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壹天。地理意義:晝夜交替。
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壹年。地理意義:季節交替。
2.知道經緯線的劃分。
緯度:指示方向:東西,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向兩極遞減),形狀:圓形,數量:無數。特別線路:赤道、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經絡:表示方向:南北,長度:相等,形狀:半圓,數量:無數。專線:壹級公交,經度180度,西經20度,東經160度。
3.記住特殊的經緯線,知道它們的地理意義(緯度0,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經度0度,西經20度,東經160度)
0度經線又稱“本初母線”,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
0度緯線也叫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緯的分界線。
南回歸線是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北回歸線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南極圈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
北極圈是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東經60度。
4.通過經度和緯度確定任何地方的位置。
5.知道地球三要素:比例、方向、傳說。
地圖上的比例尺(1)表示地圖上的距離小於實際距離的程度。即比例尺=地圖上的距離/實際距離。有三種形式:數字、文字和直接段落。壹般來說,字母越大,刻度越小。
(2)規模越大,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相反,規模越小,範圍越廣,內容越簡單。
(3)總圖,“北上,南下,左西,右東”;在有信標的地圖上,指向信標的箭頭指向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線確定方向。經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4)地圖上用來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稱為圖例;用於解釋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詞語。,代表山的高度和深度的數字叫做音符。
6.使用地圖確定方向,測量距離,並估計海拔和相對高度。
二。世界地理
1.用地圖解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特征。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終年炎熱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南北兩側常年高溫,分幹濕季。
熱帶沙漠氣候:靠近北回歸線的大陸西部和中部。
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半島,印度支那半島。全年高溫,旱季和雨季分明。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濕潤氣候:亞熱帶大陸東海岸。夏天炎熱多雨,冬天溫和多雨。
地中海氣候:緯度30-40度的大陸西海岸。夏天炎熱幹燥,冬天溫和濕潤。
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度至50度,歐亞大陸東海岸。夏天炎熱多雨,冬天寒冷幹燥。
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西海岸緯度40度至60度。全年溫和多雨。
高原山地氣候:高山高原地區。氣候特征:垂直變化。
3.了解板塊理論和地震與板塊快速運動的關系。
壹般來說,板塊內部的地殼是_ _ _ _ _ _ _ _ _ _;板塊與板塊相遇的地方,地殼相對來說是_ _ _ _ _ _。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在_ _ _ _ _ _ _ _ _ _。
世界上的兩大火山,地震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能看圖指出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
(1)日本(2)印度(3)埃及(4)德國(5)俄羅斯(6)澳大利亞(7)美國(8)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