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裏巴巴相比,騰訊的投資M&A布局有兩條明顯的主線,壹是O2O(線上線下融合業務),二是遊戲。兩條主線的背後,是騰訊“大樹”的兩根脊梁——微信和手機QQ。
我們先來看O2O。2014年,騰訊在O2O領域投資收購了10多家相關公司。除了現金,騰訊還支付了被很多人神化的微信入口。對於騰訊來說,微信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價值,但它誕生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下生活場景更為緊密,是連接線上線下的最佳連接器。最典型的是JD.COM。2014年,JD.COM訂單量達到6.89億元,同比增長113%。在騰訊註資並接入微信平臺後,JD.COM的移動訂單迅速增加。第四季度移動訂單同比增長驚人的372%,微信引入的流量貢獻巨大。
所以,騰訊的投資與其說是圍繞微信的布局,不如說是眾多互聯網公司在追逐騰訊,希望獲得騰訊的“戰略投資”。另壹條主線遊戲與騰訊目前的業務收入(博客,微博)密切相關。2014年,騰訊全年營收789.32億元,其中網絡遊戲營收447.56億元,超過全國壹半。稱騰訊為遊戲公司並不為過。
對於百度,用李彥宏自己的話來說:百度要堅決做工具,不求控股,比控股更註重培育生態;沒有劃分陣營和標簽,大部分公司都是獨立公司,合作關系平等開放;每個行業都有要做好的事情。百度是壹個通用平臺,有3600行。未來要在3600行裏連接更多優秀的人,不怕被用戶沖走。這被壹些業內人士解讀為“李彥宏對百度過去全資或控股投資風格的修正”。在投資方面,過去壹年多來,百度對外國科技創新公司情有獨鐘,包括來自以色列的視頻捕捉技術開發商Pixellot和芬蘭室內導航技術服務公司IndoorAtlas。這讓百度看起來更像是壹家計劃周密的互聯網公司,但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