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許多人眼裏,盧富華就像是天才和瘋狂的結合體。在朋友圈裏,妳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幾乎是無休止的思考和實驗。與此同時,更多人熟悉的是他與葉茂中鬥智鬥勇的傳奇日子,以及他燒錢上億投資Gmall APP的瘋狂事跡。
他不斷開拓,不斷試驗,要求自己與時代同行。哪怕是長跑,跑在前面,而不是完成任務,才是光榮的體育精神。
瘋狂和癡迷是盧富華的標誌。近距離接觸中,他透露出對命運的巨大決心和執著。他說:“我相信我是被選中的人。”說話溫和,思考清晰迅速,對人生的每壹個關鍵時刻都有清晰的記憶,仿佛每壹步都是為壹個終極目標烙下的印記。
告別Gmall後,魯經過半年的深入調研,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行業方向。現在,他創辦的內容公司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壹個月最多8個單品牌項目,為傳統品牌創意產業界開創了壹個全新的局面。
童年領袖氣質初現。
盧富華出生於1979年底,他和“80後”這個敢想敢做的群體比較接近,而79年給了他壹些“70後”的特質:投入和沈穩。79年也是誕生了很多互聯網狂人的壹年,包括美團創始人王興,映客CEO馮友生。
在四川山腳下度過童年的魯,對童年記憶最深的,是他那雙被遍地煤炭染成黑色的腳。從懂事起,盧富華就下定決心,總有壹天他要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這個“黑暗”的記憶。
盧富華出身的家庭並不富裕,生活條件艱苦,父母壓力很大。為了送盧富華上中學,甚至有兩個姐妹輟學打工養家。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生活仍然非常艱苦。那時,魯還小,已經懂得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完成農活。
上小學的時候,盧富華利用自己的號召力,讓全班同學去他家幫忙幹農活,這在村裏是從來沒有過的。似乎在孩提時代,盧富華就已經知道了人與人之間聯系的關鍵,以及如何驅動壹個人的欲望和行動。
進入青春期,盧富華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順利地成為壹名優秀的學生。對他來說,它不是動力加速器,而是重錘。盧富華進入了他人生中的黑暗時代。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壓力,讓他的思想無法得到充分的延伸。他叛逆,沈默,孤獨,各種青春會出現的極端情緒都壹壹在他身上爆發。
極其古怪的他,在自己並不擅長的文科科目的包圍下,卻擅長數學。他天生對數字敏感,他那不斷波動、變化、令人驚訝的數理邏輯令他著迷。似乎從那時起,盧富華就遇到了以數字為基礎的互聯網。同時,家庭經濟問題讓他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
罪惡感、憤怒和挫敗感開始激發他的潛力。
嶄露頭角的營銷天才的全面時代
黑暗的歲月過去了,盧富華完成了他的學業。2001,工作的第壹年,盧富華連續換了八份工作。最後,他選定在泰康人壽做保險銷售。童年的吸引力激起了他對市場營銷的熱情。在短短的9個月內,盧富華作為最年輕的銷售人員,從0成為南充的銷售冠軍和團隊冠軍。
2005年,生意還很紅火的陸毅然放棄了現在的工作。保險銷售顯然不是他可以追隨壹生的職業。從此開始了延續至今的創業之路。2005年下半年,盧富華第壹次去深圳尋找創業機會,但他多次碰壁。兩年後,盧富華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壹位啟蒙老師,這位智者在《窮爸爸和富爸爸》中給了他理財的精髓。受到啟發後,盧富華發現自己在尋找能夠帶來現金流的資產和機會。
