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的全國轉播版權合同給NBA帶來了不少收益,但據ESPN透露,他們獲得的壹份NBA機密財務報告顯示,上賽季NBA共有14支球隊。而且即使收入重新分配後,仍然有9支球隊不盈利。
本月27日至28日,NBA董事會將在紐約召開會議。根據ESPN得到的消息,車隊老板計劃花半天時間研究和討論車隊之間的收入分成方案。
壹位球隊老板向ESPN透露,壹些小型球市球隊很難跟上迅速上漲的工資帽標準,這導致聯盟中最賺錢的球隊需要分配更多的利潤。有人認為球隊之間不斷擴大的利潤差距會打破場上的平衡,因為大球球隊即使繳納奢侈稅也能賺取巨額利潤,理論上可以簽下更多球星。
收入和奢侈稅重新分配後,仍然虧損的9支球隊分別是亞特蘭大老鷹、布魯克林籃網、克利夫蘭騎士、底特律活塞、孟菲斯灰熊、密爾沃基雄鹿、奧蘭多魔術、聖安東尼奧馬刺和華盛頓奇才。
“人們總是說,我們的小型球市球隊需要運營好我們的業務才能賺錢,”壹名球隊老板告訴ESPN。“但大市場的團隊即使運營非常糟糕,也還是能賺錢的。”
NBA球隊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出售240億美元的轉播版權合同,壹度被認為是解決NBA收入不平等的良藥。但是從合同生效的第壹個賽季開始,球隊之間的收入差距還是很大的。湖人和灰熊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科比退役後,上賽季的湖人二十多年來第壹次沒有明星球員。為了得到更好的選秀權,湖人選擇在下半賽季搞砸,整個賽季只贏了26場比賽。這是他們連續第四個賽季贏球不超過27場。
但從財務角度來看,上賽季的湖人還是相當成功的。即使分成4900萬美元的收入,湖人上賽季的凈利潤依然高達65438美元+15萬美元,位列聯盟第壹,比第二名高出2500萬美元。湖人之所以賺這麽多錢,是因為豐厚的本土轉播合同——時代華納公司為湖人本土版權支付了6543.8+490億美元。
四年前,ESPN評選孟菲斯灰熊隊為最佳運動隊,這支球隊在ESPN的年度報告中得到了高度贊揚。灰熊的球場風格硬朗硬朗,通過各種營銷活動與球迷建立了緊密的聯系。七年來,灰熊連續殺入季後賽,這是壹支任何球隊都不可小覷的力量。
但是灰熊上賽季在財務上掙紮。在加強了球隊陣容後,灰熊損失了近4000萬美元,而他們的本土媒體版權僅售940萬美元,為聯盟最低。通過聯盟收入分配機制,灰熊拿到了聯盟最高的3200萬美元。新賽季,灰熊將開始新壹輪的地方媒體版權周期,這或許是增加收入的契機。然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的數據,作為市場上最小的球隊之壹,灰熊隊的下壹份當地轉播合同可能仍然難以與其他大城市球隊相提並論。
壹名球隊老板告訴ESPN:“國家廣播合同提高了工資帽,但地方廣播合同仍然需要跟上球員的工資水平。如果團隊不能獲得足夠的當地收入,他們就會虧損。"
根據ESPN得到的材料,16-17 NBA * *有10支球隊給剩下的15支球隊2010萬美元。多倫多猛龍,布魯克林籃網,邁阿密熱火,達拉斯小牛,費城76人,既沒有額外的收入可以分享,也沒有其他球隊的收入。
NBA聯盟的收入分配機制很復雜,從壹點可以說明:籃網是聯盟虧損最嚴重的球隊之壹,但他們並沒有從其他球隊那裏得到任何好處。金州勇士、紐約尼克斯、洛杉磯湖人和芝加哥公牛* *得到654.38美元+0.4億,占聯盟收入分成的765.438+0.5%。
收入分配制度的初衷是把球員工資常年封頂的大球隊的錢轉到小球隊,以平衡各隊實力。大球市球隊和小球市球隊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湖人雖然是壹臺巨大的印鈔機,但是需要和灰熊這樣的球隊競爭,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收入。把收入分給灰熊,是保證這種模式運行的壹種方式。
然而,壹些團隊對目前的收入分配模式並不滿意。壹位大球城球隊老板告訴ESPN:“收入分配的需求應該是壹種特殊的補貼,而不是永久性的救濟。”
這並不是說NBA現在面臨困境。停擺危機不復存在,新的勞資協議將確保聯盟平穩運行至2024年。關於球隊收入分配制度的爭論,只是希望做壹些微調,而不是完全推翻原有制度。
