企業(含股份制企業)60家,從業人員13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50%以上。1995年產值6.3億元,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40%,利稅4865萬元,分別比191增長300%和350%。近年來,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成為城市的排頭兵,形成了建材、運銷、五金加工、窗簾安裝、紙箱制造、機械加工、養殖等七大支柱產業。其中,壽光劉峰實業總公司已發展成為全市最大的民營企業,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職工470人,固定資產1.2萬元。有6個子廠,1裝修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石油機械、汽車配件、自動窗簾、五金鉚接等,品種超過1000。產品銷往大慶、勝利、遼河、華北等六大油田和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1995年產值2400萬元,利稅240萬元。1995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企業500強”、“山東省先進企業”等稱號。

2000年9月22日,經省政府批準,原廣靈鄉與上口鎮合並,成立上口鎮。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4.38+0.58億元,國民生產總值6.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96元,農村儲蓄余額超過3億元。1998,該鎮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新型鄉鎮”,1999,被濰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鎮”稱號,在全市“百面紅旗”競賽中被評為“綜合紅旗鄉鎮”。2000年6月,被濰坊市人民政府批準為“綜合紅旗鄉”。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在糧食生產上,該鎮從1996開始承擔山東省“三O”工程高產開發項目,1998平均畝產1250公斤,1999小麥單產590公斤,2000年糧食總產量3920萬公斤。蔬菜生產方面,全鎮2002年建有冬暖塑料大棚2730畝;457個大型拱棚,面積920畝;蔬菜總面積1.9萬畝。盛產山藥、黃瓜、香椿、大蔥、辣疙瘩、蘿蔔等優質蔬菜,年總產量5730萬公斤,收入6543.8多億元。水果生產,全鎮有果園1.1萬畝,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紅星、印度、鴨梨等。套袋、噴果劑、高接換頭技術的推廣應用,優質果率96%,水果總產量200萬公斤,年增收654.38+02萬元以上。畜牧業方面,以蛋雞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鎮33個飼養小區,蛋雞存欄量達到654.38+0萬只,生豬存欄量達到4000頭,彩雉、奶牛、肉兔、烏骨雞、藍狐、小尾寒羊等優質畜禽存欄量達到6萬只。該鎮趙王南樓前村七彩山雞場是全省最大的七彩山雞養殖和種子供應基地。這個鎮的桑樹種植面積有3000畝。2000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654.38+0.4億元。畜牧業已成為該鎮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2002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口鎮堅持改革開放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取得了顯著成績。農村經濟總收入654.38+0.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65.438+0.8元,財政收入654.38+0.652萬元。被濰坊市授予“文明單位”稱號。全鎮桑園面積3600畝,蔬菜1.6萬畝(其中山藥3500畝),水果8000畝,速生楊3200畝。養殖大戶300多戶,全鎮蛋雞存欄量穩定在300萬只。狠抓蔬菜、蠶桑、速生楊、畜牧業發展,建成東方呂後村特色農業示範園、南板街河村花卉苗木園等25個農業園區,以及上口三村奶牛場園區、西倫屯村肉雞場等6個畜牧園區和100多個養殖小區。2002年,全鎮完成工業增加值51萬元,實現銷售收入201萬元,利稅1.96億元,私營企業355家,個體工商戶2050戶。形成了以石油機械及配件、造紙及紙箱包裝、窗簾生產及安裝、鋁合金型材、建築材料五大產業為重點的企業集團。全年,全鎮完成工業投資654.38+6億元,招商引資250萬美元。墨龍抽油機、抽油管、紡機、冷拔管、龍盛銅版紙等五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萬元,惠利復合材料廠、東迪化工廠等三個項目投資超過500萬元。投資300多萬元規劃建設了盧芳、廣靈兩個工業園區,總占地面積3000多畝,增加了項目的承載能力。

2004年,上口鎮實現生產總值8.9億元,財政收入2022萬元,工業銷售收入26.3億元,利稅2.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43.8+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

2005年,上口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43.8+0.6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8%。地方財政收入2662萬元,比上年增長26%;工業銷售收入31.6億元,利稅2.9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7.4%和49.4%。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00元。被評為濰坊市“安全施工先進基層單位”、“文明單位”、“文明鄉鎮”、“壽光市八強鄉鎮”。上口鎮的產業發展早,基礎好,人才多。擁有全市10重點企業之壹的墨龍股份公司等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齊頭並進、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主要由墨龍股份公司加工生產的石油機械及配件暢銷全國八大油田。主要生產鋁合金和不銹鋼管的企業有10多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是當地最大的鋁制品生產基地;以生產卷簾、百葉窗、布簾為主的窗簾、窗飾加工安裝行業發展迅速,1,200家安裝店鋪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全鎮有60多家銅版紙和紙箱包裝印刷企業,是山東省最大的紙箱生產基地。以建築工程公司為龍頭,帶動全鎮360多個施工隊、20多家建材企業發展。全鎮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達到“三個萬畝”,即山藥種植1.05萬畝,大田蔬菜1.5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1.00萬畝。果園1.1.0000畝,水果總產量2700萬公斤,年收入3900多萬元。以蛋雞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鎮養殖小區33個,蛋雞存欄量達到654.38+0萬只,生豬存欄量達到4000頭,彩雉、奶牛、肉兔、烏骨雞、藍狐、小尾寒羊等優質畜禽存欄量達到6萬只。2005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654.38+0.4億元。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2001至200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79.6億元,工業增加值1.8.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7.6億元,工業增加值8.6億元,利潤總額3.7億元,利稅總額6.7億元。五年來,全鎮累計完成工業投資46.2億元,招商引資8.6億元,新建、擴建、續建、技改項目127個,其中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37個,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53個,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37個。22個投資項目。引進資金1.5億元,東城工業園引進項目2個。以生產卷簾、百葉窗、布簾為主的窗簾、窗飾加工安裝行業發展迅速,1200安裝店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先後規劃了占地1500多畝的“雙地”、南稍驛、盧芳、廣陵四個工業園區和上口商貿城。形成了鋁型材加工、窗簾加工、紙包裝、五金加工、建材等五大主導產業。2005年,全鎮共有集體和私營企業202家,個體工商戶3200戶,從業人員65438+50萬人,年產值23.8億元,利稅2.2億元。2001至2005年,鎮黨委、政府先後投資4300多萬元建設和扶持民營工業園區和公益設施。在工業園區載體的帶動下,全市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

2006年,上口鎮實現生產總值654.38+0.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65.438+0.7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654.38+0.7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80元。

  • 上一篇:貿易公司的名字有哪些?
  • 下一篇:申萬宏源證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