上帝對盧富華很慷慨,很快他就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壹個重要人物,中國營銷過程中的風雲人物葉茂中。壹次,盧富華偶然在飛機上看到葉茂中的廣告。飛機降落後,他打通了廣告裏的電話,和壹個叫樂樂的接待員取得了聯系。直到去了葉茂中的公司,盧富華才知道,他眼裏只有“樂樂”。
但機緣巧合,他遇到了剛從門裏出來的葉茂中,並立即上前表達了自己的意圖。葉茂中當時看著這個小家夥,對他產生了興趣,並約好壹起吃飯。飯後,盧富華被安排在葉茂中的核心團隊中。他負責業務,接受訂單,並在葉茂中舉行巡回演出。葉茂中負責項目控制,“盧野”的黃金時代開始了。就這樣,又過了三年。
2012年,互聯網的世界潮流開始分化,盧富華躁動不安的心驅使他開始了新的征程。放棄與葉茂中的密切合作是許多人無法想象的。然而,盧富華堅信,互聯網創業的洪流才是他的最終歸宿。
全能時代瘋狂狙擊互聯網黑洞
離開葉茂中團隊後,盧富華和另壹個品牌狂人張行進行了壹次超級互聯網營銷實驗。創業不斷闡述行業背後的深層次規律。只有持續不間斷的思考,才能給盧富華帶來新鮮的體驗,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和互聯網的精彩。
2065 438+02-2065 438+06,兩人創辦的Gmall,打響了“內容”驅動營銷的第壹戰。雖然有過多次爆炸,但是,這個實驗總是以失敗告終,燒掉了壹個億的資金。壹億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Gmall進入冰河期的時候,公司賬戶裏只剩下1,000元。有壹次,盧富華在高速公路上要交9元的過路費,卻發現自己窮得只剩下3塊錢了。他只能跑到後線的比亞迪借錢,對方似乎還是不願意。現在說起這段經歷,盧富華似乎很淡然:“我覺得燒壹個億證明失敗是非常值得的。而現在我不得不在網上重新開始。”
掌握了互聯網、營銷、內容三位壹體經驗的魯義無反顧地再次出發。回顧他四年起飛或受挫的每壹年,盧富華壹直是冷靜而執著的,他短暫的成功和失敗只是稍縱即逝。他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實現並與他人分享。
現在,在廣告和營銷領域掀起“內容”熱潮的內容公司就是盧富華的傑作。離開Gmall後,盧富華花了半年時間,走訪了全國30個地方的70多家企業,包括東陽光、舒克、茅臺等。很多管理層跟他說,不缺好產品,現在缺的只是好的營銷“內容”。“既然缺少‘內容’,我就做個‘內容公司’吧!”盧富華做了壹個果斷的決定。
內容公司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聚集了壹批具有頂級品牌創意意識的獨角獸團隊,快速精準地為品牌項目找到植入內容,消化具體創意,嚴格執行落地,為品牌傳播加速了裂變效應,進入瘋狂接單模式。
Gmall失敗的恥辱記憶激起了盧富華對自己命運的報復。復仇的快感能最迅速地促使壹個人狂熱地追求自己的事業,並像火山爆發壹樣在最後激發出最高的潛能。作為盧富華最後的孤註壹擲,內容公司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實力:
用終極意義解決商業邏輯,用商業與人文結合的模式創造營銷內容,用高度燃燒的頭腦風暴註腳每壹篇文字和設計,賦予每壹個有價值的品牌改變人類世界的使命,刷新廣告行業的百年歷史,見證21世紀真正的商業革命。
附言
21世紀的天才、被譽為下壹個喬布斯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經說過,“做生意就像吃玻璃,盯著死亡的深淵,如果它看起來有吸引力的話”。顯然,盧富華也被這個近乎瘋狂的深淵所吸引。許多人會在第壹次創業失敗或碰壁後回到安全軌道,但盧富華表現出了驚人的意誌和熱情。
左手天才,右手瘋子,中間有顆不安分的心。在別人看來,每壹次瘋狂而大膽的改變,都是盧富華對命運的頑強壹擊。他會壹直保持這種阿甘式的長跑,在互聯網的每壹個風口上乘風破浪,堅持做第壹個吃螃蟹的人。對此,我們拭目以待,他和內容公司帶來了新的營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