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關系
為什麽股市與經濟學密切相關,無疑是因為其價格的漲跌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簡單來說,股價來源於供求的蹺蹺板關系,買賣雙方背後的原因都圍繞著大家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看法。基本上股票產生的現金流可以在公司分紅的時候出現。但由於上市公司的股票是自由交易的,投資者在賣出股票時,可以獲得不分紅帶來的現金流,也就是賣出股票時收回的錢。如果股票的需求(買方)大於供給(賣方),股價就會上漲。相反,當股票的供給(賣方)超過需求(買方)這種供求關系看似極其簡單,但他們當中又有誰能準確預測這種關系的變化並從中獲利呢?
此外,還有很多投資者認為公司股價越大,規模越大,公司股價越小。我可以在這裏告訴妳:“這是錯誤的!”如果A公司發行100000股,則每股現值為20美元,即公司當前市值為2000000美元。乙公司已發行400,000股,每股現值為65,438+00美元,即乙公司市值為4,000,000美元。由此可見,即使B公司的股價小於A公司,但其市值卻大於A公司!
公司收益
即使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很多,但影響公司盈利的因素也不會被遺忘。公司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虧損,但壹定不能長期如此,否則會以清盤告終。所有上市公司都有責任定期向公眾說明本年度的財務狀況,因此投資者不難掌握相關公司的盈利情況,作為投資股票的參考。
投資者情緒
妳可能主觀認為只要公司每年利潤上升,股價必然壹起上漲,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即使壹家公司的利潤比往年增長50%以上,該公司的股價也可能下跌,因為市場預期利潤增長60%。另壹方面,如果市場認為公司虧損會擴大8%,但結果是虧損只會擴大5%(即每股收益為負),公司股價也可能因為業績好於市場預期而上漲。此外,只要市場期待公司前景美好,未來能為股東賺取大額回報,即使公司每股收益遭受嚴重損失(例如上世紀末的美國科學網絡公司),股價也可能因為這壹個又壹個美好的形象沖上雲霄。總之,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不僅僅是每股收益,而是或多或少的超出市場預期,這才是決定公司股價漲跌的重要元素。
同時,油價、市場氛圍、收購兼並消息、經濟數據、利益去向、經濟增長等因素都對公司股價有決定性影響。
股票價格變化可以被預算嗎?
也許上面的問題會促使妳去讀下面的文章吧?其實不光是妳對這個問題好奇,很多投資者,包括經濟學家和投資專家,對這個問題更是深思熟慮。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是壹個謎。盡管如此,許多研究指出,股票價格沒有變化的痕跡(對這壹領域感興趣的網友不妨登錄金融百科的金融理論,了解壹下“有效市場”和“股票價格可以去任何地方”),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華爾街金融奇才聲稱,股票價格受到經濟氣候、財務比率(如市盈率、增長率),甚至動態指標、相對強弱指數的影響。其實如果他們講的股價漲跌的理由都是虛構的,早就被踢出華爾街了,而不是現在的名利雙收!總之,投資者掌握的信息或投資技巧越多,勝算就越大,反之亦然,金融百科就是為此而創立的。期待網友在漫遊本網站後,能夠提高很多金融知識和投資技巧,從而增加盈利機會,早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