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該公告,經自查,康美藥業在2017年度報告中披露了以下會計差錯:
(1)由於公司購貨款、工程款、業務款確認存在會計差錯,少計公司應收賬款641,073,222.34元;庫存短缺19546349940.99元;在建工程短缺6365438元+0,600,108.35元;由於公司對賬戶資金核算錯誤,貨幣資金29,944,309,821.45元。
(2)公司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確認錯誤,導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8,898,352,337.38+0元;營業成本為7,662,129,445.53元;公司對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核算有誤,導致公司銷售費用少計497,164,407.8+08元;財務費用228,239,962.83元。
(3)由於公司購貨款、工程款、業務款確認存在會計差錯,導致合並現金流量表中公司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超過65,438+00,299,860,65,438+058,438+0元;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137,667,804.27元少;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超過7,306,5438元+0,340,657.76元;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少於人民幣3,826,5438+0,995,654,38+047.82元;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小於352,392,496,5438+0.73元;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超過360,457,000.00元。
從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來看,貨幣資金超過299億元,增加71%。而通過其他科目的低估,尤其是存貨的低估6543.8+095億元,最終總資產只有34億元,僅增長5%。
從對利潤表的影響來看,營業收入超過89億元,增長565,438+0%;同時,營業成本77億元,增長765,438+0%;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變動對主營業務利潤的影響為654.38+0.2億元。同時低估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7億元。整體來看,會計處理使得營業利潤超過654.38+0.9億元,增長68%;凈利潤20多億元,同比增長95%。
從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來看,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超過6543.8+003億元,增長56%;商品和勞務支付的現金多73億元;這兩項相差30億元。同時,與經營活動相關的其他現金的支付被低估38億元。綜合來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多66億元。該科目調整前為凈流入6543.8+0.8億元,調整後為凈流出48億元。
從上述效果來看,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凈利潤,美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康美制藥有限公司陷入“巨額財產詐騙”風波
如何回復監管?
普通投資者如何分析虛假財務報表,
提前規避風險?
請關註金融詐騙系列
康美制藥財務造假的始末!
更多精彩深度分析“敬請關註”歡迎關註。