上個賽季,所有NBA球隊的總凈利潤為5.3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這些還只是籃球事務相關的利潤。有些球隊有自己的球場,在球場舉辦非籃球賽事產生的收入不會納入NBA的財務統計。例如,根據NBA財務報告,籃網上賽季虧損4400萬美元,但這還不包括籃網主場巴克萊中心產生的收入。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NBA球隊的市值正在上升。萊斯利·亞歷山大在1993年買下火箭時只花了8500萬美元,但這個月他以22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火箭。扣除通脹因素,亞歷山大手中的火箭價值上漲了15倍。火箭估值這麽高,是因為休斯頓這個大城市把火箭變成了賺錢機器:上賽季,火箭凈利潤5300萬美元。
球員工會和他們的經濟學家壹直聲稱,球隊老板使用會計方法,使球隊財務報表中的利潤低於實際情況。球員工會其實更關心球隊的籃球相關收入,而不是球隊的資產負債表,因為籃球相關收入關系到球員的收入分成。球員工會有權每個賽季對五支球隊進行財務審計。在2015之前,很少行使這種權利。ESPN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球員工會在2016-17賽季利用這壹權力審查了5支球隊。從新賽季開始,新的勞資協議將允許球員工會審核10球隊。
是什麽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當NBA簽訂新的每賽季27億美元的轉播版權合同時,只有少數球隊預見到這可能會導致球隊之間關於收入分配制度的糾紛。
NBA工資帽的調整是由聯盟整體收入決定的。在6000萬美元左右徘徊多年後,新的轉播版權合同使得工資帽從上賽季的6300萬美元躍升至9400萬美元,球員工資也大幅上漲。
NBA聯盟和球員工會最初估計,隨著聯盟整體收入每年穩步上升,工資帽將很快達到654.38美元+0.2億美元。2016夏天休賽期,因為工資帽暴漲2400萬美元,各隊在自由球員市場瘋狂砸錢。該團隊打賭,當工資帽繼續上漲時,那些目前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大合同會看起來又好又便宜。
但目前來看,這個預期有點過於樂觀了。在即將到來的2017-18賽季,NBA球員的工資帽將降至9900萬美元,而根據最新的預期,下賽季的工資帽只會微漲至102萬美元。那些花錢大手大腳的球隊,從來沒想過要交奢侈稅,但面對未來幾個賽季將超過6543.8億美元的球員總薪資,奢侈稅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同時球隊需要將隊內球員的總薪資保持在工資帽的90%以上,這意味著下賽季的“貧困線”(球隊球員總薪資的最低標準)將高達8900萬美元。
30支球隊的總收入決定了工資帽的多少,市場最大的球隊賺錢最多,所以實際上是賺錢大戶提高了所有球隊的工資帽。金州勇士就是典型。
上賽季,雖然勇士的主場是聯盟最老的球場,但在將4200萬美元分給其他虧損球隊後,勇士的凈利潤仍然高達9200萬美元。
每壹場在勇士主場進行的季後賽都會帶來不菲的收入。根據ESPN的消息,上賽季的總決賽,勇士隊在主場比賽中賺了大約654.38+05萬美元——而勇士隊每壹筆額外的籃球相關收入都在幫助聯盟中的其他球隊提高他們的工資帽。勇士不會得到所有這些收入,因為季後賽收入也需要分給聯盟,但是根據ESPN拿到的文件,勇士上賽季季後賽9個主場的收入高達4430萬美元,幾乎是第二名騎士的兩倍(騎士季後賽主場收入2000萬美元)。
當地電視轉播合同也將提高所有球隊的工資帽。上賽季,湖人和尼克斯的本土媒體版權收入都超過了65438+億美元,而聯盟中只有4支這樣的球隊。尼克斯的本土電視版權收入甚至比本土版權收入最低的6支球隊加起來還要高654.38+00萬美元。
各隊球衣廣告收入對工資帽影響不大。勇士最近與日本樂天簽訂了2000萬美元球衣廣告年度贊助合同,這是迄今為止NBA球衣廣告中贊助金額最高的球隊。但這筆收入不會全部到勇士的賬戶上,50%分給勇士球員,25%分給聯盟其他球隊,勇士只能保留25%。
至於國家轉播版權的收入,NBA各隊均攤,所以可以幫助各隊抵消壹部分增加的成本。但更關鍵的本土收入在部分市場依然停滯不前,導致部分團隊意外資金短缺。所以NBA聯盟收入再分配的力度是空前的,但壓力也是空前的。
擴軍搬遷是必然的嗎?
消息人士透露,在最近的NBA董事會上,至少有壹個球隊老板提出擴軍,並提到現有的30支球隊要平分新軍的入場費。加入壹支新球隊需要向NBA支付超過654.38+0億美元,這對其他球隊來說是壹個極大的誘惑,因為這筆錢不需要球隊和球員均攤。
NBA總裁亞當·肖華(Adam Xiaohua)曾多次表示,聯盟不準備在短期內擴軍,但最近他在接受球員論壇報的采訪時表示,或許在某個時候,NBA的擴張將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壹些盈利團隊對要求他們分配更多收入的想法非常不滿。他們甚至建議,那些每年虧損,需要重新分配聯盟收入才能生存的球隊,應該轉移到表現更強的市場。
關於球隊搬遷的爭論可能會集中在西雅圖。目前,西雅圖市政府正在考慮是對超音速隊的前主場KeyArena進行改造,還是重建壹個新球場。估計西雅圖會在今年年底做出最終決定,而當西雅圖真正擁有壹座球場的時候,或許NBA董事會關於球隊搬遷的爭論會更加激烈。
活塞真的在移動,但不是離開底特律,而是走向壹個新的競技場。上賽季活塞在重新分配收入前虧損高達6320萬美元,是聯盟虧損最嚴重的球隊之壹,底特律也不是壹個小球市。通過收入分配制度重新分配利潤後,活塞上賽季只拿到654.38美元+07.6萬。
在收入分配制度的幫助下,活塞下定決心,新賽季搬出底特律郊區的老球館,搬到市內的新球館。他們希望這壹舉措能提高球隊的收入。
洛杉磯快船也在考慮轉會。雖然快船上賽季的本土轉播版權收入達到了51萬美元,但是他們的季度凈利潤卻只有21萬美元。主要原因是快船在主場租用了湖人的斯臺普斯球館,使得他們在場地收入(包括門票和其他場地收入)上遠遠落後於湖人。
這也是為什麽快船老板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最近正在與英格爾伍德討論建造新球場,因為如果快船未來不能從斯臺普斯球館獲得更優惠的租賃政策(雙方合同將於2024年到期),快船將離開洛杉磯市中心。
從小球市搬到西雅圖這樣的大球市能解決NBA的收入分配機制問題嗎?擴軍能解決問題嗎?現在,這兩種想法仍然只存在於假設中。
解決辦法?
雖然大的市場團隊對收入分配制度持批評態度,但他們仍然在賺錢,他們不是引發爭論的人。
今年夏天,勇士隊吸引了很多嫉妒的目光。新球館2019才開業,但是勇士已經買了新球館的季票。
壹些球隊老板認為,聯盟應該確保所有30支球隊都盈利。根據ESPN的消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壹波特蘭開拓者隊的老板保羅·艾倫是強烈主張分享更多利潤的老板之壹。在最近拉斯維加斯的股東大會上,壹位老板甚至建議聯盟應該確保每支球隊每個賽季至少賺2000萬美元。
但這些提議肯定不會被接受。
“在妳買下球隊之前,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聯盟是怎麽玩的,”壹個球隊老板告訴ESPN。
也有人提出,如果壹個團隊連續幾年受益於其他團隊,就應該逐漸減少能拿到的金額。在過去的四個賽季中,有五支球隊每個賽季至少獲得654.38+05萬美元。分別是孟菲斯灰熊、夏洛特黃蜂、印第安納步行者、密爾沃基雄鹿和猶他爵士。
收入分配制度的計算方法非常復雜,需要考慮球隊所在城市的球市規模、球隊的預期收入、消費水平等變量。還會有各種減少團隊費用的調整指標。這些復雜的規則導致壹個團隊的財務表現每年都有很大的波動。
例如,ESPN獲得的這份文件充分證明了“勒布朗·詹姆斯效應”。2013-14賽季,沒有詹姆斯的騎士從其他球隊拿到了108萬美元。自從詹姆斯在2014-15賽季回歸以來,騎士在過去的三個賽季裏已經給其他球隊分配了2900萬美元。上賽季,在收入分配前,騎士隊的凈利潤是265438美元+0.7萬美元,但在支付了2480萬美元的奢侈稅並分配給其他球隊後,騎士隊上賽季實際上是虧損的。
如果壹個團隊的業績超出了其所在區域的市場規模和過去數據的預期,就會大大降低從收入分配體系中獲得的收益。
這也是為什麽雷霆雖然位於NBA最小市場之壹的俄克拉荷馬州,卻連續六個賽季把收入分給其他球隊。馬刺也是。與此同時,地處大球市的丹佛掘金,雖然常年保持收支平衡,卻能分享其他球隊8位數的收入,連年盈利。而且,根據ESPN得到的材料,掘金在球員工資和球隊管理費用上的支出是聯盟最低的。
從聯盟開始實施收入分配機制的第壹年2011,到2014,任何收入分配機制的改變都需要NBA董事會20票以上才能通過。但2014之後,只要董事會同意16票以上,就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